章 静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4325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观察要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效促进疾病康复。方法:通过观察18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合并症等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各种并发症,促进康复,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避免各种并发症促进康复。结论:高龄与手术后非手术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而高龄与术前活动能力没有明显相关性。许多需要做关节置换的患者,因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本组患者经过我们做好对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顺利帮助其度过手术关,无因护理不当而造成脱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有慢性疾病的在围手术期内控制较好无加重病情变化等情况,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术后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合适的护理干预可帮助高龄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度过围手术期,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护理
我科2014年1月~12月共完成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8例,年龄70~93岁。在围手术期我们着重了术前健康教育、皮肤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度过手术的危险期,原发病无加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均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脏器疾病,其中糖尿病者4例,高血压病者10例,有心脏疾病者5例,本组中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是本组病例的主要合并病。
2.术前准备
2.1评估全身情况 配合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心、肝、肾、血液、营养等系统功能的状态。
2.2心理护理 针对各种疾病做好健康教育,如高血压患者要按时吃降压药,定时测量血压,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紧张等。糖尿病患者要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定时监测血糖,并控制饮食等。同时术前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预后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手术的必要性,同时也有风险,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取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2.3皮肤准备 术前1d应剃除毛发(包括阴毛),剃毛时注意不能刮破皮肤,因皮肤破损或感染是造成术后伤口感染的潜在因素之一,关节置换术后若出现感染,这对患者来说是灾难性的,将导致手术失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备皮时还应特别注意老年人皮肤松弛、皱折多、一定要彻底清洗手术部位。
2.4术前支持治疗 由于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对饮食有一定的限制。如糖尿病,这将会影响其消化功能,削弱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与术后需补充足够的营养素形成一定的矛盾。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在做好饮食指导下可从静脉等途径给予营养,以此提高机体免疫力。
3.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 术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实行严密监测,注意观察伤口出血量及渗血情况,以防发生失血性休克。术后1~2h内出血量应在200~400ml,如术后10~12h内持续出血量超过1000ml,则需引起重视,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因高龄高危患者各脏器的储备功能减弱,术后出现病情变化的可能性极高,故护士应提高警惕。除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并经常询问病情。
3.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2.1肺部并发症 由于老年患者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气道分泌物易于滞留,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退,且分泌物增多,黏稠度高,故分泌物易于滞留于气管内[2]。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使呼吸道内的痰液不易咯出,易造成肺部感染。故平卧6h后可适当摇高床头,伴有心肺疾患的病人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尽早鼓励、指导患者咳嗽咯痰,不易咯出的分泌物时应采取拍背辅助咳嗽咯痰,不易咯出分泌物时应采取拍背辅助咳嗽排痰或用雾化吸入等方法清理呼吸道保持通畅。
3.2.2皮肤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病人每2h1次,并定时给予按摩骨突出的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气垫床或在骨突出部使用自制的水袋。翻身、扫床时应注意运作轻柔,以防损伤皮肤。如出现张力性水泡,水泡较大者可将其液体抽出,小泡自行吸收,并保持干燥,防止潮湿或大小便浸润,以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成其应注意。
3.2.3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其首发症状是肺栓塞,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发生率为4.6%~19.7%,病人多在30min内死亡[1]。故术后应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挽救患者生命。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高龄患者由于术前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术后制动且与合并心肺功能减退导致静脉血流缓慢;肥胖患者与骨科相关的并发症在深静脉栓塞、伤口感染、伤口愈合障碍、假体松动发生率较高[3]。术后患肢应予弹力绷带包扎、抬高,利于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活动膝关节或给予关节被动活动(CPM)锻炼,病情许可时应及早下床,行走练习。准确有效地给予抗凝药物的使用。
3.2.4脱位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老年人由于缺乏运动协调性和准确性易造成脱位。术后保持患者外展中立位,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触摸手术部位有无异物突出感。若有脱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手法复位或在手术室切开复位。指导患者翻身(两腿间应夹1个软枕),取物、下床等动作遵循一个原则—避免内收屈髋。
3.2.5饮食指导 严格执行饮食医嘱,术后的饮食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每日均应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少量多餐,多饮水。高龄患者由于年龄大,钙质流失严重,形成骨质疏松,还应当给予补钙,如喝牛奶、豆浆等。不宜吃得过饱,不宜吃过甜、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应选用优质蛋白饮食,如动物食品中的奶类、禽蛋类、水产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利于保护肾脏[4]。
4.讨论
高龄与手术后非手术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而高龄与术前活动能力没有明显相关性。许多需要做关节置换的患者,因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4]。本组患者经过我们做好对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顺利帮助其度过手术关,术后平均4.5d下床活动。经随访关节功能,屈髋均≥90°,能完成日常生活照顾自己。无因护理不当而造成脱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有慢性疾病的在围手术期内控制较好无加重病情变化等情况,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术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6-575.
[2]钱信忠.中国老年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9-822.
[3]马金忠.影响膝关节置换并发症的因素[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1,22(1)60-61.
[4]关桂语.营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6-20.
论文作者:章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高龄论文; 关节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