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市大保当第一幼儿园 郭艳
摘要:近年来,在儿童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教育界一直很重视,但是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才刚起步,对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又不高,任重而道远。因基于这样的教育大环境,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本文笔者论述了幼儿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一些渗透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园教学;渗透;对策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新时代的学生大多从小在经济优越、家长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学生无法学会与外人相处、无法懂得分享。若学生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谈什么美好的未来?因此,幼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机渗透、适度渗透、灵活渗透、及时渗透。
一、幼儿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心理教育具有发展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在未来学业、事业上坦然面对胜利与失败,沉着稳定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他们会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周围环境,理性、科学的评价自己,进而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发展自己。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当今社会离婚率增高、学业压力加重、社会竞争激烈,这都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况且随着信息的网络化,观念的多元化,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可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在群体活动中与人相处,尊己尊人,培养群体意识和集体观念。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之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从容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与挑战,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策
(一)施展人格魅力,做到有机渗透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友好的关系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爱护、信任学生。同时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做好模范作用,用爱心、细心、耐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
例如,每天早晨教师在校园门口微笑欢迎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动抱抱学生,用悄悄话鼓励他,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2],营造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同时,学生也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在简单的互动中懂得尊师。
(二)遵循渗透原则,做到适度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在幼儿园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适度渗透,切不可本末倒置。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以教学目标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为辅,把握好渗透的梯度和深度,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创新教学活动,做到灵活渗透
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会大大削弱教育教学的效果。幼儿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开放式、游戏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例如,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走独木桥,教师做好保护动作,缓解学生的心情,鼓励学生勇敢向前[3]。或者开展趣味性、竞争性强的亲子活动,密切联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如夹棒跳、走迷宫、过河跨跳等。整个活动过程热烈、活跃,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再或者通过合作制作玩具,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探究玩具的多功能性,培养创新意识。
(四)提高专业水平,做到及时渗透
只是将设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还不足够,在一些需要进行心理教育的契机下,教师需要学会灵活应对。因此,教师要加强生成性课程的认识,善于观察并捕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争论、错误观念等[4],迅速做出反应判断,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例如,当发现一个学生小明在活动室地上滚爬,另一个学生也跟着模仿,教师要及时上前引导学生:“孩子们,老师为什么要叫小明起来?”“因为地上脏。”“大家都喜欢干净整洁的孩子。”“这样没有礼貌。”……接着,再问学生:“怎样才是一个整洁的好宝宝呢?”在此契机下,分析并利用其教育的价值,做到及时渗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思想和行动中将其贯穿到幼儿教学的方方面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创设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另外,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形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中),2014(01):145.
[2]卫小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22.
[3]陈晓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122-125.
[4]王红.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35):116.
论文作者:郭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幼儿园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学中论文; 幼儿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