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支政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探析比较微创穿刺、小骨孔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A组实施小骨孔开颅手术治疗、B组实施微创穿刺治疗,就组间疗效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A组89.7%、B组93.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其余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穿刺及小骨孔开颅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创穿刺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率更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小骨孔开颅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small bone hole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admissions of 58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 two group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including A group received keyhole craniotomy treatment,B group receive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the evaluation of two operative methods the pros and cons.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A group 89.7%,B group 93.1%,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group between complication rate comparison,the incid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A patients in group B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t of the(P>0.05). 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small bone hole craniotomy for two kind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ave good clinical effect,but the probability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patients is lower,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craniotomy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近年来,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等危险因素不断的增多,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这就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目前临床对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尚无明确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减少本病致死、致残的关键,同时也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怎样提高本病的疗效成为了临床的重点。此次研究针对微创穿刺、小骨孔开颅两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住院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HICH诊断标准,且患者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区、血肿量30-60ml,临床资料完整,无其他严重合并症。入选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48岁到72岁不等,平均年龄(62.73.6)岁。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29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A组:本组患者实施小骨孔开颅手术治疗,CT下定位患者病灶,于定位下血肿中心体表投影处做纵直切口,切口长度约为7cm左右。撑开器撑开皮肤暴露颅骨钻孔,咬骨钳扩大骨窗后切开硬膜,脑穿针穿刺明确血肿位置,行皮开窗操作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操作。充分止血后血肿腔内留置引流,术闭定期对患者复查CT。
1.2.2B组:本组患者实施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根据CT扫描结果,应用卡尺、圆规对血肿位置进行定位,选择距皮层距离最近、最大层面的血肿,避开重要功能区及血管区进行穿刺定位。以血肿中心为进针方向,以血肿中心距离头皮距离为穿刺深度,应用YL-1型微创穿刺针进行穿刺。待穿刺针进入血肿中心位置后,拔出针芯,连接引流管后应用20mL注射器进行抽吸,抽吸量大约为血肿量的50%-70%,之后做持续引流。之后每日对患者的血肿腔内注射2万U尿激酶,引流夹关闭2小时后开放引流,直至血肿基本消除。术后定期复查CT,待血肿清除后做拔管处理,并清创缝合穿刺口。
1.3观察项目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将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分为5个等级[2],其中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91%以上者记为治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46%至90%者记为显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18%至45%者记为有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或提高不超过17%者记为无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提高18%以上者记为恶化。此外,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价两种治疗的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9.7%,其中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及恶化3例;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1%,其中治愈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及恶化2例,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B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其余各项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
。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对于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早期主要以保住患者生命为目的,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技术的更新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住生命,还需考虑降低术后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及恢复身体功能等[3]。因此,治疗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既往的开颅手术逐步变成了现在的微创手术,尤其是脑室镜、立体定向等系统的研发,更增加了手术的微创性及准确性。但脑室镜及立体定向技术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使用受到了限制。
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手术属微创手术,其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把握,尤其是对急诊患者,微创穿刺手术可在床边开展,这就节省了复杂的手术准备工作,节约了时间。但两种手术的疗效尚无统一定论,多认为与个体差异、术后评价方法不一等有关。也有研究提出,相比小骨孔开颅手术,微创穿刺手术的手术创口更小,恢复时间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优的微创术式[4],尤其适合血肿量30-6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也有学者提出,对于血肿量较大、生命体征紊乱的患者,实施小骨孔开颅手术可以最快速的缓解患者颅内高压,有效的遏制病情[5]。此次笔者针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NIHSS评分疗效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组间并发症比较,除肺部感染微创穿刺发生率较低意外,其余各项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因小骨孔开颅手术为全麻下开颅操作,其肺部感染的发生机率较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两种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并发症较少,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两种术式对比,微创穿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相对更低,因此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姜之全,张少军,娄飞云.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8):583-585.
[2]焦政安.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108.
[3]刘俊.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73-74.
[4]周如兰.微创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50-51.
[5]全明范.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11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61-5262.
论文作者:苏支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微创论文; 高血压论文; 疗效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