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教材下一卷修订介绍_新课标论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修订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册论文,生物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教科书论文,人教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修订的重要依据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同时还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中学生物学教材、课程和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二是十一年来对人教版实验本教材的使用所征求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原课程标准比较,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目标、十大主题等方面没有很大的变动,因此本次修订在编写思路、体系编排、单元设置等方面均未进行大幅度修改。本文介绍的是修订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变化。

一、精简章节,整合内容

选取教材内容的直接依据是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包含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其内容包括第五个主题的全部内容,第七个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中的“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第十个主题中的“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原教材由7章23节组成,修订后仍由7章组成,包括20节。其结构框架大体不变,但知识内容总体有所减少,相关章节进行了精简和整合。具体的变化参见表1。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三、五章的变化较大。删除第一章第四节“计划生育”的原因是新课标对该内容无明确要求,因此只将其中“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的相关内容适当简化后放入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以及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的生物学科特色不明显,而且新课标也没有对这两部分内容作出明确要求,因此修订时也予以删除,并将第五章第二节的有关内容作较大简化后并入第二章第二节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新增内容以及降低难度的内容

修订后的《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增加了“其他排泄途径”的内容,这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出的调整,也使教材有关排泄的内容更加完整。在这部分内容中,新增的“汗腺结构示意图”展示了较为清晰的皮肤的结构,这也为学生在八年级学习免疫的相关知识作铺垫。

原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以容器中气体压力与容器容积的关系来类比人体的呼吸。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物理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修订后的这册教材对此内容进行了简化处理,降低了难度。

原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采用以图代文的方式呈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但是介绍心脏如何工作的文字比较少,这样也增加了这一内容的学习难度。修订后的这册教材用翔实的文字介绍了心脏工作的原理,并配以心脏工作示意图。虽然增加了文字量,但是由于阐述详细、清晰,利于学生理解,实际上可降低学习难度。

三、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重要概念

新课标的一大变化是在课程内容部分列出了50条重要概念,并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的要求。因此,修订后的这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重要概念。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元引言、章引言指向重要概念,部分章节标题直接阐述概念的内涵。例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的第一个黑体字标题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标题直接阐述了概念内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

(2)通过栏目设置体现重要概念的学习。每一节新增“想一想,议一议”和“通过学习,你将知道”这两个栏目。前者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后者则直接点出本节的学习要点,其中多数都是重要概念。

(3)教材通过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开展探究活动与建构概念并不矛盾。学生的前概念与新情境冲突后,会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师解释而解决,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来解决。教材安排了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可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例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这一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经历,会对三种类型的血管形成直观认识,有利于概念的建构。

另外,教材在每一个章节都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性材料;在正文中用黑体字排印重要概念或对理解重要概念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单元小结”列出了学习本单元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以上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学生建构重要概念。

四、精简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更具适切性

原教材共有50个探究活动,标为“探究”的活动有6个,“模拟探究”1个。修订后的这册教材共有34个探究活动,标为“探究”的活动有3个,“模拟探究”1个。具体对比可参见表2。

修订后的这册教材探究活动数量减少,这样做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①一些探究活动随其所在的章节内容被删除,例如删除了第一章第一节“晚育的意义”的探究、第三章第三节“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第五章第二节的资料分析等;②删除了生物学科特色不够鲜明的探究活动,如“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调查等;③删除了探究价值不大的探究活动,如“测量胸围差”的实验;④删除了难以开展或不适于开展的探究活动,如开展第七章第二节“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会产生难以处理的电池浸出液,从而导致新的污染,因此予以删除;⑤删除了在教学中开出率较低的探究活动,如“进一步探究”这一栏目在教学中开出率低,修订时予以删除;⑥将部分活动变为正文内容,如原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资料分析所载内容为有关“地质变化”和“发现古人类遗迹”的事实性资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活动,这两份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从猿到人的进化比较重要,也能使“从猿到人的进化”这部分内容更具连贯性,而且这一节已有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等两个活动,因此将其从资料分析调整为正文内容。

五、更新课外阅读栏目

七年级下册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栏目来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表3列出了修订前后这部分内容的变化。

总体来看,这三个栏目的变化不大。对这部分内容的修改主要是基于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首先,新增的“科学家的故事”中“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是由原来的“科学·技术·社会”“试管婴儿——浅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修改而来,这样改写有益于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所获得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其次,被删除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还有“绿色食品”和“神奇的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上述内容已不再新奇,因此将前者缩写后放于“小资料”中,将后者删除。除此之外,其余内容都根据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作出更新与完善。

六、其他变化

其他方面的修订还包括在课后练习、版式设计、插图等方面。

修订后的这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形式更加多样,一改原教材中练习多为开放性问题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迁移和应用。例如,在第三章第一节增加了填图题;在很多节后还增加了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等,这些题目的设置也方便教师随堂对学生进行评价。修订后的这册教材新增了“想一想,议一议”、“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等栏目;版面设计为主副栏,主栏承载主要内容,副栏则以拓展知识为目的,设置了“小资料”、“试一试”、“想一想”等栏目以及一些较小的插图。本次修订在选择和设计插图上颇费工夫,增加和替换了大部分插图,这些插图既精美,又富含信息。例如,“森林古猿生活场景想象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平衡膳食宝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等插图,既呈现课文内容,又提升教材美感;既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来获取信息,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此外,还修改了个别可能引起误解的插图。例如,“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将现代社会的人设计为直立形态,避免了原教材将现代社会的人设计为坐立形态引起学生对人类进化的误解。

标签:;  

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教材下一卷修订介绍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