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语本体研究进展述要
张 帆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 近三十年来,国内手语语言研究出现了大批代表性成果,研究范式上实现了从结构主义向功能主义、实证主义的转向;研究路径上体现出从描写走向解释、从结构走向认知、从静态走向动态、定性定量结合的特点。展望未来研究,手语呈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推动该领域纵深发展。
关键词: 手语;语言学;研究范式;发展路径;综述
手语是一种视觉语言,是“使用手的手形、移动、位置、手掌朝向、配合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有时也配合口型),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表达特定意思的符号系统,是聋人交往的重要工具。(1) 张宁生:《手语翻译概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中国手语是中国聋人群体内部为了交流的方便约定俗称的一种自然语言,是聋人的主要交际工具,具备语言的基本属性。对手语的语言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2) 国华:《威廉姆·斯多基和他的手语语言学研究评介》,《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2期。 ,国内手语语言学研究稍晚于欧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关于香港手语语序、台湾手语词汇分类研究等的零星报导。(3) 衣玉敏:《港台手语语言学研究概况》,《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手语语言研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逐步引起国内学者关注,并陆续有研究成果出现。本文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内手语语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描述该领域发展轨迹,归纳其研究范式,以期为推进该领域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探明路径,为后来研究者提供思路。
一、结构主义范式下手语本体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研究主流。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观认为,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级的形式结构;要注重对语言结构内部各个层次、各种成分组合规律的分析。欧美手语语言学的研究起始于对手语是否具有独立语言资格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手语语言学研究之父威廉姆·斯多基(William Stokoe)指出:与有声语言一样,手语具有最小结构单位,手语的音位可分为手形、位置和动作三类,(4) Stokoe,W.C.Sign language structure ,Silver Spring, MD:Linstok Press,1960,p.14-16.Battison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方向”(5) Battison R.Lexical borrowing in American S 100.100100.0.0.sign Language ,Silver Spring, MD:Linkstok Press,1978,p.17-21.。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主要国家从结构语言学视角对手语音位、形态、句法、手语习得及手语神经语言学等方面开展研究。(6) 肖晓燕:《欧美手语语言学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8期。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潮及欧美手语语言学已有研究影响,国内手语研究也在这几方面着力,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那么,讨论图书的过程中,教师不问“为什么”,说什么呢?对了,要亲切地说“说来听听”!“说来听听”包含着“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它让学生有时间思索,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提问方式。“说来听听”代表“老师真的想知道学生们的想法,老师们想参与讨论,而不是站在讲台上进行质询”。
定义传输速率超过阈值的用户数量与总用户数量的比值为归一化网络满意度,记为Unet=|{n:n∈N,vn>vth}|/N.
(一)手语音位研究
手语中的手形、位置、动作、方向这四个参数如同有声语言中的音位一样,是手势的基本构成要素,改变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引起意义的变化。比如中国手语双手同时伸出打“五”手形:当双手直立从头部两侧向下方移动时,意为“认真”;双手直立一前一后排成一列时,意为“排队”;而双手掌心向内斜置于胸前时,意为“读书”。
教师挖掘了文本的内涵,对礼物赠送的礼仪进行设问,没有直接问中英礼物赠送的礼仪差异,而是通过先问中国婚礼赠礼的问题,再问英国婚礼赠礼到最后是中英结合的礼仪问题,问题设置非常巧妙,前两个问题是为第三个问题的提问做铺垫,通过对比,设置学生的认知难题,激发学生思考。
上海手语是南方手语的典型代表。国内对上海手语基本面貌的描写开展得较为充分。衣玉敏通过调研走访、拍摄上海聋人自然手语录像,采集语料等手段,统计出上海手语的手形数目是69个;上海手语中手的运动方式有整体运动、双手交互运动、手内运动三大类,共计22小类110种;手的位置有28种、手的方向有8种。(7)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6-7页。 手语音节结构、韵律模式以及表情体态等非手控特征(如口动)等也是手语音位研究的对象。(8) 肖晓燕:《欧美手语语言学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8期。 衣玉敏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上海手语中的语流音变包括手形、运动、位置、方向等变化、双手手势的脱落以及几种变化的结合。(9)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13-132页。 罗琼对上海手语表情体态中的“口动”这一特征进行了专项调查,指出汉语口语会对上海手语口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声母中以双唇音、唇齿音影响最大,单元音对口动的影响程度最深;就口动的表意功能而言,有部分是词内成分,有部分相当于副词,具有表示程度、速度、力度等的功能。(10) 罗琼:《上海手语口动调查报告》,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5页。
(一)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故且有抓“题眼”之说,足见文题之重要。要训练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拿到一篇文章(无论是课文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首先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大胆地去猜想:围绕这个题目,文章会写哪些内容呢?要是让我来写,我会写什么呢?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其解题、审题、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以“手语”和“认知”为篇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13篇,涉及“手语与聋儿认知发展”“认知与手语翻译”“认知视角下的手语构词规律”三大研究主题。其中,认知视角下的手语隐喻转喻研究是目前讨论较多的话题,相关文献有9篇,主要集中于手语相似性、手语隐喻与转喻的考察。研究者们对认知转喻、隐喻理论下的中、美手语先行述评之后,转而将目光聚焦于中国手语,对中国手语形容词中的情感隐喻、名词中的人体隐喻与时间隐喻、动词隐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李恒、吴铃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中国手语常见的情感隐喻,总结手语基本隐喻模式,并对比其与汉语表达的异同,研究发现:中国手语和汉语共享“情感是容器中的热气”等本体隐喻;中国手语情感隐喻的转喻表达可分为“行为”和“生理”两类,其中可能存在两次映射;中国手语和汉语的情感隐喻共性大于差异。(36) 李恒,吴铃:《中国手语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11期。 该研究从听力通道经验缺失和文化影响两方面考察中国手语情感隐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手语隐喻的理据性做出解释,具有创新意义。李恒、吴铃还对自成一体的少数民族手语——西藏手语的时间转喻和隐喻进行了研究,指出隐喻和转喻是西藏手语时间概念化的两种基本认知方式,就认知理据性来看,西藏手语与汉语时空隐喻和转喻的共性源于聋人和听者均借助身体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差异性则来自西藏文化对隐喻和转喻使用的影响。(37) 李恒,吴铃:《吾根卓嘎.西藏手语时间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 傅敏梳理了中国手语中与“头”“心”“手”为代表的人体隐喻词汇,考察手语和汉语中人体隐喻的投射范围、共性和个性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揭示聋人和听人认知策略的差异。(38) 傅敏:《中国手语和汉语人体隐喻的认知对比》,《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7期。 刘鸿宇对手语动词进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分析,指出隐喻也广泛存在于手语动词中,手语抽象动词在构词时所采用的隐喻概念与聋人存在一定共性,聋人在不同语境下经常通过隐喻进行词义拓展,用具体的人体动作表达抽象概念。(39) 刘鸿宇:《中国手语动词隐喻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8年第12期。 认知语言学为手语研究者找到了新的理论武器,为手语研究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手语研究又反过来为推动该理论的发展,为该理论提供新的证据,拓展了理论解释力。
(二)手语词汇形态研究
词汇形态学是研究词的内部语素组合规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构词的最小语言单位,与语素具有对应关系的汉字是目前仅存的一种发展成熟的表意文字。国内手语词汇形态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借鉴中国古人分析汉字结构的经验,探索中国手语语素的构形特征。汉字结构形态理论有影响力的是东汉许慎提出的“六书”观。傅逸亭、梅次开借用许慎分析汉字结构的传统方法“六书”来分析手语的形体结构,认为手语词汇的构词法有五大类:“象形、会意、表音、仿字、结合”(11) 傅逸亭,梅次开:《聋人手语概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第27-51页。 ;赵锡安也认为手语构词可从古代汉语象形文字中去寻找关联,如手语中的象形构词法,就是通过模仿事物的整体或部分外貌勾勒出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器械用具以及宫室车船等具体物相的形状特征。(12) 赵锡安:《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50-51页。 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手语词的内部结构,并与汉字结构成分相类比,探求其同源关系,如手语词是否应有与汉字相似的笔画、偏旁与部件。
手语利用类似汉语的派生手段组成复合词,派生是手语构词法中比较普遍的类型之一。龚群虎对手语构词内部成分分析得更为细致,他指出,手语词内部也具有语素、词素、词缀、词根等成分;手语也有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等构成方式,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根语素组成的,如手语“结婚+男性”表示“丈夫”;“结婚+女性”表示“妻子”。(16) 龚群虎:《中国聋人语言及语言教育问题》,沈玉林,吴安安,褚朝禹:《双语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4)树立实时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对企业财务管理同样如此。新时期需要积极引进风险投资等科学理念,认真学习各项新的财务工具,尽可能多的在传统的财务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提高财务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众多财务风险。
图2-1:松树
在手语词的结构特征方面,学者们依旧取比照现代汉语语法的视角,将“词根、词缀”等术语引入手语研究。傅逸亭、梅次开最早提出手语也有类似与汉语书面语的词根与词缀,词缀在前,词根在后,手语可以通过改变词根和前缀派生新词。如手语词“工厂、学校、宿舍、食堂、医院”等都以“双手搭成‘∧’形,如屋顶状”的手势为词根,“教师、教室、教养、教育”则是以“教”的手势为前缀。(13) 傅逸亭,梅次开:《聋人手语概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第28-63页。 沈玉林也曾为手语语素下定义:手语中最小的、有意义的构词单位就叫做手语语素(14) 沈玉林,赵锡安:《中国手语语素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如“松树”(图2-1)(15)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25页。 由两个手势动作组成:(1)双手伸出食指,交替向上方左右各指几下,表示松树的树叶;(2)双手拇、食指相搭成大圆形,向上移动,表示“树干”,手语词汇“松树”就是由(1)和(2)两个手语语素组成。
台湾地区张荣兴研究团队对台湾姓氏手语、地名手语两类手语中的专有名词进行了专题研究。他们历时六年,广泛收录台湾姓氏手语与地名手语,建成了台湾手语姓氏电子资料库与台湾手语地名电子资料库,该两个资料库目前共计涵盖407个手语姓氏和1,000个手语地名。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他们从手语与汉语口语接触与借用的角度出发,对这两类手语词的造词策略开展研究。张荣兴提出:台湾手语的名字和姓氏的造词方式有很大不同,前者通常根据个人的脸部或身体特征、习惯动作、个性、生活经验等特征而得名,而后者主要是根据汉字的形和义发展而来。(17) 张荣兴:《台湾手语姓氏电子数据库》,嘉义:“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2011-08-26)[2018-01-25],http:∥signlanguage.ccu.edu.tw/familynames.php. 借用汉语地名时,台湾手语往往根据其字形或字义来命名,与美国手语借用英语时所采用的指拼文字(finger spelling)有很大的不同。(18) 张荣兴:《台湾手语地名电子数据库》,嘉义:“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2011-08-26)[2018-01-25],http:∥signlanguage.ccu.edu.tw/placenames.php.
在语料库建设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们借鉴国外已有做法并结合自身的建库实践,给出了诸多宝贵经验。李恒指出样本的代表性在语料库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并用多媒体转写软件ELAN为例说明构建手语语料库的五个具体操作步骤,对手语语料库在国内的建设和使用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42) 李恒:《手语语料库建设基本方法》,《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3期。 。任媛媛、赵晓驰总结国外手语采集经验,提出国内手语语料采集应注意语料来源的多样化,要考虑语料拍摄场景、语料类型、话题、时间长短等因素,减少汉语的影响及保证语料的动态更新(43) 任媛媛,赵晓驰:《国外手语语料库设计及启示》,《现代特殊教育》2016年第14期。 ;并指出“标注”是手语语料库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借鉴国外手语语料库建设已有经验,对语料进行分层标注,强调了标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4) 任媛媛,赵晓驰:《国外手语语料库的基本标注》,《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第10期。 。
(三)手语语法研究
如果没有对语料的观察、收集、拍摄与描写,单靠内省思辨式的手语研究显然缺乏足够的理论解释力。基于计算机的语料库研究能提供足够容量的样本,且样本来源于聋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料,因而成为手语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语料库建设基于大量的田野调查获取真实的手语语料,在此基础上对语料进行转写、翻译成有声语言的文字,数据收集工作旷日持久;它不仅能客观记录手语言语的原始样貌,而且在探究手语这一视觉语言音位、构词、句法等本体规律方面做了诸多贡献。
许保生列举实例,对手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描述,并通过与汉语书面语的对比,得出手语中的省略多属于汉语句子中的形容词、代词、量词、副词、介词等修饰成分的结论。(23) 许保生,傅敏:《聋人文化视角下手语的省略现象及其语言学分析》,《残疾人研究》2015年第1期。 杨军辉指出,手语句式中的主题词提前、否定词后置现象与手语要凸显的话题重点有关。(24) 杨军辉:《中国手语和汉语双语教育初探》,《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1期。 吴晓波通过对上海手语中的否定现象研究指出:“不”和“没有”是上海手语的两个基本否定词,两者在与动词的搭配与语义特征上有所区别。(25) 吴晓波:《上海手语否定形式调查报告》,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8-33页。 王晨燕系统梳理上海手语中有关“数”和“量”两个范畴的语言现象,说明上海手语表达数量关系的方式,对其构词理据进行了解释,总结上海手语在数量表达上所体现的特点和功能,并与汉语有声语言进行了对比。(26) 王晨燕:《上海手语数量表达调查报告》,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1-45页。 手语中的类标记是手语作为视觉语言区别于有声语言的重要语法特征,类标记是一类物体的符号,是与位置、朝向、移动以及表情体态特征相结合构成句子谓语的一种手形。(27) Bencie Woll:The Linguistics of British Sig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Rachel Sutton-Sp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43-44.洪卡娜(28) 洪卡娜:《上海手语类标记手形调查报告》,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第29页。 、陈小红(29) 陈小红:《上海手语动词及类标记结构方向性研究》,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48-150页。 、李线宜(30) 李线宜:《上海手语类标记结构调查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页。 等对上海手语类标记进行集中探讨后指出:上海手语类标记与动词的方向性密切相关,类标记的类型不仅包括名词类、数词类、所有格类和动词类,还包括身体类与工具类标记,它们在手语句法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不可替代的功能。
此外,王静独辟蹊径,列举聋人自然手语与古代汉语书面语语例,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修饰语后置、缺乏量词等有许多共同之处,并指出自然手语的这种句法特点与我国先民的原始思维有关联。(31) 王静:《中国聋人自然手语和古代汉语之比较》,《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2期。
结构主义范式下的手语研究将手语视作一种自足、封闭的系统来考察,注重对手语结构单位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化的精密描写,为确立中国手语的语言资格和语言学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手语研究多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也就是提出一个观点或理论,然后对实例进行客观的、定性描述,对观点进行举例佐证,这种列举式的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手语研究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因此后来的手语研究者非常注重手语语料的采集工作,走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路线,强调将手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主张把手语放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如上文中许多关于上海手语的研究,研究者采集的手语都来自于聋人实际的交际环境,拍摄、录制了大量聋人日常交流手语视频,然后分析手语在交际中的结构与语用表现,手语研究逐渐向实证主义范式靠近。
二 实证主义范式下手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以功能主义与实证主义为基础,手语研究者将认知语言学与手语研究相结合,从中开辟新的理论生长点。持认知语言观的手语研究者认为,“手语以其强调身体结构与环境的互动,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生动实践。”(33) 江桂英,李恒:《认知隐喻视域下的手语研究述评》,《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12期。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意象及其维度”“框架理论和脚本理论”等七大研究领域(34) 王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9期。 。语言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影响认知的呢?张积家指出:第一,通过语言标记影响认知。语言标记使某些认知途径、过程和策略更容易被选择;第二,通过范畴和原型影响认知。语言中的范畴和原型给认知结果编码施加了某种限制;第三,通过参考框架、图形与背景、部分凸显等方式影响认知;第四,通过理论与语境影响认知;第五,通过隐喻影响认知。(35) 张积家:《语言关联性理论:语言影响认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3日。
(一)手语隐喻与转喻研究
“实证主义则强调感觉经验以及利用科学设备和仪器实现语言理论的可验证性”。(32) 李恒:《手语语言学方法论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6期。 近年来,受实证主义学术思潮影响,研究者们开始尝试手语的跨界研究,汲取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成果,着眼于数据收集和科学分析,从认知视角进一步探究手语的本质以及作为人类语言的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手语研究出现了从描写转向解释、从结构转向认知、从静态转向动态、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走向。
黍子在禾谷类作物中籽粒较小,在播种时为防止缺苗断垄,播种量较大,幼苗过稠,造成黍子在生长过程中相互抑制,出现生长细弱、穗子小,容易倒伏的不良现象。间苗稀植后,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分、空气及养分等有利条件,明显提高产量。
(二) 语料库建设及相关研究
通过手语与汉语书面语的语法异同比较,不仅能反映中国手语词句组合规则的整体样貌,其研究成果还能应用于聋生的汉语书面语教学。因此,手语语法研究是聋教育工作者的的关注重点。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手语与有声语言汉语的语法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特定的语法结构系统,都可以对其进行客观、有序的描述,因此可以通过对词法、句法等具体特征的描述来开展对两种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比较其异同,进而预测聋人可能的习得错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国内目前的手语语法研究多采用与汉语语法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主题涵盖手语中的省略、倒序、手语否定式、手语动词、手语数量词、手语类标记等多个方面。
国内手语语料库建设方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已取得部分成果,其中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手语词汇语料库”(40) 国家手语词汇语料库课题组:《中国手语词汇语料库》,南京: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6-08-30)[2018-1-10],http:∥222.192.176.182:8080/main/index1.aspx. 已向公众开放。该库主要采用汉语词表提示法,每个地区以一男一女两名聋人作为采集对象,收录国内9个代表性地区的聋人常用手语词汇视频六万多个,共计《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词汇七千个左右,为手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视频素材。在采集过程中,该语料库增补了原《中国手语》中序数词、性知识、成语等专题词汇,为开展手语文化专题研究奠定基础。此外,北京联合大学吕会华、刘辉等应用ELAN软件构建了专门用途性型的手语句法语料库,服务于手语教学研究实践(41) 吕会华,刘辉:《基于ELAN软件的中国手语语料库建设研究与实践》,《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年第4期。 。
手语词汇研究的另一种研究思路是与语法研究相结合,借鉴欧美表音体系语言的构词法,研究手语词汇的构成、结构以及词形变化的复杂性,从中归纳、发现手语“有限”的结构符号系统。邓慧兰指出香港手语与美国手语从形态看都属于“屈折语”,并通过“我给你”和“你给我”中的动词“给”来举例说明。(19)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的关系》,《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3期。 和汉语相比,手语动词的方向性、单复数、名动合一等特征使得手语动词具有复杂的形态变化,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手语词汇形态研究的热点。陈小红对上海手语方向性动词与包含方向、方位的类标记结构两个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指出上海手语中的方向性动词可以分为空间方向动词、予夺方向动词和施受方向动词三大类。(20) 陈小红:《上海手语动词及类标记结构方向性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48-150页。 陈秀君从总结英语、汉语等有声语言动宾结构的形式特征出发,从语序、动宾成分对应关系、类标记三个维度探讨上海手语汉语动宾结构的表达特点。(21) 陈秀君:《汉语动宾结构在上海手语中的表达》,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2-53页。 倪兰基于田野调查,构建手语动词研究词库和手语动词篇章语料库,对中国手语动词进行专题深入研究,在手语动词的分类、及物性、类标记、空间位置、数量表达、动名同形等词法特征与句法功能等进行了非常翔实的描写,形成了对手语动词与汉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的规律性认识。(22)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1-162页。
(三) 手语的心理实验研究
认知心理学实验为手语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通过分析人的思维过程,列出人的信息加工模型,并交由计算机模拟,以检验信息加工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研究中,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定量方法也就是数学化和计算机化”,通过实验的途径控制和把握各种变量,用统计方法来推断各种实验数据,增强了手语研究结论的说服力(45)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研究方法》,《外语教育与研究》1997年第3期。 。近年来,以张积家、李德高、陈穗清等为代表的学者通过系列实验,在手语如何影响聋人的认知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目前的研究表明,使用手语的确影响聋人的思维模式等,包括但不限于颜色认知(46) 党玉晓,张积家,章玉祉等:《聋童对基本颜色和基本颜色词的分类》,《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7期。 、空间认知(47) 张积家,芦松敏,方燕红:《聋人大学生的空间概念及其组织》,《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1期。 、时间认知(48) 孙雨圻,陈穗清,张积家:《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对聋生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0期。 、概念联系(49) 李德高:《青少年聋生概念联系类型倾向的心理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形象思维(50) 张积家,陈磊,陈穗清:《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手语具体名词语义加工的影响》,《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1期。 、社会认知(51) 陈穗清,张积家,李艳霞:《聋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兼与汉族健听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第1期。 以及第二语言的学习(52) 陈穗清,张积家,吴雪云,高珂娟:《语义类标记在中国手语词词汇识别和语义提取中的作用》,《心理学报》2012年第8期。 (53) 李德高:《语义表征双语共享性新解》,《浙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换而言之,使用手语会影响聋人的认知方式、认知途径和过程、认知策略,并影响认知结果。
心理语言学能够定量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利用数学公式和模型对数据加以精确描写,并由此推断语言产生和使用过程中的心理和认知基础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手语研究者所关注(54) 李恒:《手语语言学方法论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6期。 。值得一提的是,实证研究方法与内省思辨式的主观研究方法并不是互斥的,两者各有优劣。今后的手语研究中,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推动手语研究进一步深入。
(四)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手语研究
文化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的语言学派,从事的是站在文化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属性的挖掘,并由此来关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持文化语言学观点的语言研究者认为,“语言并不都是无意识的约定俗成的产物,在它的背后蕴藏着民族文化因子,它们或是作为影响语言的产生、变迁、组合、运用的因素出现,或是直接以语言的存在形式和结构规律出现”(55)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手语不仅是文化载体,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是聋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从文化语言学角度,人们有责任把蕴含在手语内部,隐藏在手语背后的文化因素挖掘出来,对手语做出新角度的观察和描写,展示中国手语的存在状态及演变规律。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手语研究,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不满足于结构主义范式下手语内部的精细描写,还要求深入认识手语的文化属性并进行重新描写与解释。比如,中国手语的重功能、重内容、重意会、轻形式的特点是与聋人观察世界朴素、笼统的整体观念、注重直觉体悟的具象思维方式分不开的,聋人善于用表象、具体、生动传神的概念来转喻视觉上难以表现的抽象事物或规律,并使人直觉体悟。中国手语与汉语书面语一样是表意体系语言,中国聋人手语文化心理上的整体性、辩证性、直观性特点与汉语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2.要着重训练一些看上去题目差异不大但是所考察的知识范围却不同的题目.而这一类题目常常出现在选择题中,由于学生图快并不会认真地阅读题目从而导致运用了错误的知识点解答了题目,而出题老师的目的正是如此,因此在选项中必然会出现迷惑性的选项,最终导致了学生选择错误.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手语研究在国内已初露端倪:中国手语国名探源(56) 方玉千:《国家名称手语的手势探源》,《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第7期。 、人名理据研究(57) 丁志清,唐勤:《中国手语名字与手势汉语名字比较研究》,《现代特殊教育》2013年第10期。 、中草药手语名称研究(58) 曹阳,张宁生:《聋人常用中草药手语词汇调查报告》,《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聋人性知识手语词调查(59) 周改丽:《聋人性知识手语调查报告.第七届世界手语大会论文选》,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0-128页。 、手语禁忌语调查(60) 姜诚:《上海手语禁忌语的调查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214-215页。 ;中国手语舞蹈(61) 庞佳:《论手语与舞蹈交融现象研究的逻辑起点》,《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手语歌曲(62) 张帆:《指尖上的吟唱——手语歌曲的文化源流与艺术特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手语诗歌文化源流与艺术特征研究(63) 李恒:《手语诗歌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4期。 以及通用手语与地方手语、聋人文化保护的思考(64) 张帆:《通用手语建设与地方手语保护的思考》,《现代特殊教育》2016年第16期。 等都显示出该领域的活力。《无声的绽放——走进聋人文化》(65) 张帆:《无声的绽放——走进聋人文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17-177页。 一书采集拍摄了手语流行语、成语、歇后语、地名、人名等手语词汇以及手语故事、手语情景剧、手语笑话等手语文学作品,成为近年来较为全面展示聋人手语及文化的一部著作。今后可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理论背景下的手语研究新思路,将聋人手语与文化语言学结合起来开展双向性研究,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手语语言学新方向,并争取在世界舞台上的学术话语权。
总之,进入新世纪以来,手语研究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机器翻译(66) 姚登峰,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李晗静,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夏娣娜:《中国手语信息处理述评》,《中文信息学报》2015年第5期。 (语言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手语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向,总体趋势呈现从结构主义范式向功能主义、实证主义的转向,研究路径上呈现出从描写向解释的螺旋式递进,描写推动解释、解释又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的描写。国内手语语言研究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并为反哺其他学科的发展。上述研究中,又以手语与认知的结合研究关注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语言关联性假设:语言塑造大脑,语言影响认知,语言构建民族(67) 陈穗清:《论手语对聋人认知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7期。 。语言是世界观的体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可以预见,认知视角下的手语研究必将持续推动手语本体研究的发展,并反哺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其提供重要的跨语言事实佐证。
今后研究中,应继续加大手语调查工作,注重自然语境下的动态语料采集,构建大型中国手语视频语料库并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吸纳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加深聋人手语认知规律的研究。应采取跨学科、多角度、兼收并蓄的研究策略,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挖掘视觉语言的独特个性并丰富对人类语言多样性的认识,推动手语的语言资源和文化保护,为促进残健融合做出贡献。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Sign Language Ontology in China
ZHNAG Fan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Hangzhou 310023,China )
Abstract : In the past 30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omestic sign language research. The research paradigm has realized the shift from structuralism to functionalism and positivism, while the research path is marked by a transition from description to interpretation, from structure to cognition, from static to dynamic, an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egration.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sign language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while the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with cultural linguis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 sign language; linguistics; paradigm; development routes; review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聋人手语词的认知策略及文化心理研究”(项目编号:2016QN043)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 2019-02-18
作者简介: 张帆(1978—),女,浙江金华人,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手语与聋人汉语习得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310( 2019) 05-0098-08
(责任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