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互助学习中学困生的转化论文_唐波

浅谈小组互助学习中学困生的转化论文_唐波

唐波

(四川省渠县琅琊中学渠县635200)

在西部农村地区,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和父母对学生学习上必要的监管,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低下,学习起来很痛苦。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导致了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很多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浓。所以每一个农村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很多的成绩相对落后的学困生。大家私下里称之为“差生”“后进生”“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老师们最费神、最费力的。很多人在这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剖析,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效果也不很理想。

怎样才能增强学困生的学习意识,引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全心参与,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呢?为此,我们学校开展《农村中学“问题导学,互助探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小组互助学习来转化学困生,打造高效课堂”是课题研究内容之一。

要实现高效课堂,小组互助学习是基础。随着我校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们从理念走向行动,从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互助学习具有实效呢?互助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其中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我校的互助学习小组通常由4 至6 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互助小组分好后,接下来第一步选出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还要设置学科组长;第二步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制定一个简单的组规章程,甚至可以有口号、组歌、组旗等;第三步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和个人目标;第四步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机制等。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督促、评定、奖励,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学校现行使用的是小组课堂评价和总体评价,包括老师点评型、等级加分型、小组总体评价型、小组互评型,对于优秀小组和个人给予及时必要的奖励,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但是“小组互助学习”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困生不够配合,学习自信心不足,不爱独立思考以至于产生依赖性;部分优秀生对学困生的帮助积极性不高,有时对学困生的不够耐心,担心帮助学困生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有的老师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小组互助学习形式化,对于学困生的进步没有及时给予肯定,担心影响教学进度等。在此,我就我校开展的小组互助学习对学困生的转化的心得做一下交流。

一、从学生品行入手,“先做君子,后做才子,立德树人”。很多的人眼中只看到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农村学校的许多学困生不仅成绩差,而且思想品行也有严重的问题。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因此,学困生的转化,首先抓思想品行的转化,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怎么抓呢?除了平时严格的品行教育外,我们还让学生阅读和观看了《窗边的小小豆豆》《放牛班的春天》《胡克尼哲演讲》等书和影片。从学生看后的感想中,可以看出有不少学困生真的想从内心改变自己。学生思想品行上的转化,为成绩上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拉近学困生与老师、班级的心理距离,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亲其师,方信其道”,可以经常叫学困生帮老师做点小事,借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增进了解。交给他们为全组乃至全班服务的任务,比如征集班歌、组名、组训时尽量采用学困生们的提议。告诉他们,每一位同学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是班级的主人。尊重他们的想法,点燃他们自信的火种,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就会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采用对小组整体评价方式,发挥组长的领头人作用,带领学困生一起进步。老师要给小组长灌输一种整体意识的思想,小组长一个人成绩优秀不算优秀,小组成员整体进步才算优秀。学习知识有“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三个层次。告诉优生“讲明白”才是学习的最高层次,帮助别人也能提升自己,以此来提高小组长们的积极性。学困生在组长的带领帮助下,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为了证明自己,为了小组荣誉,往往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中。老师要充分肯定小组长在带领小组方面的进步,让他们经常感受集体成功的喜悦。用同学友情和集体的力量促使大家共同进步,正是小组互助学习的魅力所在。这样不仅逐步缩小差生与优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团队精神。

四、在课堂提问时,注意层次性。设计一些对于学困生来说属于“跳起来可摘到果子”的问题,给他回答的机会,答对了及时给予加分或者加小红旗。设计一些有一点点难度的问题,要求组员先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长不能举手回答,而是要求教会组里面的学困生,让他们回答,成绩越差的学生回答对了,小组加的分或者小红旗就越多。鼓励大家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点评,尤其是要叫与答题者同等水平的学生起来点评和补充。此时老师要去发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继而进行及时地表扬鼓励。对于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课堂上要给足小组讨论的时间。讨论是各种思想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就会迸发。小组成员间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存在差异,尤其是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和反应力存在问题。所以要给足时间,让小组长给学困生讲解,让他们慢慢理解领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疑问,让他们尽情的交流讨论,把问题彻底弄懂。如果只是形式上草草仓促地讨论,学困生肯定跟不上节奏,毫无收获,失去意义。有的老师担心这样会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试问:光教会几个优生,忽视大多数差生,我们的教学还有意义吗?这与教育方针是不相符的。而对于优生我们可以采取“授之以渔”的办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差生“不离不弃”,让优生“探索前行”,这样两者兼顾。

六、注重小组长对学困生学习问题的解答,培训小组长讲题技巧。小组长的讲解具有针对性,不像老师那样会对全班学生同一问题进行反复讲,而是针对某一学生的具体问题的解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小组长在给组员讲解时要有礼貌和尊重态度,要有语速、停顿、表情的变化。防止学困生一遇到问题不先独立思考就马上去问组长,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和惰性,小组长在具体解答时,要先讲思路,后讲做法,让学困生自己整理过程。具体的语言形式是: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想?为什么要这样想?还有别的思路吗?把解答过程工整地写出来给我看一下好吗?这样,学困生在问问题之前就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在听组长讲解时也有自己的思路了。

七、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困生总会在德、智、体、美、劳的某一方面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让学困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如小组合唱比赛、小组拔河比赛、小组绑腿跑比赛、小组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等。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得到展现,改变了很多他们以前很自卑、很内向的性格,改变了老师和优生对差生的认识,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有助于优生对学困生的尊重,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八、完善评价制度,创建和谐班级。每一节课,要了解各科任老师对于个小组的评价情况;每一天,要登记各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情况;每一周,要分析各小组成员学习进步情况;每一个学月,要统计各小组的加分或者夺小红旗情况。综合上述情况,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学困生进步小明星等等,让他们在小组竞争和老师肯定中成长。

九、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学困生没有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没有得到必要的鼓励和友善的微笑,很容易感到老师对他们不公平,感受不到老师的温暖。这些使他们降低了学习的动机,对老师产生不满和怨恨,甚至还会做出种种让老师很生气的举动,有时使得课堂很难有序进行。作为老师要明白:所谓的“坏学生”,就是“披着狼皮的羊”,看起来不乖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与鼓励,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发挥积极组织和协调作用。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转变学困生的关键,是不仅在道理上,而更要在情感上爱学困生,看到他们的长处。只要真诚爱他们,采用科学的办法,就会产生转变效果。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学业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因此,只要学生智力正常,品行合格,能够适应社会,就不存在差生不差生。我们采用的“小组互助学习”的教学方式,转化的不仅仅是学困生的成绩,更重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品行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唐波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组互助学习中学困生的转化论文_唐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