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苯酚》七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苯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苯酚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烃的衍生物,要学好苯酚,必须认真做好化学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能从理论上给以解释,思考并回答以下七个问题。
问题1苯酚在常温下是晶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形成悬浊液。 用过滤法可分离出苯酚。
析:苯酚晶体虽然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出现浑浊,但绝非悬浊液,而是乳浊液。静置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苯酚溶于水的饱和溶液,下层是水溶于苯酚的饱和溶液(主要是苯酚)。分液后也得不到苯酚晶体,且与溶化的苯酚晶体是有区别的。
问题2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晶体,故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
析:教材中虽然没有提及,实际上酚羟基中的氢比醇羟基中的氢更活泼,更容易被钠置换而放出氢气。
问题3苯酚又名石炭酸,显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也能使Cu(OH)[,2]悬浊液变澄清。
析:苯酚虽然显酸性,但酸性极弱,以致不能使石蕊紫色溶液变红。虽然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却不能使Cu(OH)[,2]沉淀溶解。例如:Na、NaOH、Cu(OH)[,2]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化合物反应,求理论上需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涉及此问题。
问题4分离从煤焦油中得到苯酚和苯的同系物的混和物,可加入溴水,使苯酚形成沉淀而过滤。
析: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不溶于水却溶于苯的同系物,况且是分离而非除去苯酚。所以应根据苯酚有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然后静置、分液,再向下层混和液通入足量的CO[,2]后再静置、分液可得苯酚。
问题5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能得苯酚和NaCO[,3],通入足量CO[,2]可得苯酚和NaHCO[,3]。
问题6醇能形成酯,而苯酚不能成酯。
析: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H[,2]O的过程,实质是“酸去羟基醇脱氢”。实际上有机酸能形成酯,而有些无机酸也能形成酯,只不过在反应中是醇脱羟基而酸去氢。同样酚类也可以形成相应的酯。如药物阿斯匹林等均为酚酸酯。
问题7能与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或能与FeCl[,3] 溶液作用显紫色的有机物一定是苯酚。
析:在中学阶段可以认为这是苯酚的特征反应,可用于苯酚的检验和测定。但并不是只有苯酚才有此现象。如
跟溴水作用生成三溴苯胺也是白色沉淀。具有-C=C-OH结构的烯醇类化合物跟FeCl[,3]溶液作用也出现紫色。因此,一般要同时进行这两个实验,才能最后确认是否苯酚。
标签:苯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