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特殊使命。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恢复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推进,取得了突出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30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经历的发展,大致可以通过“三个十年”来总结。
第一个十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恢复中发展。在这一时期,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发表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编写了教材,发掘搜集整理出有价值的学术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如出版了研究和讲解《资本论》的著作等。在国家“六五”和“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由高校牵头的重点项目达35%和40%。从1978年到1988年,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7万篇。各类著作约3.5万部,约有6900项成果获国家和省市自治区政府部门奖励[1](P371~372);理论教育逐步趋于正规化,纠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有可无”的错误倾向,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同时纠正了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专业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步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理论水平低、科学文化知识差、后继乏人等问题,各高校逐步恢复了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机构,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分期分批举办各种培训进修研讨活动,教育部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培养基地、依托力量较强的高校有计划地培养师资,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重视。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1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随后,教育部要求高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法律基础课及形势政策教育课等,这些举措都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1984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
第二个十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研究方面,国家教委建立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设立重点科研项目,支持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研究;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社会主义失败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等错误观点,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和论文。在教学方面,不断总结和吸取198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的经验、特别是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对原有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1997年成立“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了专家学者对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咨询指导;1998年,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先后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以邓小平理论“三进”为主要任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作出新部署,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在学科建设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整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设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对后来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使其制度化,学生党建工作发展迅速,1997年,全国高校本专科生中党员比例由1990年的0.81%上升为4.1%[1](P523)。
第三个十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在理论研究上,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直接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部创建“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及成立社会科学发展领导小组、组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设立重点研究基地等举措,组织高校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及发展规律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在理论教学上,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为契机,经过深入调研及对“98方案”的总结,2005年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核心、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随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出版工作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于当年秋季开始在一些重点高校试点,并逐步在高校实施。在学科建设上,根据中央精神,在实施“05方案”推动下,2005年底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队伍建设上,高校贯彻落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精神,着力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从2005年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从2006年起,教育部分期分批、分课程培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提高。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8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导下,高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体的作用,运用开展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的30年,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学科建设等取得了重要成就。
1.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30年来,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牢守住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高校各级党组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认真抓好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他们识别及抵制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扬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占领讲台、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建立起弘扬主旋律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网上新阵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使高校真正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出一批重要学术成果。30年来,高校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依据,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问题的探讨,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新世纪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指导和带动下,重点建设了一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攻关课题,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种种错误观点、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获得重大突破。30年来,高校始终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2005年底以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从综合性角度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目前,全国已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扭转了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学科萎缩的趋势。与此同时,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从综合性角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相继建立,并成立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等研究团体。高校还组织研究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凝练了学科方向,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依托和归属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地位。
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显著增强。30年来,高校始终把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中,最为突出的是直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相继颁布了多个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件,提出了切合高校实际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先后形成和实施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融入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促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趋于成熟。[2]特别是“05方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核心、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有史有论有应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教材的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齐抓共管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初步扭转了一度出现的教师不会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紧密相连,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2008年5月,教育部在全国200所高校10万名大学生中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近91%的学生对教师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3]大学生们深深感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的成长成才“有很大帮助”或“有帮助”。
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30年来,中宣部、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高校逐步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成立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会;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教育部门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分期分批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进修班、理论研讨班、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教育部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培养基地,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力量较强的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培养工作;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分期分批举办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教育部分期分批分课程举办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培训班。目前,高校已基本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存在的理论水平低、学历层次低的状况;在回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参与国际对话交流以及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一大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高校初步形成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了坚实基础和持续发展的保证。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30年来,高校着力恢复和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任务虽十分艰巨,但经过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校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且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1.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践发展既是理论建设的源泉和推动力,又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理论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回答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它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回答和解决。高度关注实践发展对理论建设的要求,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对理论建设的需求,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也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扎扎实实建立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存在的理论困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经验总结,更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2.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密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平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的生长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日益突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需要切实解决好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又从实际需求的角度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深入发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要求理论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新进展。正是基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把实施“05方案”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同步推进,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点,着力建立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使理论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互动、互促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3.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学科建设是理论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支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课程建设,无论是开展党建工作还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都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纳入学科建设范畴,按照学科建设的规律,促进理论建设的科学研究规划、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稳固的载体。从学科的高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不仅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明确的学科归属,而且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不断增加学术含量,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实践证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纳入学科发展的轨道后,其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将得到进一步体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建立,以及国家对学科点建设的投入,从制度上、规划上、经费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
4.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5]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是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之所以取得了突出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与高校其他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尊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各种人才工程建设,以及各类培训、教育等形式,加强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的师德建设,要求教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持严谨治学、实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实践证明,在理论建设的实践中加强队伍建设,通过队伍建设推进理论研究和教学发展,形成理论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5.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策保障。理论研究和建设需要理论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思维,需要破除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唯书、不唯上,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适合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良好风气;必须正确处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关系;必须尊重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形成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努力创造增强理论工作者创新意识并进行创造性学术探索的环境。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和建设同样也离不开基本的政策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制度和政策、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理论建设的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特别是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教育部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施的建设项目,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理论建设投入的增加,不仅改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条件,更重要的是使理论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理论工作者的信心,调动了研究的积极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取得了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对不足有清醒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和新的发展,系统规划,整体推进。
1.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当前,我国既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机遇期,又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不断回应现实挑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向新的境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要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创新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责任,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提升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纳入“211工程”、“985工程”进行重点建设,整体规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发展。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联合攻关,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教材、教学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要整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资源,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领导,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引领作用,协调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相互关系,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发展。
2.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6](P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高校要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凝聚力量的过程中作出新贡献。要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工作,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易于被人们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使高校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优势,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不同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培训,为完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作出贡献。
3.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殊性。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建设。要按照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优化队伍、调整结构,完善体系、强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指导,制订示范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帮助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形成较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凝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向,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点;要加强对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评估,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机制,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
4.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按照培养和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后备人才的发展要求,不断壮大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队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为主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人才为支撑、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补充的多层次、结构梯队合理、功能互补的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人才队伍。要按照一定比例选配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充足;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人才培训基地和多层次的人才培训研修体系,建立健全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人才出国学习交流计划;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的表彰力度,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优秀典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在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资源、交流研究信息、开展学术交流方面的独特作用。要建立健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机构,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教学科研机制;加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健康发展;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网站,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发挥作用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本文为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成果。课题负责人:冯刚、张东刚;成员:陈占安、张雷声、顾钰民、武东生、佘双好、任青、郑丽平。
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