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设施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配网线损是评价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指标,与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与社会竞争力息息相关,电力企业应加强重视,明确降损节能措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网线损占所有损耗的一半以上,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与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配网降损节能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较多问题急需解决,电力企业应积极探索研究,降低配电系统的线损率,进而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配网降损;节能措施;研究
引言
线损通常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包括:一是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二是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仅就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1配网线损产生的原因概述
影响配网线损的原因可概括为:阻抗、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等五大类。阻抗:当负荷电流一定时,电能损耗与阻抗成正比,阻抗:当负荷电流一定时,电能损耗与阻抗成正比,阻抗越大,电能损耗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电流:负荷电流增大则线损增大,负荷电流减少则线损降低。电压:供电电压高,线损中的可变损耗减少,但不变损耗却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加,总的线损———铁损在总线损中所占的比重而定,当铁损在总线损中所占比重小于50%时,提供供电电压,线损中的可变损耗减少较多,总线损将下降。功率因数降低,线损中的可变损耗减少;功率因数降低,线损中的可变损耗将大幅度增加。负荷曲线形状系数:K指越大,负荷曲线波动越大,高峰和低谷差值越大,线损越大。当K值接近1时,负荷曲线趋于平稳,线损最小。
2降损节能的定性分析
2.1配网的损耗与经济输送功率
配网可变损耗指的是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绕组中的电能损失,这些线路中的电流、电压会不断变化,进而产生了可变损耗。固定损耗是变压器等设备产生的损耗,又称为空载损失。由配网损耗功率的计算公式可知,通过改变电压、电流、阻抗等参数能降低损耗,电力企业需尽量降低配网损失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经济输送功率是指在固定电压下对用电负荷进行一阶偏导处理,使结果等于零,此时得到的功率称为经济输送功率。当经济输送功率与负荷有功功率相等时,电力系统的输电效率最高,能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当经济输送功率大于或小于负荷有功功率时,配网系统的线损随之增加,电力企业应加大研究力度,尽量保证两种功率相等或接近。
2.2配网损失率与运行电压的关系
配网在不同功率下运行时产生的损耗差异较大,以额定经济输送功率运行时,配网的可变损耗与固定损耗相同,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能损失。根据配网损耗与电压的关系,可变损耗与实际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固定损耗与该规律相反,当实际运行功率大于经济输送功率时,可变损耗是配网的主要损耗,电力企业需适度提高电压来降低这部分损失。当电网负荷低于额定经济输送功率时,固定损耗愈加明显,可通过降低运行电压的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网降损节能措施
3.1实施分线分台区承包管理
全面实行10KV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台区的承包管理,对于降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10KV配电线路(含变台变损)、低压合区线损的承包指标,使多数责任者通过积极努力能够完成责任指标。在线损指标和责任人确定后,要制定分线分台区线损考核管理办法,按月考核、按季兑现,做到奖罚分明,提高工作积极性,保证降损措施的落实。
3.2重视和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方式、补偿点及补偿容量,能有效地稳定系统的电压水平,避免大量的无功通过线路远距离传输而造成有功网损。对配电网的电容器无功补偿,通常采取集中、分散、就地相结合的方式;电容器自动投切的方式可按母线电压的高低、无功功率的方向、功率因数大小、负载电流的大小、昼夜时间划分进行,具体选择要根据负荷用电特征来确定并需注意下列几个问题:高层建筑或住宅聚集区单相负载所占比例较大,应考虑分层单相无功补偿或自动分相无功补偿,以避免由一相采样信号作无功补偿时可能造成其它两相过补偿或欠补偿,这样都会增加配网损耗,达不到补偿的目的。装设并联电容器后,系统的谐波阻抗发生了变化,对特定频率的谐波会起到放大作用,不仅对电容器寿命产生影响,而且会使系统谐波干扰更加严重。因此有较大谐波干扰而又需补偿无功的地点应考虑增加滤波装置。
3.3采用节能型照明电器
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中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10%以上。随着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公用场所对照明要求的逐步提高,照明用电比例逐年递增。根据建筑布局和照明场所合理布置光源、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类型是降损节能的有效方法。如1只20W电子节能灯的光通量相当于1只100W白炽灯的光通量。推广高效节能电光源,以电子镇流器取代电感镇流器;电子调光器、延时开关、光控开关、声控开关、感应式开关取代跷板式开关应用于公共场所,将大幅降低照明能耗和线损。
3.4配电系统降损节能的管理措施
配电系统降损节能操作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a.指标管理。指标是配网线损计算的重要依据,该指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需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线损理论确定指标,及时将该指标下发给基层部门,并定期考核评估。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制定调动员工热情的指标,例如电容率可用率或节能活动情况等。b.加强预警系统管理。配网线损时时刻刻都在浮动变化,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线损变化趋势制定上下限,一旦实际线损超过设定限度就会发出警示,提醒工作人员尽快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人员应借助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提高预警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制定预防控制方案,避免出现线损超限的问题。c.强化谐波管理。现代社会的电器种类逐渐增多,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与也造成了严重的谐波污染,谐波的存在会使配网在运行中产生大量热能,进而产生了电能损失。电力企业应对谐波污染进行监控,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d.做好计量管理工作。准确有效的计量工作能为线损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工作人员可根据计量数据分析配网线损情况。电力企业应安排专业人员定时校验与维护电度表,并用先进的电子电度表取代传统设备,为线损分析提供有效助力。
结语
近年来,电力行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降低配电网络运行中的电能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电力企业应明确线损产生原因与危害,从源头上寻找降低电能损耗的措施。针对配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线损,可通过合理选择变压器、提高线损计算准确度、重视无功补偿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措施降损节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勇.合理规划配网促进降损节能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6(5):139.
[2]谢智欣.电力配电网损耗分析及降损节能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0,31.
[3]高宝宝.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降损节能技术对策[J].通讯世界,2015(1):168-169.
论文作者:李艳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线损论文; 电压论文; 功率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负荷论文; 谐波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