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结构调整与全球产业重组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走出去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一、两年,“走出去”的问题受到国内各个方面较多的关注。对于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主要着眼于带动出口、占领海外市场、转移过剩能力、开发海外自然资源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长期增长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必须看到,在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之外,全球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较大范围内的重组,这种趋势也将对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这种被动的、适应性的“走出去”,对我们来说,其影响并不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对这种趋势,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理解,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否则,有可能出现重大的战略性失误。
一、国内结构调整与“走出去”战略
(一)主动“走出去”的目的
为了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的“走出去”,是一种主动性的“走出去”。
1、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按人均计算,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不少资源需要长期大量进口。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对自然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不仅有大量着眼于当前利润的跨国投资行为,还有许多不谋近利而求战略性拥有的跨国投资行为。我们必须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争夺战有清醒、足够的认识,才能从战略高度谋划我们的投资行为,“走出去”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
2、带动出口。我国有一些行业,近几年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形成了大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国内生产能力总量大大超过需求,相当比例的设备闲置。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海外投资,既可以解决国内生产能力闲置问题,又能带动零部件出口,是解决一些行业设备大量闲置的重要途径。
3、贴近市场。机电产品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缺陷,是生产不能贴近市场,不能及时按用户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某些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而打折扣。“走出去”在当地设厂生产,能够使低成本的优势和贴近市场的优势叠加,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4、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引进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这种方式中,引资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走出去”,则是我们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另一种方式,采取这种方式能掌握主动权,改变我们只是被动参与的局面,从而力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益处。
(二)主动“走出去”的企业类型
对于符合下述条件的企业,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它们从事海外投资活动。
1、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基本前提。不能想象,在国内市场上尚不能与其他企业相竞争的企业,能够“走出去”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2、产品在东道国市场上有竞争力。按照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企业国际化应该是一个渐进性发展过程,遵循的过程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部—海外投资生产。也就是说,国际化的起端从出口开始,等到产品在出口市场上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再转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在当地生产和销售,即所谓的“先有市场后有工厂”。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较大,有些企业的产品已经成为出口市场的著名品牌,这些企业到海外投资,有比较确定的市场,营销费用较低。
3、企业改革比较到位。企业改革是保证海外投资项目成功的体制前提。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转机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才会有长期不懈的“走出去”的内在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对于那些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松懈、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企业缺乏内在发展动力的企业来说,进行海外投资,很有可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的新渠道。
4、企业要有切实可行的投资战略。“走出去”的企业需要事先制定周密的投资战略。要找准定位,特别要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准备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在国内可能是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当然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但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有新的特点,只靠企业原有的优势和经验远远不够,必须将“走出去”视为竞争的新起点。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海外投资市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南亚、东欧及拉美地区,我国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地区有竞争优势,然而这些地区有不少的国家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作好调查研究,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要注意吸收其他跨国公司的有益经验。
二、全球产业重组对我国“走出去”行为的影响
在按照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有利于我国结构调整和扩大开放的“走出去”战略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全球产业重组的大背景必然会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产生影响。在有些方面,其影响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对我们实施既定的结构调整目标,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抵消作用。
(一)全球产业重组的新动态
1、企业内分工成为全球产业分工的主导形态。生产全球化有三种基本形态:一是产业间全球分工:各个国家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拥有不同特点的产业。例如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拥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产业内全球分工:各个国家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同一产业内不同档次的产品或零部件。例如将核心技术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工序放在发达国家制造,将技术含量较低的零部件和加工、组装程序放在发展中国家。三是企业内全球分工:同一个跨国公司,将其最终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工序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决定不同国家生产零部件和加工工序时,同样要遵循产业内分工所依据的原则。
产业内全球分工与企业内全球分工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产业内分工时,分散在不同国家的企业是通过市场关系相联结的,而在企业内分工时,分散在不同国家的企业是通过企业内部方式相联结的。最近几年,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全球分工的态势不断加强。也就是说,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分散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生产,正在成为企业内部的分工状态。
2、全球型企业正在取代多国型企业。跨国投资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多国型跨国投资,另一种是全球型跨国投资。
多国型跨国投资。多国型跨国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投资,但是它们在各个国家的企业自成体系,在不同国家的投资企业之间,并没有战略性的关联性。这种类型跨国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入东道国国内市场,“在当地生产,在当地销售”。多国型跨国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当地市场销售比例高,二是国产化程度高。
全球型跨国投资。全球型跨国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投资,但在各个国家的投资并不是自成体系,而是具有战略性的关联性。最近几年,随着各国关税水平的降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型跨国投资。这种类型跨国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寻求更低成本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全球型跨国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也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出口比例高,二是国产化比例低。加工贸易是全球性跨国投资企业的典型行为。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生产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一个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可以用跨国程度指数衡量。跨国程度指数是一个企业国外资产与总资产、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和国外雇员与总雇员三个比率的均值。1998年,最大的100家制造业跨国公司中,平均跨国指数为54%。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程度明显高得多,按国际标准统计分类,电子与电气设备行业和制药行业是两个最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1998年,这两个行业中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程度指数约为65%,高出全部制造业54%的平均水平。较高的全球化程度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各种要素跨国流动量的巨大。
4、生产全球化正在向科技全球化延伸。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科技全球化正在继生产全球化之后,成为一个迅速发展、意义重大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第一,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成为跨国界多家企业技术的集合;第二,出现了以研发成果为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即研发活动也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成为全球分工链条上的一环。在科技全球化趋势下,技术系统不受国界的影响,全球分工模式正在形成。
对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来说,科技全球化的影响极其重要。技术可以视为一种普通的投入品,技术市场愈来愈类似于一般的产品市场,一个企业的技术是自己研发还是外购,是一种商业性决策,要看如何更有利于企业短期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的发展潜力。
(二)全球产业重组对我国“走出去”行为的影响
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全球产业重组的过程之中。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分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分工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的大小又取决于市场交易的成本。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因此,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对其业务进行重组。这种趋势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1、部分企业转向全球采购。我国正在形成一批在全球同行业中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全球性公司”,是不少大企业追求的目标。所谓“全球性公司”,就是着眼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关系,在这个目标之下,为了追求最低的采购成本、最好的融资与交货条件、最专业化的生产技术等全球化的益处,全球范围内的采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最近两、三年,我国已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全球销售、全球生产的同时,开始转向全球采购。从企业的角度看,这种选择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否则,不可能与同样强大甚至更强大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但是,这使国内的配套产业不能不面临着重新调整的压力。
2、跨国公司重整在中国的业务。以往在我国投资的大型跨国公司,多数属于多国型的跨国投资。这种类型跨国投资来我国的目的,主要是看中了我国的国内市场,“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是许多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明确口号。据我们的调研,这种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产品的国产化比例高,多数跨国公司都有明确地国内配套规划,有些企业的国内配套率高达80%以上,也就是说,不仅最终产品,而且多数零部件都在中国制造。第二,产品型号比较齐全,中国市场上所需的各种型号、规格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些跨国公司正在重组其中国业务,将中国业务置于其全球化分工体系中去考虑。具体表现是,跨国公司一方面扩大部分在中国确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使中国成为这部分产品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生产基地;同时,停止另外一部分在中国生产优势不突出的产品,将其移到海外更有竞争力的全球性生产基地,中国国内对这部分产品的需求,通过进口来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3、研发资金流向海外。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取决于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能否迅速成长,例如微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光机电一体化工业等。发展这些产业,需要先进的技术、技能和管理方法。我们以往较多采取引进方式获取技术,但引进的技术有时不完全适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需求,企业对技术的发展没有主动权。而在国内自主开发,又存在缺乏科技资源特别是技术开发人才的问题。最近两年,国内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开始以寻求研发能力为目的,“走出去”到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技术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这无疑对国内企业提高竞争力有积极作用。然而与此同时,会导致产生“国内研发资金很有限,但同时有大量研发资金流向研发人才集中的发达国家”这样一种现象。
4、外购技术将在技术来源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研发可以分离。未来10到20年的时间内,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中档组装加工型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国际间存在着比较成熟的技术市场,即有多家卖家、相互竞争的市场。在这个背景下,对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来说,外购技术在许多案例中成为比自行研发风险低、收益快的技术来源。即使是有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也需要在“自制”与“外购”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是收益率。近两年的趋势表明,许多大企业更加重视外购技术。如我国首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出口欧洲的高档摩托车,是由南京金城集团请欧洲著名的设计公司开发的,金城集团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最近两年我国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是安徽奇瑞车和沈阳金杯的中华车,前者请台湾公司设计,后者请意大利设计公司设计,我国的企业都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三)战略对策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受全球产业重组趋势影响的“走出去”行为,并不完全符合国内对“走出去”战略的规划和期望。可以预计,随着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增加,又会出现新的争论:“在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研发资金严重不足之时,为什么要大量‘走出去’采购和‘走出去’研发”。
我们需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引导全球产业重组背景下的“走出去”趋势,使其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充分认识两种类型的“走出去”都有其必然性。全球生产体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多面体,包括全球采购、全球销售、全球生产、全球融资和全球研发等许多方面。要成为全球公司,就必须具备全面的全球化能力,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如果只采取前一种类型的“走出去”,而不是包括第二种类型在内的全面的“走出去”,就只能得到全球化的部分优势而不是全部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打折扣。例如,家用电器企业如果只在东道国生产,而不在东道国研发,就只能得到“生产贴近市场”的优势,而不能得到“设计贴近市场”和“利用全球最优秀的设计人员”的优势。
2、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其全球生产基地建在我国,并尽快成为跨国公司全球重要的研发基地。在跨国公司重组其全球生产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使跨国公司尽可能多地将其生产基地重组在我国,而不是转移到其他国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为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在新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新含义,制定得力措施,使我国在一些确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领域,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基地。近两年,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的势头发展较快,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具备条件,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目前存在的主要体制和政策障碍有:第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这使许多跨国公司对于将重要的研发工作放在中国不放心。第二,我国多数研发项目和研发资金对外资研发中心不开放,外商投资的研发型企业,无法为国内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研发服务。
3、尽快提高国内服务业的效率,使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更具有竞争力。今后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如果国内零部件生产和供应体系没有竞争力,国内外企业更多地转向全球采购将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影响我国零部件生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服务业的低效率。9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组装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只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不足1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85%以上。因此,即使我们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在流通领域中缺乏效率,缺乏有竞争力的信息提供、交货保证、付款条件、售后服务等服务能力,其竞争力也必然要大打折扣。目前我国一部分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最薄弱的环节并不在生产过程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包括低成本全球融资能力、国际市场上营销能力、风险回避能力、得到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法律、咨询服务的能力等。因此,加快对内对外开放,迅速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水平,是提高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4、明确生产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与技术政策。在全球化不断扩展的条件下,全球技术与产业竞争也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即使在发达国家,政府也对其战略性领域的关键技术给予各种方式的扶持。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少数关键战略性领域,仍然需要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形成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核心技术。特别是一些代表技术发展方向、市场潜力巨大、对多个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外商又不愿在我国进行投资的前沿技术领域,以及一些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行业和领域,如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空间技术,国防工业技术等,从来都不是完全竞争的技术领域。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的技术能力,事关我国国家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需要科技界、产业界和政府共同努力,尽快制定明确、有效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