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些年,由于我国的整体国民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一直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因此而迅猛发展且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起步比较晚,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管理方面经验相对不足,而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工艺水准要求的则越来越高。所以,就我国的建筑业而言,还需进一步的提升质量监管水平与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管控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中,施工管理是对施工当中的各个方面。要按照施工当中详细的情况来确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使用合理的工程管理方式对施工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准,提供给工程建设更加可靠的依据。另外,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科学的进行分配,保证投入的施工成本最小,获得最好的施工效果,将施工周期缩短,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科学对施工工程进行管理,有效的将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使用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预见管理成果,及时将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发现,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从最大限度上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施工建筑单位获得更大的收益,促使竞争力提升。
2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虽然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体制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进步,但是一些企业依然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例如: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或者企业对管理体制的实行不够严谨:企业大量缩减管理人员的数量,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无法顾及全局: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过分轻视,没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任务。
2.2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只将企业的经营成果归结在施工技术上,一味地督促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没有认清抓好管理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方法。
2.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地更换老旧的设施,并且很少为职工提供防护用具,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同时,企业缺乏对职工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使得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够了解,安全意识较差,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2.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企业中,高素质的综合性管理人才稀缺,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都是由基层人员发展起来的,这就导致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而高素质的人才虽然具有那些管理人员所不具备的丰富理论知识,但是实际经验不足,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生疏。
3加强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策略
3.1加强工程各部门间的协调
通常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采取工程分包的施工措施,在此情况下工程各部门就必须要做好工程各阶段工作的有效衔接,施工中工程各方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和各项权责,同时要协调好相关的材料采购、人员分配、工程交叉、技术对接等工作。除此之外要构建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使各项分包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合理分解工程,实现整体工程的协调统一,使施工程序变得简明有序[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建合理的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质量监管体系,来对管理工作以及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质量监管体系必须渗透到工程管理以及施工工程的各个环节,从建筑前期准备工作到工程实施再到最后的收尾工程,监管措施以及监管力度都要实施到位,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有效的实施。如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对其工程相关的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消耗、施工质量保证以及责任分配履行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跟进和核查,对存在的工程漏洞以及不合理施工程序及时加以调控,从而保证管理措施有效执行,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3.3优化成本控制
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市场的利润份额以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开展建筑工程也不例外,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取得长远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企业要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目标,就必须牢记成本控制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去,同时建立起一定的成本管控体系,采取相应的核算监督方法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工程实施单位的成本加以监督核算,再进行相应的成本分析,合理管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除此之外,要做好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间的协调统一,避免过度控制成本而忽略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始终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
3.4对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按照制度进行,因此,需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分包现象经常见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因此,需要将施工环节和施工各个部门工作进行调配。同时,将施工范围和责任进行明确,将施工当中的责任和权力进行统一,细化施工责任,从而将责任制落实,方便在出现安全事故的过程中将负责人员快速定位。另外,分包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分包细碎,避免阻碍工作调配。同时,加强对施工工序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人为失误次数尽量降低,保证工程施工品质。
3.5加强进度控制
一般来说,在项目的准备阶段,要编制工程进度,编制之前要制定对应的行之有效的高效率的进度计划方案。特别是在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当中,需要将对应的前瞻性、预见性融入进去,确保计划和改变之后的实现条件相符合。一方面,充分了解图纸的基础上,严格根据有关合同标准完善工程进度计划。为了将安装和土建两者配合性进一步的完善,需要聘请有关的专业的安装工作者参加到实际的编制计划进度工作当中。根据进度计划对机械装置、具体人数、材料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实际的工程进度相吻合,按照每一个阶段的进度计划来进行对应的编制工作。另外,要保证总工程师进度目标,同时要做好分阶段的控制工作,保证在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确定月计划和周计划,环环相扣。
3.6创新施工技术
要想顺利开展一项建筑的施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施工技术,一项良好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跟工期的进度。就这方面来说,施工方要吸引和纳入更多具有高技术的人才,创建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尽可能的通过信息工具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全方位的掌控好工程整体发展的趋势,以便企业可以及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创新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企业还要增强应用信息化设备跟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工作,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检测的质量跟效率,并把质量标准跟监测出来的数据进行比较,加快质量监控顺利开展的步伐。
总之,国家发展不能够离开建筑,建筑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建筑发展不能够离开质量,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当中,不论从管理制度、进度控制、还是质量监督方面,要从一定程度上将施工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虽然在工程管理、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当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结比较良好的管理对策,可以将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促使我国建筑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175.
[2]信义.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51-152.
论文作者:杨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