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分配与财政宏观调控_国内宏观论文

资金分配与财政宏观调控_国内宏观论文

资金配置与财政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财政论文,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财政在资金配置与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

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财政政策和财政职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确认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以便对症下药。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18年来的实践和走过的历程,借鉴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财政在资金配置与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经济结构,支持基础产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

市场是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在许多方面,市场机制会失灵和失效,必须有政府干预和介入,尤其是在经济起飞或高速增长时期。其根本原因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正在或将要发生剧烈变化,需要政府介入,投资于农业及基础性工业建设,以便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这些产业都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的特征,企业无力或不愿介入这些活动,突破这一投资瓶颈的唯一有效出路是政府的大规模介入。

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财政在自身建设得到发展的同时,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促进改革开放,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家从1979年起连续几年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国家又先后多次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另外,国家从1978~1994年对乡镇企业实行了长达16年之久的税收优惠,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转移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从1985年起,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实行了一系列减税让利政策,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如“六五”期间两步利改税给企业减税让利,“七五”期间企业普遍实行经营承包制,1994年新的财税体制改革后企业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据测算,仅1993年实施《两则》就给企业卸下潜亏挂帐等历史包袱2000多亿元,并使企业每年增加自主财力800多亿元。另外,国家财政实施了一系列进口减免税和出口退税政策,并对外资企业实行多种税收减免,为吸引外资,促进外贸事业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2.改善居民生活,公平社会财富分配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多次大规模地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发放物价补贴等。仅“八五”时期,国家财政用于增加工资的支出达1363亿元,价格补贴1674亿元。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已经基本实现了生活的小康,农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较大改善。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人口总量的10%左右。最近两年,各地政府还都相继制订和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后,政府打破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分配政策,鼓励并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对分配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开始扩大。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从1985年的1.72∶1上升到1995年的2.47∶1。当亿万富翁出现在中国大地时,全国尚有8000多万人处于贫困状态。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机会的多元化,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和隐性化特征。这些收入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厂长和经理的企业承包收入、个体私营企业主收入、演员收入、中介费收入、股票期货交易收入、来自国外的汇款捐赠收入、制度外福利收入、外资企业中方高级雇员收入、企业营销人员收入等等。在居民收入总量中,各种隐性和灰色收入呈现出上升态势。城镇居民新增工资占新增储蓄贷款的比重,1985年高达76%,1989年则降低为27.4%,1995年再降为21.42%。这就是说,通过国家的工资分配政策来调整居民收入差距的效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要调整分配格局必须采取其他的经济手段,即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国于80年代中期相继出台了个人所得税法、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3年对上述法律进行了合并和修订,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完善了个人所得税税制,加强了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调节了部分过高的个人收入,为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3.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与货币政策是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政府通过灵活应用上述政策来控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增加社会就业,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于1986~1987年和1993~1995年先后出现了两次经济过热和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压缩经济过热,实施宏观紧缩,控制社会供给总量,国家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在计划和金融等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下,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促进地区间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地区间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财政也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在促进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加快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1)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8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先后开放了许多内陆城市和边疆地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并对这些地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发展地方经济,吸引外资,带动内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实施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实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各国协调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广大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明显下降,为了重点缓解民族地区和困难地区财政收支矛盾,用相对规范的办法对贫困地区提供财政补助。根据分税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于1996年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案,并在1996年4月份处理1995年地方决算问题时实施,受到了地方的欢迎。

(3)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涉及全国16个省市,但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几年来国家财政共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发展了地方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愈来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1987年开始,我国对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在财政部和有关部委的努力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制定了失业保险改革的初步方案,确立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截至1995年末,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达34.61亿元,参加保险的职工8271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43.27亿元,涉及职工8993万人;另外,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也超过5000万人。

二、当前我国资金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18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资源配置机制的重大变化,社会分配格局严重错位,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处于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不良状态。

1.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弱化

1978~1995年,我国财政收入由1132.26亿元增加到6242.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0.6%。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所得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下降到十分天下才有一的被动格局。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5年的10.8%,平均每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结果是政府的支出结构僵化,缺乏回旋余地,制约了国家财政对农业及基础产业的投资,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瓶颈。收支矛盾日趋突出,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央财政极度困难。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由80年代初期的几个百分点上升到1995年的52.3%,目前其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是靠债务来支撑的。与此同时,非财政部门越位参与国民收入分配,预算外资金急剧膨胀,各种乱收费屡禁不止,扰乱了正常的分配秩序。1995年预算外资金规模估计为3000亿元左右。

2.居民可支配收入急剧上升,成为社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储

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伴随着国家所得的下降,个人所得比重急剧增长,成为国民财富分配的绝对主体。在GDP最终分配结构中,个人所得所占的份额从1978年的51.2%上升到1995年的69%。多年来,由于住房、股票、期货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即储蓄便成为居民投资的首选最佳方式。因此,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储蓄替代了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至1996年7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6048.67亿元。在国家信贷资金来源中,居民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8.3%增加到1995的40.6%。

3.国有企业资金紧缺,债务负担沉重

社会投资机制的变化,国家投入的不断减少,使国有企业自有资本比重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靠银行贷款维持正常运转。沉重的利息支出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许多企业处于亏损和潜亏状态。1995年国有企业利息支出高达868.8亿元,相当于企业利润总额的128%。

4.国有商业银行处境困难

面对国有企业不断增长的亏损、失业、大量呆帐和死帐以及三角债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不得不给予全力支持,因此严重影响了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资金的周转。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高达21%左右,其中,坏帐占1.2%。

多年来,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滞后,尤其是企业运行的预算软约束问题长期没能得到解决,企业将国家财政给予的这些减税让利好处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大量地转到了个人手中。地区间、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化态势,而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加强,使既定的发展战略化为泡影。出现了企业困难——国家财政减税让利(财政困难)——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存款增长——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居民储蓄——企业困难……的不良循环,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处于高成本、低效益的状态。

三、振兴国家财政,强化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振兴国家财政,强化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是“九五”时期乃至今后15年内财政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培养和壮大国家财源

国家财政要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来积极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约束和会计监督机制,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财政要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2.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税收体制改革

在流转税方面,要适当扩大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合理调整关税税率结构,逐步把进口关税总体税负降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所得税方面,要尽快取消各种区域性税率;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建立起能够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综合与个别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调节社会分配不公。另外,要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合理开征新税,将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税收。

3.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首先,要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其次,在实行过渡性转移支付方案的基础上,争取在下个世纪初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全国地区间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整顿分配秩序

199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了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今后管理的主要任务。总的来说,我们要严格执行预算法,严禁将预算内资金转为预算外;严格按照中央与省级两级政府审批的规定,严禁乱收费;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1996年起将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市话初装基金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纳入预算管理。

5.健全国家财政职能

按照政府预算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逐步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并积极推进住房、土地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一是在我国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建立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内的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扩大到所有就业者。三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集中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管理混乱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金的作用。

6.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支出管理

“九五”时期,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改革支出管理办法,合理控制财政支出总量,逐步压缩财政赤字。与此同时,财政要优先保障农业、教育和科技等重点事业的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标签:;  ;  ;  ;  ;  ;  ;  ;  ;  

资金分配与财政宏观调控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