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阳峰[1](2021)在《竹类植物育种技术研究回顾与评述》文中研究说明对竹类植物的育种目标进行了综述,提出育种目标确定以后,要根据竹类生长特性确定适宜的育种方法和途径,搜集和保存相关竹类种质资源,选择有性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辐射育种等适宜的育种技术,以便尽可能地缩短育种进程。
徐鹏飞[2](2019)在《毛竹和雷竹种间杂交、鉴定及其早期生长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对新物种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竹子的杂交育种进程缓慢,己选育出了一些优良丛生竹种间杂交新品种,而散生竹种尚未见报道。利用新近开花的、且具有优良的生长性状与笋材用等特点的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与雷竹(P.violascens)为材料,开展种间杂交,旨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也为散生竹种间的杂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突破竹产业中新品种缺乏的瓶颈。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雷竹为父本,毛竹为母本,进行田间杂交育种。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地区挖取半开花雷竹去鞭,以埋鞭繁殖的方式培育得出小型开花雷竹,解决了亲本花期不遇以及地理隔离的问题。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挑选生存环境良好、处于盛花期的开花毛竹作为母本,通过人工去雄、授粉等流程进行田间杂交。通过枝叶喷洒和竹腔注射等方式实现水肥管理来防病虫促结实,以提高杂交种粒的获得率。三年期间(2017-2019),共授粉2650朵小花,获得种粒473颗,平均受孕结实率达17.18%;并且2017-2018年共获得疑似杂交苗48棵(2019年10月统计)。2.田间杂交获得的疑似杂交种粒的平均长度、直径、千粒重、发芽率与出苗率显着小于毛竹的自交种粒(P<0.01)。与对照组自交种相比,2017年获得的疑似杂交苗植株,其一年生植株平均叶长、叶宽、株高数值略低,差异不显着(P>0.05);二年生植株幼笋地径和成竹数则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发笋总量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笋高与竹笋生长趋势则无显着差异(P>0.05);同时,疑似杂交种整体出笋较早,有部分笋箨片出现了父本雷竹相似的皱褶现象。2018年所获得的疑似杂交株系与对照组自交种相比,其一年生平均叶长、叶宽、分蘖与株高,各指标数值略低,差异不显着(P>0.05)。总之,疑似杂交苗与对照组相比,一年生疑似杂交种的各生长表型指标大部分差异不显着,该现象可能是因为散生竹类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培养年限较短导致的,二年生疑似杂交种的生长优异性开始慢慢体现出来。3.经过初步筛选,筛选出编号为a2、a3、a6、a7、a9、a11、a12这7株具有优势种质资源挖掘潜力的栽培株。编号a2、a6、a9、a11这四个疑似杂交种快速繁殖的优势极其显着,该系列疑似杂交种植株的分蘖、发笋总量与成竹数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自交种增益优势高达40%-200%;编号a7这株杂交种在生长量方面优势较大,该杂交种在生长量方面挖掘潜力较大,该植株的发笋总量、成竹数与幼笋地径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自交种增益优势高达40%-120%;编号a3、a12这二个疑似杂交种在叶长、叶宽、株高等10个表型特征的大部分方面都具优势,各方面增益值在1%-181%,该系列植株在生长量与快速繁殖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种质挖掘潜力。4.从已开发的98对毛竹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15对SSR引物适用于TP-M13-SSR荧光毛细电泳检测,在剩余的引物中又筛选出12对SSR引物用于常规毛细电泳技术检测。应用TP-M13-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与常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出编号a13、a16、b2、c5、d1、d2、d4、d7的疑似杂交种,兼具有父母本特有条带,为雷竹与毛竹的杂交子代提供了分子证据。本研究首次将TP-M13-SSR荧光毛细电泳技术应用于竹类植物的辅助育种研究,后期仍需筛选引物鉴定剩余的疑似杂交种。
何安国[3](2019)在《毛竹无菌苗快繁及褐化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经济竹种,但传统繁殖方式难以实现毛竹优良无性系的快速繁育。因此,建立毛竹组培体系有利于发挥其各方面效益。目前,已有毛竹组织培养研究报道,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无菌苗获取效率低、激素诱导增殖效果不明确、组培褐化严重、生根率不稳定等。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从消毒方法、增殖技术手段、诱导生根及控制褐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优化毛竹组培体系,实现各方面效益的综合开发利用。结果如下:1.未去皮盾片作为外植体,利用有效氯浓度5.2%的次氯酸钠溶液在抽真空条件下消毒8.6min,污染率为15.5%,与去皮盾片的污染率13.5%无显着差异,较半粒种子污染率48.5%显着降低;萌发率64.5%略高于去皮盾片的萌发率59.0%,较半粒种子萌发率40.5%显着提高。2.BA、KT、TDZ均可显着提高侧芽诱导率,0.5mg/LTDZ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达100%,侧芽诱导数2.57;KT次之,BA较差;但附加0.5 mg/L BA可显着提高TDZ的侧芽诱导效果;进一步正交优化结果显示,MS+0.15mg/LTDZ+0.5 mg/LBA+0.1 mg/LNAA中增殖系数最高,尤以液体增殖培养基连续培养最佳,增殖系数达7.59。3.随继代次数增加,生根率呈下降趋势,至增殖继代3次后,生根率仅为3.33%;NAA和IBA均可提高生根率,尤以0.5 mg/L NAA效果最佳,可将增殖继代3次后的芽丛生根率提高至36.7%;在此基础上,附加2000mg/L AC,可进一步提高生根率至 66%。4.抗氧化型防褐剂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对组培褐化无显着改善作用,但吸附型防褐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活性炭(AC)具有较好的防褐效果,尤以1000 mg/L AC最佳。继代第1、2周期,1000 mg/LAC处理组的总酚含量分别为155μg/g、129 μ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2.14μg/g、6.24μg/g,原儿茶酸含量分别为28.23μg/g、7.97μg/g,绿原酸含量分别为 103.69μg/g 和 36.12μg/g,PPO 活性显着低于CK,CAT和POD活性均显着高于CK。继代第3周期,添加1000 mg/L AC褐化指数显着低于其它处理,控制在第1周期CK的水平。到继代第4周期后,1000 mg/LAC较CK依然有较好的缓解褐化作用。结果表明,以未去皮盾片为外植体,次氯酸钠为消毒剂,可有效提高无菌芽获取效率;明确了 BA、TDZ和NAA组合可显着提高增殖效果;生根受继代次数影响,NAA诱导生根效果最佳,附加AC可进一步促进生根。附加1000 m/L AC可延缓褐化发生并减缓褐化程度。
刘俊[4](2019)在《毛竹Dof转录因子响应非生物胁迫及影响开花启动的研究》文中认为毛竹(Phyllostrachys edulis)是竹类植物中分布面积最大,用处最广,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笋材两用竹种。毛竹是单稔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具有开花周期长,花期不确定的特点,开花后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为止,毛竹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干旱和光周期协同作用对毛竹开花机理的研究尚未报道,因此开展毛竹开花启动调控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意义。本研究以毛竹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以生物信息学为切入点,从全基因组层面对毛竹Dof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筛选出毛竹非生物胁迫和开花启动关键的Dofs基因,进行功能验证,鉴定并分离Phe Dofs下游调控因子和互作蛋白,初步探索干旱和光周期调控毛竹开花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毛竹Phe Dof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通过2018版毛竹基因组数据,对Dof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分析,共鉴定到65条Phe Dofs转录因子,与2013版毛竹基因组相比,鉴定出39条新的Phe Dofs转录因子。65个Phe Dofs分为4个亚家族,均含有保守的zf-dof结构域;进一步对基因结构、蛋白质基序和分离时间进行了全面分析。组织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Phe Dofs在毛竹开花叶片、花芽和花发育的早期阶段表达量较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光周期处理条件下,Phe Dofs基因呈现显着的昼夜振荡表达模式,大部分Phe Dofs在光照起始阶段表达丰度达到峰值,黄昏时转录水平降为最低。干旱和低温诱导大部分Phe Dofs基因上调表达,200 m M Na Cl处理后下调表达。表明Phe Dofs参与毛竹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具有功能多样性。2.毛竹Phe Dof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功能初步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毛竹中分离得到6个含有保守结构域的Phe Dofs基因(Phe Dof1、Phe Dof2、Phe Dof4-1、Phe Dof12-1、Phe Dof12-2、Phe Dof26),结构分析表明,Phe Dof1含有一个外显子,其余5个基因均含有两个外显子,一个内含子。亚细胞定位显示,6个Phe Dofs基因均定位在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活性;Phe Dofs参与ABA和GA3胁迫响应。3.转毛竹Phe Dofs基因拟南芥的非生物胁迫功能研究GUS染色结果显示,Phe Dof4-1在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部和下胚轴中表达,Phe Dof12-1在转基因植株的根部、下胚轴、叶片维管束、雄蕊和花瓣中表达。干旱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超表达Phe Dof12-1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间早、生长速度快、根系较长,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干旱胁迫耐受性;在150 m M Na Cl培养条件下,超表达Phe Dof26和RNAi干扰后转基因拟南芥盐胁迫耐受性增强,反义表达Phe Dof26降低转基因植株盐胁迫耐受性。超表达Phe Dof4-1导致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萌发率低,生长缓慢,幼苗黄化,胁迫相关基因CBF2、CBF3、COR15A、KIN1、RD22、DREB2A、ERD10、ZAT12下调表达,降低转基因拟南芥干旱胁迫耐受性;反义表达Phe Dof4-1诱导胁迫相关基因上调表达,提高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耐受性。通过酵母双杂交文库,初步筛选到抗性相关蛋白Phee IF5A可以与Phe Dof4-1发生蛋白互作。4.转毛竹Phe Dofs基因拟南芥的开花启动功能研究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Phe Dof12-1在毛竹花发育的花芽形成期,未开花叶片和苞片中高量表达;超表达Phe Dof12-1导致转基因植株开花提前,开花诱导因子FT、SOC1、AGL24上调表达,开花抑制因子FLC、FVP下调表达,表明Phe Dof12-1是开花促进因子。超表达Phe Dof4-1和Phe Dof26延长转基因拟南芥开花时间,起负调控作用;Phe Dof26 RNAi干扰植株开花时间明显提前,开花诱导基因上调表达。Phe Dof26不仅参与转基因拟南芥开花调控,而且影响转基因植株叶片衰老,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RNAi干扰植株叶片黄化,莲座叶干枯,提前衰老,超表达Phe Dof26转基因植株叶片翠绿,延迟衰老。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初步鉴定Phe Dofs转录因子间的调控关系,Phe Dof1可以与Phe Dof12-2启动子结合;Phe Dof1、Phe Dof12-2、Phe Dof26可以与Phe Dof4-1的启动子结合;Phe Dof1与Phe Dof26发生蛋白互作。Phe Dofs可以调控下游基因Phe COL4、Phe COL3和Phe FD的转录,推测Phe Dofs可能通过调节Phe COLs及Phe FD基因的表达调控毛竹开花。5.Phe Dofs调控毛竹开花通路初步鉴定At CDFs与CO和FT启动子结合,是转录抑制因子。酵母单杂交结果显示,Phe Dofs可以与Phe COLs和Phe FD启动子结合,推测Dof对CO和FT的调控作用在毛竹是保守的,因此对Phe COL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挖掘。筛选出14条Phe COLs基因,大部分Phe COLs在毛竹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具有显着的昼夜振荡表达模式,参与光周期响应。本研究从毛竹中分离得到拟南芥CO和FT同源基因Phe COL14和Phe FT,Phe COL14定位细胞膜上,不具有转录活性,Phe FT双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具有转录活性。酵母单杂交结果显示,Phe COL14和Phe FT分别与Phe COL3和Phe FD启动子结合。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Phe Dof12-1和Phe Dof4-1分别与Phe COL14和Phe FT发生蛋白互作,推测Phe Dofs可能通过调节Phe COLs和Phe FD基因的表达调控毛竹开花,本研究初步揭示Dof、CO和FT相互作用调控毛竹开花的可能网络途径。综上所述,本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毛竹Dof转录因子调控非生物胁迫响应和开花启动的功能。研究发现:6个关键Phe Dofs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和光周期开花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he Dof12-1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干旱胁迫耐受性,同时诱导转基因拟南芥提前开花,起正调控作用;Phe Dof4-1和Phe Dof26延长拟南芥的开花时间,起负调控作用;Phe Dof4-1可以与抗性相关蛋白Phee IF5A和开花诱导因子Phe FT互作,Dof转录因子之间可以相互调控,同时调控CO和FD的转录。本研究结果为毛竹抗性育种和开花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徐浩[5](2019)在《毛竹CCR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PeCCR1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子是我国最具价值的森林资源之一,在保障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中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最具优势的竹种,其材性优良,对缓解木材供给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木质素是竹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对竹材的材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竹子木质素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价值。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是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碳流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毛竹为材料,对其中CCR家族基因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并着重对PeCCR1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竹CCR家族基因成员全基因组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毛竹基因组数据库(Bamboo GDB)中获得14条CCR基因候选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有10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完整的保守结构域,依次命名为PeCCR1~PeCCR10。PeCCRs的内含子数量、长度和所处位置均存在较大差异,如PeCCR2有5个内含子,而PeCCR5没有内含子;内含子最长的为4090 bp,最短的仅为89 bp。PeCCR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范围为136~391 aa,推测分子量在14.97~43.05 k Da之间,理论等电点介于5.60~8.31之间。PeCCRs的氨基酸序列在N-端和C-端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二级、三级结构进一步表明了其差异,但中部序列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都含有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蛋白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和催化位点,表明其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2.PeCCRs的表达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PeCCRs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明显,如PeCCR3在根和叶中没有检测到表达,PeCCR9在20 cm笋中的表达是所有PeCCRs最高的,而PeCCR5在50 cm笋中则是所有检测到PeCCRs中最低的。由此表明,PeCCRs基因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实时定量PCR对2个基因(PeCCR1和PeCCR5)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PeCCR1和PeCCR5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PeCCR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PeCCR1,且PeCCR1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而PeCCR5在茎中的最高,表达的差异说明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随着笋高度的增加,2个基因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均在6.7 m时表达量达到最高,而且PeCCR5上升幅度明显高于PeCCR1,说明它们在笋的木质化过程中发挥类似的作用。3.PeCCR1基因功能分析根据PeCCR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PeCCR1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026 bp)序列。构建PeCCR1的植物超表达载体,使用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抗性筛选获得了抗性株系,获得了转基因株系2个,并通过RT-PCR分析,表明PeCCR1在转基因株系中得到表达。表型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株系外部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叶片明显大于后者,前者出苔时间早于后者。通过切片组织化学染色法及乙酸-溴乙酰法测定木质素含量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茎中木质素均有所增加。由此表明,超表达PeCCR1促进了转基因株系的生长发育和木质素积累。本研究为全面了解毛竹CCR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对于揭示CCR基因通过参与木质素生物合成来影响竹子材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调控植物木质素含量。
朱志勇[6](2019)在《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龟竹(Phyllostachys edulis‘Mira’)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类珍稀奇异新品种,是我国优质的观赏植物。秆、枝、叶均具有黄色纵条纹,秆下部龟甲状,形态优美,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本研究通过对花龟竹进行表型性状调查,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再进行光合生理研究,与龟甲竹(Phyllostachys edulis‘Heterocycla’)之间的差异做比较分析,揭示花龟竹独特的表型性状和光合生理特征,旨在为其引种、繁育、对竹类同类型秆色变异机理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以进一步来定向培育或筛选应用优良的观赏竹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龟竹秆高2.3~4.5 m,胸径1.4~5 cm,地径3.4~8 cm,变异节数7~25个,叶长4~12 cm,叶宽0.6~1.6 cm,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比叶面积(SLA)分别为0.5024和215.67,生物量为0.54,株高、胸径、地径、SLA与龟甲竹相比偏小,表明当前环境下植株整体较龟甲竹偏小。通过表型调查,花龟竹竹秆具有独特龟甲花纹和黄绿条纹图案,是良好的园林观秆观叶的珍稀奇异观赏竹类。(2)叶色变异的细胞超微结构发现,龟甲竹绿色叶片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多,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含量丰富,而花龟竹叶片淡黄色区域仅部分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绿秆表皮下组织细胞中叶绿体含量多于黄秆,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黄秆表皮下组织细胞仅少量细胞含有叶绿体且无片层结构,因此秆、叶色变异与是否有发育完整的叶绿体及其数量有关。(3)花龟竹的光补偿点(LCP)为7.54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1213.25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9.19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0.354,而其CO2补偿点(Γ)、饱和胞间CO2浓度(Cisat)、光合能力(Amax)和初始羧化效率(CE)分别为79.39μmol·mol-1、2283.39μmol·mol-1、21.14μmol·m-2·s-1和0.0579;光合日变化出现“午休”现象,日变化光合速率(Pn)均值为7.42μmol·m-2·s-1,短期CO2浓度倍增对花龟竹气体交换下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日变化下的光合速率均有促进作用。花龟竹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额(Fv/Fm)为0.6671,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401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为49.79。与当地龟甲竹作对照,花龟竹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CO2倍增条件下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荧光动力学曲线、快速光曲与龟甲竹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关键性光合生理参数(Pnmax、Amax、Fv/Fm、ФPSⅡ、ETRmax等)两者之间亦无显着差异。整体表明花龟竹与龟甲竹叶片光合速率差异不显着且都一定的耐阴性和对强光的适应性,主要不同点在于花龟竹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能量耗散以非调节性能量耗散为主,而龟甲竹叶片的能量耗散以调节性能量耗散为主。
岳晋军,袁娜,彭镇华[7](2017)在《竹类植物秆型变异研究及理想秆型初步探讨》文中认为中国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通过对竹子的各种秆型变异类型进行了总结分析,寻找竹子遗传变异的一般规律,从而指导竹子选育新品种,提高选育效果,同时为竹子生长发育机制阐明、特殊基因资源克隆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选择依据。
岳晋军[8](2017)在《圣音竹秆型变化的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节间长度是竹子重要的表型性状,也是影响竹材加工和利用的关键指标,开展节间长度的遗传调控研究对于阐释竹子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其竹材加工和利用是竹产业发展的支柱,为解析其节间长度的调控特征,进而实现定向遗传改良,本研究以节间极度短缩的毛竹变型-圣音竹(Ph.edulis f.tubaeformis)为材料,以正常节间长度的毛竹为对照,开展了表型特征、解剖结构、纤维特性、碳氮代谢、内源激素、转录组测序等多个方面的差异研究,并研究了外施激素对二者表型的影响。主要获得的结论如下:1、对圣音竹和毛竹的表型性状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圣音竹的全秆高、地径、胸径、分枝角度等4个性状显着低于毛竹,但全秆总节数、最低分枝节位数、枝条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等5个性状与毛竹差异不显着。与秆型指标相关的全秆高、地径、胸径、总节数、最低分枝节位数、枝条长等6个性状之间均显着相关,分枝角度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叶片长和宽显着相关、但二者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表明分枝角度、叶片长、叶片宽相对于秆型性状是较为独立的。圣音竹节间长与节位数的回归模型是Y=3.016+0.438X-0.013X2,毛竹节间长与节位数的回归模型是Y=4.056+1.309X-0.011X2,表明随着节位数的增加,圣音竹节间长度的增加不明显,从而导致了全秆高度值较小。2、为了解圣音竹和毛竹的细胞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检测其秆材的解剖特性,利用硝酸-氯酸钾法检测其秆材的纤维特性,结果发现,圣音竹和毛竹的纤维长度和宽度存在显着差异,如圣音竹的纤维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为0.780mm,而毛竹是1.388mm,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圣音竹纤维宽度为19.404μm,毛竹只有15.026μm;因此,和毛竹相比,圣音竹在纤维特征上表现为长度更短,宽度更大,不容易弯曲扭曲。圣音竹和毛竹在纤维长度上的差异表明圣音竹节间短缩的性状在组织解剖学上是由于纤维细胞变短所致。3、为了解圣音竹和毛竹的碳氮代谢特征,以二者在节间快速伸长时期的竹笋为材料,对笋体和笋箨不同部位的碳氮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笋体的部位,圣音竹的蔗糖和果糖含量、以及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显着低于其在毛竹中的含量,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则显着高于后者,而葡萄糖含量在两者间差别不大;圣音竹的蛋白质含量、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显着低于毛竹,铵态氮含量显着大于后者,硝态氮含量在两者间相差不大。在箨的部位,多数指标差异不显着,可能是由于笋箨已先于竹笋完成生长。圣音竹和毛竹的碳氮代谢差异表明二者的生理特征并不一致。4、为了解圣音竹和毛竹在内源激素方面的差异,以二者在节间快速伸长时期的竹笋为材料,对其笋体和笋箨不同部位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圣音竹笋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赤霉素含量显着低于毛竹;圣音竹笋体中部和下部的油菜素内酯含量显着低于毛竹;圣音竹笋体上部的玉米素含量显着低于毛竹。表明圣音竹节间短缩与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玉米素含量较低密切相关。5、为了解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以二者在节间快速伸长时期的笋体和笋箨为材料开展RNA-seq研究,结果发现,7个涉及到广泛参与信号转导的AP2家族基因和1个赤霉素调节基因(GASR7)在圣音竹中表达下调,该赤霉素调节基因在节间伸长期高表达,在节间尚未伸长期低表达,节间伸长结束基本不表达,因此该基因可能参与圣音竹节间短缩的生物学调控过程。6、研究了外施激素对圣音竹和毛竹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相比,外施GA和BR均不能显着改变圣音竹的节间长度,但都可以显着增加毛竹的节间长度。推测对外源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可能与GASR7表达量降低有关。
毕毓芳,蔡函江,王安可,王玉魁[9](2016)在《竹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竹类植物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泛,而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开展竹类育种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效益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竹子开花周期比较长,不易获得种子,杂交育种难度非常大,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竹子遗传改良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竹子基因工程如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江泽慧[10](2012)在《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概述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RAPD,RFLP,AFLP,ISSR等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开花、细胞壁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抗逆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等;在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功能基因鉴定困难等不足,并明确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比较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今后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
二、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竹类植物育种技术研究回顾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竹类植物的育种目标 |
1.1 产量性状 |
1.2 品质性状 |
1.3 抗逆性状 |
1.4 笋期性状 |
1.5 观赏性状 |
2 竹类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选择育种 |
3 竹类植物的主要育种技术 |
3.1 有性杂交育种 |
3.2 竹类植物的诱变育种 |
3.2.1 辐射育种的变异方向和性质不易控制 |
3.2.2 辐射育种出现有利变异的频率低 |
3.2.3 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成熟也限制了诱变育种的应用 |
3.3 竹类植物的分子育种 |
(2)毛竹和雷竹种间杂交、鉴定及其早期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综述 |
1.1 竹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1.1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
1.1.2 杂交育种 |
1.1.3 转基因育种 |
1.1.4 诱变育种 |
1.2. 植物杂交种的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细胞遗传学鉴定 |
1.2.3 同工酶标记鉴定 |
1.2.4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3 实验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毛竹与雷竹的田间杂交 |
2.1 实验材料 |
2.1.1 亲本选择 |
2.1.2 杂交材料开花雷竹的准备 |
2.1.3 杂交材料开花毛竹的准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型开花雷竹的挖取与运输 |
2.2.2 雷竹花粉的采集 |
2.2.3 田间人工授粉杂交 |
2.2.4 田间管理 |
2.2.5 收种 |
2.2.6 种子性状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疑似杂交种粒获取情况 |
2.3.2 疑似杂交种种粒性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毛竹×雷竹杂交种早期生长特性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种子处理 |
3.1.2 育苗 |
3.1.3 性状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毛竹F1代种质的发芽率、出苗率 |
3.2.2 疑似杂交苗成活株数统计 |
3.2.3 A、B、C株系一年生叶长、叶宽、分蘖、株高比较 |
3.2.4 A、B、C株系疑似杂交种与自交种出笋时间比较 |
3.2.5 A、B、C株系疑似杂交种与自交种幼笋形态特征比较 |
3.2.6 A、B、C株系发笋总量、退笋数与成竹数比较 |
3.2.7 A、B、C株系幼笋地径与高度比较 |
3.2.8 疑似杂交种幼笋生长速度 |
3.2.9 A、B、C株系二年生叶长、叶宽统计分析 |
3.2.10 D、E株系生长指标统计分析 |
3.2.11 优株选择 |
3.2.11.1 综合得分选择依据 |
3.2.11.2 选择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毛竹X雷竹杂交子代分子证据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4.2.2 SSR引物序列选取 |
4.2.3 TP-M13-SSR技术引物合成与扩增体系 |
4.2.4 常规荧光毛细管电泳扩增体系 |
4.2.5 PCR产物的PAGE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毛竹总DNA提取 |
4.3.2 SSR引物选取 |
4.3.2.1 TP-M13-SSR技术引物筛选 |
4.3.2.2 常规毛细电泳技术引物筛选 |
4.3.3 检测结果 |
4.3.3.1 TP-M13-SSR技术检测结果 |
4.3.3.2 常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杂交亲本实验材料准备 |
5.2.2 杂交育种结实率 |
5.2.3 杂交子代早期生长性状 |
5.2.4 毛雷竹杂交种的鉴定 |
5.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毛竹无菌苗快繁及褐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组培研究进展 |
1.2 竹子组培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选择 |
1.2.2 组培增殖 |
1.2.3 诱导生根 |
1.3 毛竹组培研究进展 |
1.4 组织培养褐化及调控措施 |
1.4.1 褐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
1.4.1.1 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
1.4.1.2 PAL、PPO活性变化 |
1.4.1.3 SOD、CAT、POD活性变化 |
1.4.2 褐化控制措施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无菌苗快繁 |
2.2.1.1 外植体消毒 |
2.2.1.2 激素诱导萌发 |
2.2.1.3 激素诱导增殖 |
2.2.1.4 不同培养基培养对增殖的影响 |
2.2.1.5 节芽诱导增殖研究 |
2.2.1.6 诱导生根 |
2.2.1.7 附加AC对生根的影响 |
2.2.1.8 其它条件 |
2.2.2 防褐技术研究 |
2.2.2.1 不同防褐剂的防褐效果 |
2.2.2.2 PVP和AC防褐效果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2.3.1 PPO和PAL活性测定 |
2.3.2 总酚含量测定 |
2.3.3 单酚含量测定 |
2.3.4 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菌苗快繁 |
3.1.1 消毒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
3.1.2 不同外植体对消毒效果和芽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激素对毛竹种胚萌发的影响 |
3.1.4 激素对侧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
3.1.5 不同培养基培养对增殖的影响 |
3.1.6 节芽诱导丛芽 |
3.1.7 生长素和继代次数对生根的影响 |
3.1.8 附加AC对生根的影响 |
3.2 褐化调控技术 |
3.2.1 不同防褐剂的防褐效果 |
3.2.2 附加AC和PVP在连续继代中的防褐效果 |
3.2.3 总酚及单酚的变化 |
3.2.4 PAL、PPO活性的变化 |
3.2.5 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4.1 无菌苗快繁 |
4.2 褐化调控技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毛竹Dof转录因子响应非生物胁迫及影响开花启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等植物开花研究进展 |
1.2.1 光周期途径 |
1.2.2 春化途径 |
1.2.3 自主途径 |
1.2.4 赤霉素途径 |
1.2.5 年龄途径 |
1.3 Do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3.1 Do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1.3.2 Do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
1.4 CO-Like转录因子结构 |
1.5 CO-Like转录因子在光周期开花中的研究进展 |
1.6 FT在光周期开花中的研究进展 |
1.7 竹子开花研究进展 |
1.7.1 竹子开花原因 |
1.7.2 竹子开花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经费来源 |
1.10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毛竹Dof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毛竹PheDof转录因子的鉴定 |
2.2.2 毛竹PheDof转录因子家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2.3 基因结构及基序分析 |
2.2.4 毛竹和水稻Dof家族的进化模式和分离时间分析 |
2.2.5 毛竹PheDof基因家族表达模式分析 |
2.2.6 非生物胁迫处理 |
2.2.7 光周期处理 |
2.2.8 毛竹总RNA的提取 |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毛竹Dof基因家族鉴定及理化性质分析 |
2.3.2 毛竹Dof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
2.3.3 毛竹PheDofs基因家族基因结构与基序分析 |
2.3.4 毛竹、水稻Dof转录因子进化模式及分离时间分析 |
2.3.5 毛竹PheDof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 |
2.3.6 毛竹PheDofs基因在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7 毛竹PheDofs在不同花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8 毛竹PheDofs转录因子在光周期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9 毛竹PheDofs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毛竹Dof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功能初步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1.3 菌株和载体 |
3.2 试验方法 |
3.2.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3.2.2 毛竹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3.2.3 胶回收 |
3.2.4 热激转化 |
3.2.5 质粒的少量提取 |
3.2.6 毛竹PheDofs基因的克隆 |
3.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8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3.2.9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烟草 |
3.2.10 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亚细胞定位 |
3.2.11 转录活性载体构建 |
3.2.12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3.2.13 酵母转化 |
3.2.14 激素处理 |
3.2.15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6 反义表达载体构建 |
3.2.17 农杆菌转化 |
3.2.18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的基因的克隆 |
3.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进化分析 |
3.3.4 PheDofs亚细胞定位检测 |
3.3.5 PheDofs转录活性检测 |
3.3.6 PheDofs激素响应表达模式分析 |
3.3.7 目的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与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毛竹Dofs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功能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菌株和载体 |
4.2 试验方法 |
4.2.1 PheDof26干扰载体构建 |
4.2.2 转基因拟南芥胁迫处理 |
4.2.3 GUS染色载体构建 |
4.2.4 GUS染色 |
4.2.5 酵母质粒的提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heDof4-1 和PheDof12-1 转基因拟南芥GUS染色 |
4.3.2 PheDof12-1 转基因拟南芥干旱胁迫功能验证 |
4.3.3 PheDof26转基因拟南芥盐胁迫功能验证 |
4.3.4 PheDof4-1 转基因拟南芥检测 |
4.3.5 PheDof4-1 转基因拟南芥盐胁迫功能验证 |
4.3.6 PheDof4-1 转基因拟南芥干旱胁迫功能研究 |
4.3.7 PheDof4-1 转基因拟南芥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 |
4.3.8 酵母双杂交鉴定毛竹PheDof4-1 下游互作蛋白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毛竹PheDofs基因对拟南芥开花启动功能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5.1.1 试验材料 |
5.1.2 酶和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酵母单杂载体构建 |
5.2.2 酵母单杂交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毛竹PheDof12-1 表达模式分析 |
5.3.2 毛竹PheDof12-1 诱导拟南芥提前开花 |
5.3.3 超表达PheDof4-1 基因延迟转基因拟南芥开花 |
5.3.4 毛竹PheDof26基因对拟南芥对开花启动的影响 |
5.3.5 毛竹PheDof26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叶片衰老的影响 |
5.3.6 PheDofs转录因子间调控关系 |
5.3.7 PheDof1与PheDof26相互作用 |
5.3.8 酵母单杂交检测PheDofs下游调控基因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Dof转录因子调控毛竹开花通路初步鉴定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毛竹Phe COL转录因子家族的识别 |
6.3.2 毛竹Phe COLs基因在不同花发育中的表达模式 |
6.3.3 毛竹Phe COLs基因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表达模式 |
6.3.4 Phe COL14和Phe FT基因克隆 |
6.3.5 Phe COL14和Phe FT亚细胞定位与转录活性检测 |
6.3.6 酵母单杂交 |
6.3.7 酵母双杂交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毛竹CCR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PeCCR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背景介绍 |
1.1.2 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1.2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1.2.2 CCR基因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所用仪器 |
2.1.4 实验主要载体、菌种及培养基 |
2.1.5 实验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毛竹总RNA的提取 |
2.2.2 除去毛竹总RNA中 DNA以及反转录合成cDNA |
2.2.3 基因克隆及分析 |
2.3 毛竹CCR基因查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毛竹CCR基因序列的获得 |
2.3.2 毛竹CC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毛竹CCR基因转录组表达分析 |
2.5 毛竹CCR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2.6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转化 |
2.6.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6.2 植物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2.6.3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GV3101和验证 |
2.6.4 目的基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 |
2.6.5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验证 |
2.6.6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功能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毛竹CCR基因的查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1 毛竹CCR基因序列的获得 |
3.1.2 PeCCRs基因鉴定与分析 |
3.1.3 PeCCRs理化性质与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3.1.4 PeCCRs保守结构域的鉴定和分析 |
3.1.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3.1.6 PeCCRs蛋白二级、三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
3.2 PeCCRs表达分析 |
3.2.1 PeCCRs转录组数据表达模式分析 |
3.2.2 PeCCR1和PeCCR5 组织特异性表达 |
3.3 RNA提取和基因克隆 |
3.3.1 RNA提取 |
3.3.2 PeCCR1基因克隆 |
3.4 基因异位表达及功能分析 |
3.4.1 PeCCR1基因超表达植物载体的构建 |
3.4.2 PeCCR1 超表达植物载体的转化及菌液PCR验证 |
3.4.3 反义PeCCR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菌液PCR验证 |
3.4.4 PeCCR1基因抗性株系的获得 |
3.4.5 转基因株系的检测与表型初步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龟竹表型调查 |
2.1 调查地概况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2.1 种质性状 |
2.2.2 生物量的测定 |
2.2.3 竹鞭形态特征 |
2.2.4 竹笋形态特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龟竹种质基础性状 |
2.3.2 生物量 |
2.3.3 竹鞭形态特征 |
2.3.4 竹笋形态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龟竹秆、叶色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2.2 茎秆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花龟竹光合作用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地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响应的测定 |
4.3.2 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响应的测定 |
4.3.3 CO_2浓度倍增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响应的测定 |
4.3.4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4.3.5 倍增条件下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2 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的响应 |
4.4.3 CO_2浓度倍增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4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4.4.5 短期倍增CO_2浓度下光合特征日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花龟竹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5.2.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特征 |
5.3.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
5.3.3 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花龟竹的表型 |
6.1.2 花龟竹的秆、叶色变异细胞学基础 |
6.1.3 花龟竹的光合生理特性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竹类植物秆型变异研究及理想秆型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竹子秆型变异类型研究 |
2 讨论 |
2.1 变异类型命名展望 |
2.2 竹子的理想秆型提出 |
2.3 栽培竹种变异类型分析 |
(8)圣音竹秆型变化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毛竹秆型生长规律 |
1.1.2 竹材结构解剖特征 |
1.1.3 植物激素与竹林培育 |
1.1.4 基因组学在竹子上的研究 |
1.1.5 水稻株高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6 竹子秆型变异情况 |
1.2 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试验材料介绍 |
1.2.2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课题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表型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圣音竹和毛竹的表型性状分析 |
2.2.2 圣音竹和毛竹的的逐节节间长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解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圣音竹和毛竹的的维管束密度 |
3.2.2 圣音竹和毛竹的的维管束形态 |
3.2.3 圣音竹和毛竹的纤维特征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圣音竹和毛竹笋期的碳氮代谢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碳水化合物含量 |
4.2.2 氮素含量 |
4.2.3 三个代谢酶活性测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笋期激素含量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细胞分裂素分析 |
5.2.2 赤霉素分析 |
5.2.3 生长素分析 |
5.2.4 脱落酸分析 |
5.2.5 油菜素内酯分析 |
5.2.6 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原始数据统计与处理 |
6.2.2 不同样品的显着性差异基因统计情况 |
6.2.3 基于go富集分析的毛竹与圣音竹不同部位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情况 |
6.2.4 基于KEGG富集分析的毛竹与圣音竹不同部位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情况 |
6.2.5 笋体中部的差异基因 |
6.2.6 氮素含量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情况 |
6.2.7 蔗糖代谢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情况 |
6.2.8 参与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外源激素对圣音竹表型影响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竹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 |
1.1 竹子开花相关基因 |
1.1.1 MADS-box基因家族 |
1.1.2 与花色形成相关基因 |
1.1.3 与花发育相关基因 |
1.1.4 其他开花调控相关基因 |
1.2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 |
1.3 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 |
1.4 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
1.5 逆境胁迫相关基因 |
2 竹子遗传转化 |
3 展望 |
作者贡献 |
(10)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1.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2 系统进化分析 |
1.3 种质鉴定 |
2 功能基因研究 |
2.1 开花相关基因研究 |
2.2 细胞壁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 |
2.3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研究 |
2.4 抗逆相关基因研究 |
3 测序研究 |
3.1 第1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
3.2 第2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
4 研究与发展趋势 |
4.1 新1代测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4.2 新遗传学理论的借鉴与指导 |
4.3 重要研究方向 |
四、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类植物育种技术研究回顾与评述[J]. 林阳峰. 竹子学报, 2021(02)
- [2]毛竹和雷竹种间杂交、鉴定及其早期生长特性研究[D]. 徐鹏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毛竹无菌苗快繁及褐化控制技术研究[D]. 何安国.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毛竹Dof转录因子响应非生物胁迫及影响开花启动的研究[D]. 刘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5]毛竹CCR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PeCCR1功能研究[D]. 徐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6]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D]. 朱志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竹类植物秆型变异研究及理想秆型初步探讨[J]. 岳晋军,袁娜,彭镇华. 竹子学报, 2017(02)
- [8]圣音竹秆型变化的调控研究[D]. 岳晋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9]竹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毕毓芳,蔡函江,王安可,王玉魁. 分子植物育种, 2016(12)
- [10]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江泽慧. 林业科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