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论文_殷页果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论文_殷页果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湖州 3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是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必须程序。从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概述出发,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的内容及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的途径,旨在为类似的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

引言

设工程设计方案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生产场所的关键性设计方案,也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建设工程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建筑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和市政管线工程三类。建筑工程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特别是在建成后如出现频繁改建或必须拆除等情况,会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中的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探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制度,以期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借鉴。

1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存在的问题

1.1违反规划条件

在建筑设计中,一共有三个类别,分别是强制性的设计,限制性的设计条件,以及建议性的设计条件。但是在建筑设计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条件进行设计。首先,有些建筑设计的强制性的设计条件,都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了建筑工程所处的用地位置,以及用地的性质,和实际的用地面积等内容,其中还包括了容积率,对建筑的日照要求,以及小区内部的绿化和公共场所等设计内容和要求,这些硬性的要求,是建筑设计中必须包含的,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其次,则是限制性的设计条件以及建议性的设计条件,都没有经过,规划以及相关部门同意和批准,就更改了。因此,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条件。

1.2“钻空子”设计的存在

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当地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福建省于2010年7月开始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为规划审批管理中的技术性要求,是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审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将精力放在琢磨技术规定条文的字眼上,有意无意地曲解条文含义,或徘徊在技术规定条文允许和禁止之间[2]。以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例:如为建设更好销售的小开间店面,纠缠在对“商业”字眼的含义上以规避规划要求设置一定面积以上的整体经营商业;如在低层独栋住宅之间采用架空连廊联系以规避国家明文禁止建设的别墅类建筑;如将规划条件要求配套的物业管理用房分散设置在不同建筑的边边角角,不考虑使用合理性;如在小开间店面楼板设置较高的覆土层以便于用户自行改造增加店面层高;如利用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关于坡地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界定方法较复杂的“有利条件”将部分地下室底板标高设计成接近周边城市道路标高,以期后期改造成沿街商业或其他功能;如在外墙设置镂空构架、大量的设备平台和外挑花池、在跃层住宅上层楼板和阳台多处挑空、在坡屋顶建筑顶层住宅设置超高层高,以图在交房后由业主自行改造增加使用面积等等。这些“钻空子”设计的主导思想都是想方设法对建筑功能进行改变,或偷取建筑面积,给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建筑安全埋下隐患。在房产销售时往往被开发商以“赠送面积”作为卖点而大肆宣传,扰乱房产市场秩序,也使得其他开发商竞相模仿,在被规划查处后,又因房产销售虚假广告造成大量用户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文化特色缺失

城市和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伴随着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锋、融合日趋频繁,不同地域在建设发展方面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日益趋同,导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日渐衰微。这些问题反映到城市规划建设上,表现为一些城市风貌特色缺失、历史文化遗失、建筑文化迷失和生态环境损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此外,一些建设单位未充分考虑不同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的差异,盲目、大规模地复制居住建筑产品,对城市风貌和特色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

2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改善对策分析

2.1完善审查管理机制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可以发现,根本在于审计机制的不完善,而想要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管理机制,就要设立三个机制,分别是建筑设计方案的运行机制,以及约束机制,最后则是监督机制,通过三个机制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帮助,可以让整个审查的过程中更加的完善和科学,有助于全面的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减少建筑设计方案存在问题的几率。

2.2以相关法律、规范、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基础

建筑工程是多专业配合的系统性工程,规划审查工作者应熟悉规划法律、法规、规范以及当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于不时出现的“钻空子”设计,规划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约束,并定期修订、完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保证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2.3树立文化自觉自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要提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首先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内涵,激发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其次需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综合运用书刊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各类载体,传播正确的建筑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组织开展建筑设计精品展览,鼓励举办优秀建筑设计展览,同时加强对规划管理部门、决策部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等的正确建筑价值观的引导,提升社会各界的建筑艺术素养及欣赏水平。

2.4贯彻落实建筑方针,依法合规审查方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确立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等应认真贯彻执行。将“适用”放在首位,意味着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应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优先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考虑建筑的经济性、绿色化及美观性,避免出现“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9次提到“依法治国”,要求“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规划管理部门应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准绳,以相关国家、地方标准规范为依据,切实做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审查,凡涉及方案违反规划条件、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原则性要求的,应及时予以纠正,依法合规进行规划审查。

结语

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是保证建筑设计方案规范性、法制性且符合城乡规划的关键环节,在审查中要牢牢把握以国家的法律和相关规范、以及当地的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为准绳,以项目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和附图要求为直接依据对方案进行规划审查·。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的内容和常遇的问题,探讨了加强规划审查的途径,旨在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工作者交流、分享经验,也希望能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孙继德,王钰冰.英国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制度探析[J].建筑经济,2013(1):5-8.

论文作者:殷页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论文_殷页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