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分析论文_徐明1 刘善娜2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分析论文_徐明1 刘善娜2

(1山东省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 龙口 265701)

(2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 山东 龙口 265701)

【摘要】 目的:分析山东龙口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今后预防并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选取龙口市2006-2011年期间的13起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为研究对象。结果:5年时间中龙口市总共上报了13起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主要的是呼吸道类的传染病。所有事件中,最多为手足口病,共6起(46.15%),其它分别为流感3起(23.08%),水痘2起(15.38%),风疹1起(7.69%)及乙脑1起(7.69%)。结论:要加强对所有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各学校报告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应对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26-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会对公众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损害的疫病,也包括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等。据研究,学校是我国最易发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地方,因未成年人的身体素质不如成年人,对疾病的免疫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患病,此外,学校是人员较为集中、密集的地方,一旦有学生或老师患病,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为有效应对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必须制定有效的预防体系和紧急应对措施。接下来就以山东省龙口市的13起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信息,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龙口2006-2011年期间上报的13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资料均来自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所有数据的分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划分。

1.2 方法

首先,拟定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调查方案并发布;然后成立调查组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查找资料,并前往13起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学校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资料的准确与完整;最后调查组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开展内部讨论,再约见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负责人进行谈话。

对于调查组的要求: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的疾控工作人员组成,在确定调查的方法之后立即组织培训和学习。在进行数据归档保存时,保证至少两人同时在现场,对每组数据进行一次核对,核对工作也要求至少两人同时在现场,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市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的54.17%,总共476例病例,占全市所有相关病例(488例)的97.54%,未出现死亡病例。

2.2 事件分类

除了乙脑疫情占1起(15.38%)外,其余12起(92.31%)事件均为呼吸道类传染病,具体分类为:手足口病事件6起(46.15%),流感事件3起(23.08%),水痘事件2起(15.38%),风疹和乙脑事件各1起(7.69%)。

2.3 地区和学校分布

郊区10起,占全部13起病例的76.92%,剩下为市区学校发生的事件。在全市5个街道、8个镇中,有1个街道和3个镇未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报告,其中龙港街道事件最多,有3起,占总事件数的23.0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时间分布

主要发生在春季,具体为3、4、5三个月,总共发生11起,占总事件数的84.62%。剩下的月份中,2、7、8三个月没有报告1起事件,原因可能是此时正值全校放假。

2.5 职业分布

幼儿园和小学最严重,总共有262例,占总病例的55.04%;中学共203例,占42.65%;大学共11例,占2.31%。

3.讨论

3.1 引起学校传染病突发的影响因素

3.1.1客观因素 首先,未成年人学习压力大、营养跟不上,造成本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差,不仅容易被传染疾病,也容易传染给他人;其次,学校是一个人员相对集中,并且较为封闭的空间,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接触非常密切,一旦有人染病,极易传染给附近的其他学生。

3.1.2社会因素 第一,防控机制不健全:现在大量的中小学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行之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机制,学校传染病检查制度形同虚设,也没能把因病缺勤学生的详细情况上报卫生部门,因此很多传染病在学校未得到及时发现。此外,学校的传染病管理也相对较差,多数学校都不设专门的校医,也不落实晨检制度。

第二,卫生监督不力:我国对传染病的处置存在明显的滞后及其它缺陷,每当疫情出现时,学校都要逐级上报至教育和卫生部门,这一过程本身就会耗费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我国乡镇级的卫生院本身就存在应对措施不及时的问题,这样就给传染病疫情控制带来了更多困难。

3.2 预防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

3.2.1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一般突发事件:如果属于一般突发性的疫情事件,则启动三级响应,主要包括:当地教育机构立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相关情况的通报;组织专人进行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学校进入应急准备状态;学校可以保持正常的运作,但要尽量减少集体活动;加强对疾病感染者的持续追踪管理,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妥善处理好疫病患者的排泄物,同时对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重大突发事件:如果属于重大突发事件,则应启动二级响应,主要包括: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宣传力度[2];每日定时测量师生体温;隔离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过的人;加强管理,控制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学校的基本运转可以继续维持正常状态,减少或取消集体活动。

特大突发事件:此时必须启动一级响应,主要包括:实施封校管理,外来人员除特殊情况或得到授权,否则一律禁止进入;密切关注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对身体异常者应劝其请假就医;禁止集体活动;对校内各物品进行全面、仔细、严格的消毒工作;学校每日向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汇报情况。更严重时,学校应予以全体放假,直到危险解除。

3.2.2落实疫苗接种工作 各级部门都应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应急机制,选派专门负责学校公共卫生的专家负责处理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并且,各乡镇(区)还应成立针对性的管理机构[1]。此外,学校、卫生部门以及其它各相关部门之间应保持合作,共同促进建立完善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

据研究,在未成年人中接种流感疫苗能够预防大多数的流行感冒疾病,并且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只要对易感人群接种传染疾病疫苗,就能够很好的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染。应该尽量保证接种率在95%以上,否则难以形成稳定而强大的防疫体系[3]。

3.3 传染病控制措施

当学校出现了传染病病例时,学校及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具体隔离时长以参与治疗的临床医师的决定为主;如果只是发现疑似病例,但未确诊,学校也应立即安排其进行诊断,尽早确认病情,在确诊前,该学生也应采取一定程度的隔离措施,并对其症状进行观察[4];学校立即开展健康体检,一旦发现其他病例,迅速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全方位切断传染源;事件结束后,应对患者的活动场所及其接触过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对于确诊并回家治疗的学生,学校应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病情,并和卫生部门配合做好校内的防疫工作;对于康复返校的学生,学校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学校应在事件发生期间以及事件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加强对校内各物品的消毒杀菌工作;一旦校内出现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学校应及时安排其就医,并劝其请假离校,直到确认其恢复健康为止。

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学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对学校的公共卫生以及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占沛,马雅婷,王长双等.2004-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2):2245-2248.

[2]尤爱国,杨建华,赵晓静等.河南省2013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0(3):347-350.

[3]赵振川.西宁地区学校传染病疫情形势风险评估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4):560-562.

[4]杨光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4):63-65.

论文作者:徐明1 刘善娜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分析论文_徐明1 刘善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