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当地电梯加装的流程及特点,并就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集合工程实例针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设计中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中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流程;实例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住宅建设已逐步从70-80年代的经济型逐渐进入90年代后期的小康型,改善和提高现有的居住生活水平成为居民的主要需求之一。由于早期规范的设计要求,高于5层的多层住宅并不强制要求安装电梯,故早期建设的多层住宅基本没有电梯的配置;同时城市老龄化的逐渐加剧,社区养老、在家养老的问题成为了民政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既有住宅上加装电梯也能解决老年人出行不便的问题,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来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
以杭州为例,2017年杭州上城区及江干区率先开展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试点,在十一月底前完成了首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验收,目前也有100多台项目完成了联合会审,陆续进入施工阶段。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在2017年12月6日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接下来开展此项工作的参照依据。
一、设计前提
加装电梯与新建建筑物的设计不同,首先,需要在保证原有建筑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加装且必须要符合现行的建筑有关规范,具备安全性和合理性的要求。90年代的房屋大多以砖混结构的结构类型为主,原有住宅以条形基础为主,考虑到沉降的原因,加装电梯的方案先要与原有建筑有一定的结构安全间距。其次,加装部分对周边其他住户的影响,一般情况电梯的安装位置位于住宅的北侧,楼梯间附近,这样安装以后是否对住宅北侧的其他楼住宅的日照问题以及自身楼中北向房间的通风光照问题。最后,考虑建筑设计规范上的要求,从设计依据来说加装电梯应该属于住宅设计规范的范畴,同时需要考虑还有消防设计规范的要求,新加装的部分不能影响原有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以上三点是在设计时需要提前有所考虑的问题。
二、设计流程
1.需要完成的是对原有建筑情况的了解以及对原有建筑建造时的设计图纸、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的收集,同时事先考虑新增加部分是否对原有建筑物有不利的影响。由于目前需要增加电梯的既有住宅大多数是90年代建造的房屋,当时的图纸资料的保存不够完整,造成了在设计前期还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适当的房屋检测,以便设计师对原有建筑的现状及相关构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步对房屋是否适合加装电梯是一个指导性的判断。
2.根据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专家编写的指导性意见作为设计依据,同时结合消防规范、民用建筑通则等规范对新增加部门与原有建筑进行通盘考虑。
3.设计的建筑的立面效果及造型要与业主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沟通,避免对周边的建筑及地区内限制性条件的冲突,同时采用新型节能的产品与原建筑外立面进行呼应。
4.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参考检测的相关数据对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加装后对原建筑结构的协调工作,按照国家规范进行严格把控。
5.施工图纸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图审机构的严格把关,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力求其是满足规范要求的合格产品。在此步骤后还需通过职能部门的审批程序,自此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
6.施工阶段,设计要紧密结合施工,由于原有房屋的房龄较长,现有的地下情况,特别是地下管线情况与原有图纸可能会有出入,故在施工阶段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开挖情况对设计方案做适当的调整,保证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三、加装电梯实例分析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是钢结构井道加装电梯设计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3.1项目概述
某多层住宅建筑,建设于1998年,底层平面如图所示,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层高2.8米。底层为自行车库,建筑层数为6层,屋面形式为坡屋面。建筑北侧入户,周边道路至户门的长度约为5.6米,通过一个入户通道进入到户门,该入户通道范围内管线较少,入户门正北侧有一个污水井。
3.2设计成果分析
1)从原有的建筑平面的研究表明,该建筑的加装电梯的位置只能在楼梯间附近做考虑,由于《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6.2.1b(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应任何情况均能完全安全、方便地使用,而不需要经过私人房间)的限制要求,该户型楼梯布置形式很难做到同层入户的方式,故我们选择的电梯使用方式为半层入户,即需要行走半层到达所需的楼层位置。
2)电梯井道位置的布置,贴临楼梯间外墙不适合两品的钢框架结构形式,建筑设计规范对于住宅建筑有几条需要特别注意:1.首层的疏散通道及入户门宽度要大于等于1.1米;2.电梯候梯厅最小深度为1.5米,如若与休息平台何用需要2.1米。结合规范要求,我们选择连廊式的布置形式,即电梯井道布置与楼梯间的正北侧,通过一个连廊与楼梯间休息平台相连接。F轴钢柱与G轴钢柱的间距要保证净宽1.1米的安全门的安装,且F轴位置至首层踏步的起步端的深度达到2.1米以上。
3)根据结构专业对钢结构井道尺寸的控制以及对原有结构基础条形基础的复核,控制F轴钢柱与1/E轴之间的距离。原有基础最外侧位置约在轴线北侧450mm的位置,新增基础的侧壁最外侧与原有基础预留50mm的沉降缝,同时考虑新增钢架基础侧壁厚度及施工阶段的误差问题,故钢柱所在的F轴与建筑外墙1/E轴的间距为700mm。
4)设计需要考虑的即为电梯外立面的风格及效果。我们这次的加装项目应该是属于改造项目的范畴,故新增部分与原有部分的协调应该是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主体材料应为具有较好防火效果的铝板和传热系数较好的断热铝合金LOW-E玻璃,铝板我们可定义为不燃材料,也是消防上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保温节能是建筑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整体铝板及铝合金型材的颜色也是从原建筑元素中提炼而来的。玻璃的位置也是充分考虑对楼梯间两侧住户的日照采光的考虑。开窗的大小也是从封闭楼梯间的通风排烟面积来设置的。
5)无障碍设计,现行的建筑规范对残疾人使用有相当的要求,所以在单位入口位置的无障碍坡道的设置以及电梯轿厢尺寸的选择都是需要残疾人的使用需要的。
6)电梯的选择,从电梯的性能上来说应从低噪音,低能耗,维保较好的品牌中进行选择,从使用来说应从基坑深度,井道占地面积的角度进行选择,以上几个方面也需要电梯生产厂家在产品生产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生产出更加匹配加装市场的产品供用户进行选择。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设计流程以及设计规范的相关解读,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分析,提出在满足建筑设计规范以及结构安全的基础上,既要满足实用性,又要满足合理性来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丘劲东,旧楼加装电梯设计浅谈,建筑理论与设计,2016,05:89-90
[2]《浙江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
[3]《住宅设计标准》(DB33/1006-201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论文作者:王晨阳,李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电梯论文; 加装论文; 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楼梯间论文; 位置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