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论文_杨融融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急诊科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拟通过对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有针对性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外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的方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2)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有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营养状态、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术后26.39%感染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之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28%和22.22%的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长为15.37±5.73天,短于对照组患者25.84±6.74天的住院时长(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日常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术后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从而有利用促进外科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该方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营养支持;康复护理;外科;营养不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289-02

1.引言

营养支持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利用消化道或者静脉输注等途径,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用以纠正和预防营养不良[1]。外科患者在手术治疗、创伤、感染的多重因素的刺激下,机体极易发生应激反应,增加了各类代谢激素的分泌,促使患者血糖升高,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同时机体分泌的这些细胞因子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康复效果,故而在外科患者术后及时开展营养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将分析在外科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应用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对于提高预后的影响情况。

2.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外科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44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52例,其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3.47±5.15岁。将所有患者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2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次研究所纳入主要为脑外伤、骨折及胸腹联合伤患者,均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脏器的功能障碍,且患者术前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

2.2 护理方法

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外科术后护理模式,包括日常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常规感染预防、引流管的管理以及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护理措施,其具体内容包括:

2.2.1营养支持 及时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给予患者场内营养支持,其方法为:利用管饲的方式,缓慢给予患者葡萄糖氯化钠500ml,如患者未出现腹胀等不良反应后,再以20ml/h的速度,缓慢向患者体内泵入肠内营养液共计50ml,然后在第二天,将泵注的营养液剂量由500ml增加至1000ml,同时可以略微提高泵注速度。

2.2.2日常管理 由于营养液质地较为粘稠,极易粘附在管壁上,故而护理人员应注意对管道的管理工作,在每次管饲前,应用少量温水对管道进行冲洗。输注营养液过程中也要每两个小时对管道进行一次冲洗,管饲结束时,也要应用温水对管道进行冲洗,以免发生堵塞。日常在配置营养液时应注意配比,尽量应用等渗配方,必要时可加入酶制剂,增加营养液中纤维配方比例,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管饲时注意调整患者的体位,滴速应由慢至快,循序渐进,以免发生误吸。

2.2.3加热器的应用 在给予患者营养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尤其在冬季,可适当应用加热器将营养液加热,并将温度恒定,避免过凉或过热对患者的胃肠道产生刺激,引起腹泻等情况。

2.2.4口腔护理 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无法经由口腔禁食,故而唾液分泌量减少,导致细菌大量在口腔内增殖,故而护理人员日常要做好患者口腔的护理工作。定时让患者应用贝尔漱口液漱口。对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可采用棉球蘸生理盐水为患者擦拭口腔,降低炎症的发生。

2.2.5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于肠内营养均存在抵触和畏惧心理,尤其是应用鼻饲插管的患者,由于不适感较为强烈,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对肠内营养不理解,不愿配合应用。故而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讲解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方法、优点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营养支持,鼓励患者客观面对营养支持,增加患者的信心。

2.2.6并发症的预防 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是,应注意避免鼻、咽和食管造成损失,定时观察患者鼻粘膜的完整性,注意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存在发红、感染等情况,观察导管周围是否有胃液或者肠液溢出。在投给营养液过程中,可将床头抬高30°,使用连续输注,并定时检查患者胃部充盈情况和胃内的残留物,以免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对于严重腹泻的患者,可在其大便后使用温水对其肛门周围皮肤进行冲洗,擦干后涂抹滑石粉等保护皮肤。定期对患者的水电解质和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监测患者日常出入量,以免发生代谢性并发症。

2.3 疗效标准

分别在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0天,根据患者人体测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及营养摄入量等信息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分为营养状态良好、轻度营养不良和中重度营养不良三个层级。

同时在患者术后,观察记录其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2.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下降,且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2.13±4.8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0.85±4.15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经由胃肠道,采用口服或者管饲的方法来为代谢所需营养基质进行补给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具有简便、安全、经济、费用低廉、高效、营养吸收和利用良好等诸多优势,且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从而有利于胃肠道机构和功能完整性的构建,加之操作简便,更加易于管理[3]。近年来大量研究提出,肠内营养是为外科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为手术和治疗提供有利条件,还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组织的快速修复,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长[4]。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营养液范围粉剂和溶液两种剂型,其根据组成成分有可分为要素型营养液、非要素型营养液、组件型营养制剂以及特殊应用型制剂等4个类别。而在对营养制剂进行选择时,则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选择。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可给予其整蛋白类制剂;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差的患者,可给予其短肽制剂。外科常用的肠内营养投给途径主要包括口服和管饲、胃肠造口等,但实际选择哪种投给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营养支持时长、患者精神状态和胃肠道功能进行选取[5]。在喂养管选择方面,应尽可能选取质地柔软的细管,避免在置管过程中对患者的鼻咽、食管黏膜造成机械损伤。置管成功后要做好饲管的固定工作,每次喂养前,均需要确定管道位置,操作时可通过回抽胃容物来进行判断。当需要应用喂养管给药时,应先用温水冲洗管道后,在给药,每注入一样药物均应用5ml温水冲洗后再注入另外一种药物,不可将药物混合注入。

5.结论

在外科手术患者日常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术后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从而有利用促进外科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而该方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春霞.胃肠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0(36):146-147.

[2]潘荣峰.早期场内营养在普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6):1507-1508.

[3]张慧,王杨,牟绍玉,等.重庆一教学医院部分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8):3417.

[4]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年工作会议[C].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年工作会议论文集,2006:1.

[5]陶霞.72例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7):1416-1417.

论文作者:杨融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论文_杨融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