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比规模更重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快速平稳发展探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阳论文,更重要论文,平稳论文,钢铁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厂长、经理的,谁不希望自己领导的企业“个头”大些、实力强些、“牌子”响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许多人千方百计扩大企业规模,不惜重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甚至付高息向银行借贷、向社会集资。
然而,大量的事实无情地证明,“好心”铺摊子、上项目,不一定能办成规模效益双满意的好事,甚至适得其反。
把“好心”与“办好事”统一起来
在发展中,地处中原的安阳钢铁集团公司把“好心”与“办好事”有机统一起来,成为继邯钢之后的又一个典型。1995年,安钢的净资产在全行业排第十六位,销售收入列第十三位,实现利润排在第五位,而根据投入产出效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六大能力”共17项指标进行的综合经济评价,则超过宝钢、武钢、邯钢等列第一位。
1996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安钢却仍然保持了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资产负债率仍没超过30%,财务费用仍然是负数,钢、铁、材三大主要产品同步增产10万吨以上,产销率达到100%。在资产折旧率高达9%、职工收入年均13450元的情况下,实现利润仅排在宝钢、武钢、邯钢之后,从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
是安钢这些年没长“个头”么?不是!从1980年实行承包经营算起,16年来他们基本不负债。就产量来说,铁、钢、材产量分别由59万吨、40万吨、21万吨增长到1996年的176万吨、192万吨、163万吨,相当于为国家新建了一座百万吨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就资产保值增值而言,自筹改造资金27亿元,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40多亿元;就社会贡献而言,累计上交国家利税39.3亿元,相当于改革前国家20年对安钢投资的9倍多。目前已跻身于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行列。
是安钢的技术、装备没有更新,仍然十分落后么?也不是!仅“八五”五年就投资15亿元,对已有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连铸、喷煤、计算机等冶金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整体装备水平显著提高。1984年以来,科技贡献率在安钢的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了66.93%,远远高于钢铁行业25%的平均水平。
摸着“钱包”建设 上项目“弹无虚发”
安钢所以能够快速、平稳发展是因为十多年来,他们一直是根据自己“钱包”的鼓胀程度上项目的,因而没有“半拉子”工程,做到了“弹不虚发”——上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
由于历史原因,安钢的主要生产设备“个头”不算大。以大代小,以先进取代落后,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钢认为,推倒重来,一步到位固然很好,但这样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更何况“大”不等于“优”,“小”不等于“劣”,盘活存量,提高效益,逐步实现大型化、现代化,才是现实的选择。
安钢始建于1958年。长期没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进入“七五”,安钢的发展列入了国家钢铁工业的整体规划之中: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10亿元左右,通过新建750立方米高炉和90平方米烧结等相对大点的设备,形成年产1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
面对宏伟目标,安钢人精神振奋,但更多的是冷静思考:10亿元投资对当时的安钢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全部“家底”的几倍;在国家和河南省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日子刚好过点的安钢,自有资金的“钱包”还是瘪的,如果斗胆向银行借贷,那滚雪球似的本金加利息的债务,哪年哪月才能还完?
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规划,继续走“立足存量、科学投入,适时、适度扩大规模”的内涵发展道路。铁前系统依托原有设施增建两台24平方米烧结机和两座300立方米高炉;炼钢系统先后上马了7台连铸机,扩建了变电站,增上制氧机……与此同时,他们抓工艺完善和严格管理,使这些“小号”高炉、烧结机、转炉的利用系统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大多进入全国同类设备的先进行列。到1989年,安钢在全国地方钢铁骨干企业中率先突破100万吨规模。只花3.7亿元投资,就提前5年实现了原定规划的目标。
规模与效益之间的抉择
安钢认为:既要讲规模效益,更要讲效益规模。效益比规模更重要。
进入“八五”,安钢又一次面临新的考验。企业现有存量还有潜力可挖吗?上新项目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短期内也很难见效。何去何从,安钢决策者继续解放思想,把新的增长点定在激活存量上。
然而,没过多久,国民经济过热的苗头开始出现。当时有一种看法:中国钢铁市场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小于300万吨规模的钢厂将生存艰难。一时间,许多企业纷纷跑项目、上规模。
此时,安钢的决策者们认为,上规模是手段,追求最大最佳经济效益才是目的。安钢作为中原地区的一个钢铁企业,由于客观条件,怎么“大”也大不过鞍钢,怎么“洋”也洋不过宝钢;国内外市场很大,只要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的空间。
安钢坚持“攥紧‘钱包’上项目”,在发展中不大量举债。5年中,他们自筹资金,完成了铁前系统配套、炼钢连铸、轧机改造和公用辅助设施的填平补齐,达到了“投入一个,搞活一线;打通一线,搞活一片”的效果。例如,1995年投资8000万元,花5个月时间建成的新一号300立方米高炉,集中了这种型号高炉上的几乎所有最新技术,结果7天达产,第二个月利用系数达到3.0,一年就收回全部投资,被誉为“全国第一炉”。企业变成了年产18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而资产负债率只有26%,远远低于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水平。
安钢不随波逐流,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对国家和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及办企业方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