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儿童医院 710003
【摘 要】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整理麻疹患儿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106例麻疹患者进行调查,应用我院自制的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表和患者生理情况记录表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发病期间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麻疹患者地域和年龄以及接种疫苗情况,为我院开展麻疹健康知识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指导,同时也为我院以后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结果 调查显示有96.2%的麻疹患者未接种疫苗或接种情况不详;感染的患儿中农村患者居多,达到71.6%;另外,8个月以内患儿感染率增加,达到33.9%。结论 我市麻疹防疫工作应增加宣传力度和疫苗强化工作;同时,应注意对孕龄妇女的接种或者对幼儿提前接种疫苗,降低麻疹感染率。
【关键词】麻疹;感染;预防;健康知识宣传
麻疹是危害小儿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易合并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我国自1956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经控制了大流行【1】。1998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的目标、提高了麻疹疫苗的接种普及率,当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4.5/10万,此后每年报告病例数为6万~10万例左右。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由于统计方式发生变化【2】,200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水平较上年增加近一倍,达9.5/10万,同年全国麻疹疫苗第2剂次免疫程序由7周岁提前至18月龄~2周岁接种,疫苗剂量由原来的0.2ml/剂次调整为0.5ml/剂次。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3】。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国麻疹报告发病率接近10/10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降低麻疹发病率仍是医护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查阅病历的方式随机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09例麻疹患儿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填表人属于患儿的重要监护人;②意识清楚;所有项目可靠。排除标准:填表人有精神疾病或有家族精神病史;不愿参加本次调查者。
1.2 方法
1.2.1患儿基本情况调查表
包括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是否接种疫苗,以往身体状况,入院前特殊情况等。
1.2.2患儿生理状况情况记录表
包括患儿的体温,皮肤状况,心电图,肺部影像等,是我院对麻疹患者进行病情记录的主要方式。
1.2.3统计学方法 首先,对符合要求的麻疹病历进行记录整理;其次,按照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筛选,以符合本次研究为目的;再次,对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市麻疹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发病情况;最后根据调查数据提出改革措施。共调查109例,其中106例有效,有效率97.25%。所得数据用SPSS13进行2检验。
2结果
2.1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6例麻疹患儿。男66例,女40例;年龄16天~8.3岁,其中<8月36例,8月~12月45例,≥1岁25例;4人接种过疫苗,88人未接种,14人不详。具体情况见表1
从我院的治疗情况来看,感染率较高,同时在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式下治愈率也较高比较高。
3.讨论
麻疹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与疫苗接种情况密切相关。由于麻疹是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麻疹的预防主要是通过接种麻疹疫苗【4】。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本调查显示出现麻疹的患者96.2%没有接种过疫苗或接种情况不详,3.8%的患者接种过疫苗,因此强化免疫工作和做好人员的接种记录工作应是我们疫苗防预工作应该重视的问题。
麻疹属于传染性疾病的,多见于8个月以上患者感染,我国规定婴儿在8个月大小的时候注射一次麻疹疫苗【5】,到1岁半至2岁再接种1次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0~6个月婴儿,因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以前很少患病。本次调查的2011年新生儿由于其母亲均为70年代以后出生,已普遍接种麻疹疫苗,大多数未自然感染,而人工主动免疫效力较低,抗体水平随时间而递减,又未能及时复种,部分新生儿未能或得胎传抗体,使得8个月以内患儿的感染率上升。
本次调查中71.7%的患儿居住在农村,我市属于西部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较多,部分家长不能及时获得相关免疫信息,造成患儿疫苗接种工作的疏忽,造成不良后果;在城镇发病的患者中我们注意到,城市散居人口由于其没有确定的社区预防工作管理,同时宣传力度比较弱造成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的遗漏或者延误,给家庭和患儿带来不小的麻烦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相关基层医护人员和相关乡镇卫生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防疫工作的管理,扩大宣传范围,使家长能正确认识到麻疹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还应增强相关疾病防御知识,合理安排婴幼儿的生活状况,避免接触感染源,降低婴幼儿的发病率。
麻疹是一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本次调查中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38.7%,肺炎28.3%,心衰14.1%,这可能与小年段患儿免疫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此时接触抗原,易导致麻疹病毒损害组织,已形成继发性肺部感染。本次调查中心衰现象也不容忽视,常出现在出疹期,心电图基本正常,并随麻疹恢复而恢复,这与肺部严重感染程度有关。
本调查显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较低,导致幼儿疫苗接种工作的的漏洞,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这就要求健教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将深奥的预防、保健等医学知识生动形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预防接种点的知名度和居民的信任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组织、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辖区居民与医务人员的医患关系,增加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使人们正确认识疾病的预防工作,减低感染率,通俗易懂地介绍给社区群众。另外,要求疫苗接种的护理人员要掌握接种禁忌证,如疫苗变黄色、混浊、有摇不散沉淀或安瓿有裂痕等均不能使用;注射剂量应准确,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麻疹的发病与预防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时刻提高警惕,搞好计划免疫。对儿童的免疫接种要全面覆盖,按时初种与复种,尤其要搞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消除免疫空白,保证免疫接种的覆盖率,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麻疹的暴发与流行。
总之,由于麻疹患儿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因此检疫期能使麻疹患儿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治疗。采取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未患麻疹满8个月的小儿接种麻疹病减毒活疫苗。指导患儿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等,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敏,李晓松,殷菲.2004年我国麻疹发病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561
[2]余文周,税铁军,李黎,等.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337.
[3]李淑华,王学才,居丽雯,等.浙江北部农村孕妇麻疹抗体水平的调查[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2):277280.
[4]王联君,陈超,周剑惠,等.麻疹疫苗最佳免疫月龄的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2001,7:1011.
[5]付国艳,范晓辉. 麻疹疫苗初免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5):565~566.
论文作者:崔琪瑛(通讯作者) 杨瑞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8
标签:麻疹论文; 疫苗论文; 患儿论文; 患者论文; 情况论文; 感染率论文; 工作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