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西营子乡西营子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理念。小学低年级阅读学习是阅读教学的启蒙时期,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为解决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阅读教学 指导策略
阅读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理念。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价值,阅读可以陶冶情操,让身心更愉悦,增长个人知识,拓展视野,多读书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阅读,喜欢阅读,终身阅读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阅读中的阅读教学则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低年级更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他们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朗读技能,分析理解重点词句,良好的朗读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注重课本阅读,打下阅读基础
在设计阅读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以课本阅读为前提,利用基础阅读资源,逐步扩展课外阅读教学,为学生打下阅读基础,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意识。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利用课外时间,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书籍,让学生习惯阅读、爱上阅读。例如,在某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荷叶圆圆》课时内容,设计备课教案时,采用“阅读角”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文中的生词和语句进行讲解,让学生流利的朗读课文,在结束课本教学后向学生推荐类似的课外书籍,如:张俊以的《树叶船》和《吹泡泡》,在班级建立图书阅览角,不同的书籍可以放在阅览角展示,通过课外读物共享的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书籍,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发展阅读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合图片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为响应文人教学理念,教育部门在设计小学教材时,利用图文并茂的编辑特点,为小学生制定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书页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结合小学生的猎奇心理,教师可采用图片阅读的方式来看展阅读教学。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也可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魅力,在阅读中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也大有裨益。这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也提升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自我想象中提高阅读能力。
三、提高演说能力,体现阅读作用
所谓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边看边读。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演说能力必不可少。演说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又分成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多种教学训练,达到“语言通畅”的表达境界。以《闹花灯》教学内容为例,重点提出培养演说能力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实际内容,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开展“谈论家乡的花灯习俗”演说活动,学生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的方式,在课堂上畅谈自己家乡的习俗行为,在口语表达中感受家乡的美好,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演说能力。
四、巧设教法,调控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巧妙引导阅读,调控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课文借森林竞选“万兽之王”这件事,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课堂教学中,我营造“森林王国”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读、悟、思。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都设计了读的环节。第一段是故事的起因,主要抓住猴子的话来进行朗读,读出狮子大王的语气。第二段是通过抓重点词“神气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让学生在表演、想象、练习说话中读懂文本。在这一环节中,我非常注重导向性。个性解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思考角度的差异,对文中的内容理解难免会有偏颇,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如“议论纷纷”,当学生在模拟“议论纷纷”这一情境时,要求学生围绕每种动物平时的生活习惯去说,这样的议论才有意义。教学第三段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呈现“跳”的动画,通过视频把抽象的语言转化头脑中的画面,体会“跳”的辛苦。课文第四段,我通过语言迁移来达到有效阅读。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我让学生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学生说:“每个动物从现在开始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这样的训练主要让学生明白一句话可这样说也可那样说,有效地促进了语言表达。
五、优化环境,开展课外阅读
有效的课堂阅读一定会让学生对阅读兴趣盎然,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这种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趁热打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配合教材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读的书籍,推荐给他们去读;还可以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图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大门时,就会自觉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总之, 阅读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充满创造性的劳动。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教师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几年来,笔者始终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自己的一线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创新性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质量。
论文作者:朱立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课外论文; 方式论文; 兴趣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