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市政建设开发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32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中重要的一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市政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对市政工程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科学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对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的施工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施工的质量问题对市政工程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应当找到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并对其加以改善,以此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质量。
一、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材料选择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逐渐深入,我国市政工程的各方面指标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市政工程原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很多施工方在施工前对图纸审查不严,更没有对当地的水文地质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闭门造车,甚至有的施工方为了减少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在原材料方面偷工减料,使得市政工程的防水性能和物料不能满足相关质量标准,导致有的市政工程刚刚竣工就出现了一定的质量问题[1]。
(二)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之中还存在着专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往往对于专业人员专业性的问题重视力度不足,也缺乏配套的岗前培训制度,而随着我国近几年市政工程施工数量的不断提升,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选择使用农民工进行施工,这也就导致很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基础施工知识的匮乏,对施工现场规章制度缺乏明确的认识,无法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
(三)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的目前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着施工现场混乱,从业人员没有目的性的情况。大部分的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组织构架,施工人员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也不会根据工程进度撰写相应的施工日志。管理及监察部门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上岗资格证书,导致整体的监管系统紊乱,无法有效的对市政工程施工工地进行质量把控,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全面性的下降[2]。
(四)竣工后工程验收工作不够标准化
市政工程施工竣工后的验收工作没有一套完备的标准化流程,导致验收过程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无法有效的测试出市政工程存在的施工问题。这导致了市政工程投入使用后一旦发生突发问题,相关技术人员无法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处理,严重时还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没有标准化的验收流程直接降低了市政工程的工程质量。
二、解决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严格进行原材料选择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逐渐深入,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的各方面指标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原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们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前,应该对当地的水文地质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防水防腐蚀的原材料,提升市政工程的使用年限,同时在设计中应当对其他突发的施工问题进行紧急方案预设,以使发生相关问题时能做出有效规避[3]。
(二)建立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的有效建立是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相应的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对当地的建材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一旦办法得到确定,就不应该进行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委派专人根据工程进度对造价进行实时的核算,对比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之中的内容来进行施工管理措施的施行,从而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合理的工程进度预案
当前市政工程的施工方存在着对于工程进度掌控不清的现象,使得监理方与业主都无法细致的了解工程进度,这往往也会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秩序出现混乱的情况,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一定的制约效果。这也就要求了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建立合理的工程元进度,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施工流程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同时建立配套的紧急措施应对机制和弹性进度预案管控机制,确保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仍然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工程进度预案让施工现场每个工作日都能被充分利用,保证了市政工程能够在规定日期交付,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
(四)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主要施工人员为农民工,而相应的施工企业也往往忽视了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导致当前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对建筑工地的规章制度认识不足,对安全生产以及操作流程极为轻视,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能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训,从而使其拥有满足要求的施工技术,能够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配合,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预期,推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不仅能够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不断的提升施工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4]。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
我们应当建立完备的施工现场监管措施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秩序,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并严格执行,以此来健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制度。选择专业知识强,拥有足够上岗资格的人员来管理施工现场,让其对建筑材料,相关结构设备以及施工流程进行严格把控,让施工严格按照审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的工序有序进行,保证了施工进程与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制定科学的制度,使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得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并要能够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一旦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有专人负责进行协调和解决,同时要能够使施工现场监管更具秩序性和针对性,使人力资源、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得到有针对性的监管,从而促进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完善性和全面性的不断提升。
(六)建立市政工程施工的标准化流程
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大多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人员为了追赶施工进度,想到哪就干到哪,完全不符合目前现行的市政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与具体规范。我们在市政工程施工时,应当建立一套合理的市政工程施工的标准化流程,它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将市政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过程中撰写的施工日志作为重要依据来进行工程验收。对市政工程的管道、墙体、地面和用电进行专业的检测,书面记录在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开发商盖章确认,落实发生问题时的检修与维护的相关问题并且要求负责人签字,确保日后市政工程交付后有专人负责检修和维护。
三、结束语
我国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原材料选择问题、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竣工后工程验收工作不够标准化等方面,我们通过科学有效的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效的保证了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了市政工程施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亮,温俊明.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述[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2516-2516.
[2]张伟.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视界,2015,(9):86.
[3]王毅.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装饰装修天地,2017,(23):303.
[4]邹建伟.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702.
论文作者:李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市政论文; 从业人员论文; 我国论文; 对策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