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宁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人民医院 广西忻城县 546200
摘要:在我国,由于没有建立完成系统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所以全科医生比较少。全科医生属于综合型的医学人才,所以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主要任务就是找到一种有效的培养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根据我们临床医学的特点,全科医生在学科的特点上与急诊科医生的作用比较相似,所以以急诊医学为依托进行全科医学的培养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培养模式,从而将急诊医生向全科医生过渡培养。本文主要针对以急诊医学为依托进行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急诊医学;全科医学;模式培养
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是为了提高综合型医院的医疗水平,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不但要培养医生的医疗水平,同时对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全科医生在国内外的系统中作用表明,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对于较重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有利于保证人们的健康水平。在我国的全科医生数量是比较少的,优秀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在比较小的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更是稀有。所以在整个国家的医疗系统中对于全科医生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全科医生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造成以上这中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有关。所以研究出一套系统有效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已经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1.全科医生培养现状
在我国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将在基层医院符合条件的助理医师通过培训转为全科医生;另外一种培养模式就是先接受5年的本科临床教育,再进行3年的全科医学的专科教育。
由基层医院经过培训转为全科医生的培训模式培训的时间比较短、投入的物质较少,所以目前是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模式。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只是在现阶段的培养方法,同时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它的缺点,所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医院进行全科医生的培养,这也是我们探索另一种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另一个原因。
通过“5+3”的模式培养全科医生是从国家的角度解决全科医生匮乏的原因,这样同时可以解决全科医生的学历比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具有长远的战略性。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由于在社区医院中医生的待遇及职称等实际问题的存在,很少有人愿意接受这么长时间的正规教育而去社区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即使有人愿意去,但是选择的社区医院大多数都是条件比较好的大中城市。所以,在目前阶段还没有看到采用“5+3”模式进行培养全科医生的效果,所以这种模式在现阶段也不是进行全科医生培养的主要方法。
2.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的联系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在很多地方都有相同之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都不是以某种疾病或者是单一的某种器官进行命名的科室,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到二者具有相同的整体性,都需要急诊医生和全科医生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从整体上分析病情,这样就会避免由于思维的限制而耽误了对患者的诊断,避免造成出现医疗事故。
第二,急诊医学与全科医生都要面对各个科室的患者,需要的医学知识是综合型的,这点就体现了这两个学科的综合型。另外,接诊的某一个特殊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诊断病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诊断,如果单一的考虑患者某一个临床症状,那么不利于患者的疾病诊断。
第三,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都具有时间性。在全科医生的工作定义中,属于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工作的前沿阵地。所以很多的全科医生面对的问题都是比较急的问题,这与急诊医生的工作性质是一致的。
第四,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主要就是在门诊部,这与急诊医生的工作环境是完全一致的,也是最贴近急诊医生的工作环境的。将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放在急诊医学上,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培养方法。而且,在综合型医院的病房,对疾病进行诊断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达到诊断准确的目的,这与急诊医生在急诊室利用仪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工作流程是一致的。
3.以急诊医学为依托实行全科医学培养的可行性
以急诊医学为依托实行全科医学的培养具有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
第一,进行全科医学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研室,所以建立教研室是必须进行的。在我国的综合性医院内教研室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由学科直接成立的教研室,第二种是二级学科成立的教研室,最后一种就是跨学科成立的教研室,而急诊医学教研室就属于第三种。当然,全科医学的教研室,最理想的还是依托全科医学的教研室,但是根据我国现有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建设周期比较长,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还是有些困难的。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依托急诊医学教研室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是可行的,也是容易被集成医院接受的,也更加符合全科医学的本质需求。
第二,对医学院学生在教育阶段采取的都是研究病因、分析病理、观察临床表现、利用诊断结果进行疾病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临床上,我们接触到的患者都是直接表现出临床症状,而不是发病的原因。这种情况就与教育阶段的思维完全相反。这就要求医生在临床上要按照临床症状进行疾病诊断。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全科医生要求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所以对于全科医生在理论上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为全科医生建立系统的完善的临床诊断思维,降低临床诊断上的失误。另外,全科医生理论上培养的教材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数都是对学校的内容进行重复,没有创新,这在全科医生的理论培养上是非常不利的。全科医生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重新的梳理,建立适合临床实践的思维模式。
第三,根据全科以上培养的目标,为了培养出实用型综合型的全科医学人才,根据我国在全科医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三个步骤完成培养目标,分别是综合救治、慢性病管理及保健预防。综合救治是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步骤,可以将医生在各个科室进行轮转,同时将急诊科室作为重点科室,这是因为急诊的环境与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相似,接诊的患者病症包含了大多数的科室,需要通过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实行初步诊断和处理,增加了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经验,开阔了全科医生的视野;虽然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但是毕竟二者之间也是存在着区别的,这点主要体现在对慢性病的管理及康复及预防保健上,这是在急诊医学中不常见的,但是这些又都是全科医学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全科医生需要掌握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治疗患者。同时康复保健不仅涉及到患者的预防治疗,同时也包含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这两个方面都是急诊医学中看不到的,但却是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保健预防工作对于全科医生而言也是主要的工作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类的综合型医院在预防保健上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没有了这项功能,这种现象就要求全科医生在行使治病救人的工作中,也要担负起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可以在全科医生的实习或者是培养阶段来完成。
讨论
在我国的全科医生数量是比较少的,优秀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在比较小的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更是稀有。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不能完成对全科医生系统有效的培养有关。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是为了提高综合型医院的医疗水平,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不但要培养医生的医疗水平,同时对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全科医生在国内外的系统中作用表明,全科医生的设立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对于较重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有利于保证人们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全科医学毕竟还不是急诊医学,二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急诊医学不能在医疗上代替全科医学,以急诊医学为依托建立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只是现阶段我们进行全科医生培养的方式,并不是真正有效的培养方式,我们需要探索出一种更完善更系统的模式进行全科医生的培养,保证全科医生的医疗水平和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舜玲,刘志红,王国标,发展急诊医学,提高急救水平[J].现代医院.2003.4(3),38--39
[2]单凯,王晨,姜悦等,依托综合性教学医院急诊科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5),1036--1038
[3]王晓龙,王丽华,宗建春等,以急诊医学为依托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4.35(493),81--83
[4]朱章福,杨桂兰,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是巩固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1032
[5]马强,浅谈医学影像技师的医学影像诊断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J].当代医学.2013.19(27),17
[6]王琦,胡爱民,王向荣等,基于发展急诊医学提升军队医院机动卫勤救治能力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137--140
[7]张涛,孔令煜,邢贺楠等,急诊医学专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9),990--991
[8]黄志刚,乔延国,急诊意识的培养[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4),436--440
[9]张丽红,张红,曲雷等,以情景模拟为补充的急诊医学实习带教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8),57--58
[10]刘江华,郑晓文,雷卓青,病案库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88--89
[11]龚睿捷,杨涛,鲍勇等,带教医生与学生对全科社区见习认知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7),1141--1143
[12]郭蕊珠,周海纯,我国急诊医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8,263
[13]朱传明,助理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急诊实践能力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4),415--416
[14]赵中辛,再论灾难医学、急诊医学与人道医学[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3.1(1),11--12
[15]任艺,邵旦兵,刘红梅等,SCS评分、SIRS评分和APACHEII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比较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1--4
[16]张涛,王明晓,张斌,中国急诊医学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295
[17]薛群,翟飞飞,徐焕畅,评估急诊医学培训课程组合标准化对实习护士急救技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138--139
[18]包美红,论全科医学的发展对社区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4.2(2),496
[19]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训情况分析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3.9(16),3155--3158
[20]崔霞,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J].中南大学.2012
论文作者:罗江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全科论文; 医生论文; 医学论文; 急诊论文; 教研室论文; 医院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