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人民医院 云南 德宏 6784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6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使用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胃镜诊断,并与镜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胃镜诊断,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存在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种诊断方式能够快速诊断出血点,并能够给予对症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再出血的发生,在临床中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诊胃镜;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95-02
肝硬化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肝病,具有病程缓慢等特点,并能够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据统计,有4%~15%的患者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可达30%以上,以患者的外周血液循环突然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1]。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常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贲门黏膜撕裂等多种病症。因此,临床中应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确诊患者的出血部位,并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止血治疗,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探究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研究对象: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6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将抛掷硬币结果作为分组依据,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胃镜诊断,实验组患者采用镜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62.39±5.98)岁,其中,乙肝性肝硬化20例,丙肝性肝硬化12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63.28±6.24)岁,其中,乙肝性肝硬化21例,丙肝性肝硬化11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肝硬化类型差异性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查前,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以及术前四项等检查,给予患者的纠正休克、扩容、升压治疗。全部患者均由一名检查医师检查。给予患者撑口器,给予患者常规胃镜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胃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并明确出血原因,并给予患者出血部位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冲洗,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胃底静脉组织胶治疗、急性套扎止血治疗。
对照组患者仅行胃镜常规检查,不进行止血治疗,患者均采用常规止血治疗,患者均进行生长抑制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的经过治疗后立即止血;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止血效果极为明显,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仍然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参与本实验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治疗效果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而导致消化道不同部位出现静脉曲张,使上消化道发生出血的现象。通过胃镜检查检查,能够更加直观地判断患者静脉曲张的特征以及部位,并能够对患者静脉曲张的程度进行有效判断[2]。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胃镜诊断,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出血部位,能够快速查到出血原因,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出血原因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使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存活率得到提高[3]。通过胃镜检查能够直视病变部位,又能够使用去肾上腺素对出血部位进行有效冲洗,从而能够达到抑制炎症进一步发生的目的,同时能够利用急性套扎止血及病灶周围点位止血法,对患者实施止血治疗,并具有止血效果快以及治疗效率高的特点[4]。常规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常使用生长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与胃镜下治疗相比,治疗效果起效相对较慢,能够导致急性患者出现大出血等现象,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进而能够降低患者的生存率[5]。
综上所述,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快速查明病因的特点,并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缪丽.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6):115-120.
[2]徐昕,王邦茂,邓宝茹,等.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诊治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4):220-222.
[3]吴娟,廖江涛,陈银芸,等.对10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43-144.
[4]余细球,刘锦涛,侯华军,等.急诊胃镜对肝硬化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疗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1):33-35.
[5]杨华元,张明刚,常建军,等.230例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关系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1,15(5):276-278.
论文作者:郑相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肝硬化论文; 消化道论文; 胃镜论文; 实验组论文; 急诊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