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郭庄中学 266737
摘 要: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树立健康完善的人格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亟需优化。
关键词:初中道德 法治 核心素养 措施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地成长发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密切,因此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路
1.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的理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及法律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及能力。在课堂上,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课程不断地进行完善,细化相关课程部分,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标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将自身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兴趣。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将一些实际案例贯穿其中,从而将各个地区的思想文化进行相关的交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思想的多元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进行创新,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3.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在实践中,真正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位,就是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配合程度,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要对自身有一定的定位。
二、明释内容——生成情景交融的灵动课堂
明释就是教学说明和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什么(内容)”与“如何传达(明释)”的有效统一,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明释内容,实现教学生成,使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必须借助生动的课堂组织形式,优化教学活动设计,营造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灵动变化的情境中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更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进一步加强课堂生成的效益。道德与法治学习具有明显的情境性,教师应借助特定的活动氛围和环境,顺势开展和推进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的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井然有序的交通图片,当学生在欣赏规则之美时,教师又继续展示另一幅杂乱无章的交通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由于一辆电动车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使原本有序的交通变得混乱不堪的景象。经过视觉冲击、对比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两幅图中获得的启示。学生纷纷回答道:“生活需要规则。”在此,教师紧扣教学内容,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灵活生动的图片情境,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状态,使他们形成情感共鸣,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扩展了认知思维。
三、掌握课堂价值取向
除了要实现学科教学向课程整合的转变,在授课时还应该在培养素质方面进行改变。既然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培养核心素养,就要在教学上高度重视,要在真正的意义上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从关注知识的人变成关注求知者。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精心设计一下教学活动,改变一下过去的上课氛围,让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改变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现状,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热情,让学生由过去的一味听课转变为核心素养,主动地理解课程、体验课程。比如,在课上可以举办一个辩论赛,以网络究竟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为题,让学生以怎么运用网络为中心,分成正、反两方,在课堂下自己收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在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辩论。当辩论达到高潮时,教师可以恰当地介入,并且进行适当引导,告诉学生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这就实现了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来教授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新课改的要求,对于课程教学要进行相关的创新及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改善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新课改的机遇有正确认识,在完成挑战的同时,将我国初中教学过程中的困境加以改变,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强化学生的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1]周婷婷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6,(11)。
[2]代盼盼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7,(36)。
[3]杨秋琴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02)。
论文作者:李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法治论文; 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课程论文; 素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