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中有关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魏朱宝[1](2020)在《股权比例变动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分析与准则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采用修正的实体理论,而且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处理,但准则及相应的应用指南并没有从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而且对于一些特殊交易如股权投资持股比例变动而引起的复杂会计处理也缺乏完整有效的实务指导。股权投资持股比例变动有的涉及控制权变动,有的属于权益性交易,有的跨越了会计处理界限,其不仅涉及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还会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本文在系统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追加股权投资和处置股权投资导致的不同情形,结合准则规定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对股权比例变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谢德仁,张梅[2](2020)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之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现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规定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为对子公司投资),这割裂了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关联,削弱了两者间的互补性,且导致母公司股东基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来厘定分红权利虽然符合《公司法》却很不合理,而基于合并财务报表来厘定分红权利虽更为合理但和《公司法》存在明显冲突。我们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之中采用权益法来核算其对子公司投资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并建议修订我国现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之中由成本法改为采用权益法来核算其对子公司投资。
宋扬平[3](2018)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资本市场萌芽阶段开始距今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初步形成、成长与规范以及飞速发展这几个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也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投资来拓展业务,这使得企业的发展显现多元化的成长姿态,因此更突显了对投资活动进行准确的会计计量的重要性。2014年,我国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修订,为此提供了理论指引。根据规定,顺流交易下,应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调整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但是该交易并不影响被投资方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当期损益,而是体现在投资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关于当期损益的列示,按照此项交易在权益法核算下的实质,可以看出并没有影响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量,所以此项交易就不应该影响到投资企业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关于投资损益的确认。如果投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做的调整分录,在实质上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在不同的损益项目之间进行了转换,并不会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合并净利润产生实际影响。本文将以顺流交易下的抵销调整作为切入点,进而深入讨论权益法核算存在的理论缺陷和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准则中权益法的相关规定,分析对比国内外准则中权益法存在的异同,为后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和准则支撑。然后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在权益法核算中存在的理论缺陷以及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权益法核算存在的理论缺陷包括所确认的资产的价值不归属于会计计量属性,混淆了法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界限,缺乏事实依据,不符合谨慎性的要求以及后续计量的时点不明确。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权益法的采用受企业管理层的意图与判断的影响,企业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带来的影响,交叉持股的投资损益无法客观确认以及顺逆流交易中投资收益的抵销调整存在困惑。权益法核算存在的理论缺陷,主要是因为对权益法本质的认识出现偏差、未能正确区分合并财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的作用以及未梳理合并财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而实务中存在问题则与权益法本身的特点、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独立性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等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运用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张瑜[4](2018)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权投资在促进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契合公司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显着优势日益彰显,已逐渐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发展壮大的一种有效途径。投资行为的日渐频繁和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企业间的股权投资情况越来越复杂,由此产生的会计核算和列报问题也逐渐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所以,规范对股权投资的核算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在我国,权益法既作为一种日常核算方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又作为一种合并方法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从1992年至2014年,我国财政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法规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除了对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作了更为明确的限定外,对其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也在逐步明晰化和具体化。然而,在这看似“越来越完善”的准则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容小觑的问题。对权益法作为一种日常核算方法的运用,我国理论界一直争议不断,有学者甚至提出,权益法下的记账行为大多缺乏法律依据,其核算结果违背了会计的初衷。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国外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权益法的运用进行梳理,结合“会计反映经济实质理论”和“经济后果理论”,指出我国将权益法作为一种日常核算方法对股权投资进行计量时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权益法下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存在无法解释的悖论,将被投资单位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投资方的“资本公积”不合理,权益法下确认的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所提供的信息有违“可靠性”和“谨慎性”等,并以“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其联营企业为例进行论证。在分析权益法存在问题的原因时,引出对权益法本质的探究,经分析后,认为权益法的本质是一种合并方法,不应运用在日常核算中,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个别财务报表废除权益法,改用成本法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核算,设立日常备查簿,对联营、合营企业的净资产变动情况实施动态跟踪;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之外增设“权益法附表”和“合并状况分析表”两份附表,用以进一步披露投资方在联营、合营企业中的权益变动情况。本文探讨了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原因后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股权投资的核算及权益法在实务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田洋,杨成文[5](2016)在《新会计准则下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文中研究说明为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财政部于2014年3月颁发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相较于2006年颁布的准则,修订后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修改,由于新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缩小,因此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相比之前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参照修订后的准则,结合举例与个人理解,对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在会计实务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
高虹,王连国[6](2015)在《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下核算方法转换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于2014年3月正式颁布,并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本文依据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结合相关案例,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李玲[7](2015)在《多次交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相关账务处理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准则对多次交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账务处理做了规定,但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宋芳丽[8](2015)在《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3月财政部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原准则相比在适用范围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新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及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俸芳,黄娜,杨一飞[9](2014)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随着投资单位追加投资,可能会引起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转换。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追加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并作了举例说明。
刘翠莲[10](2012)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会计处理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一、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CAS2)规定,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应根据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确定核算方法。当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持有的股份在20%以下,此时投资方应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当股权达到20%与50%之间时,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由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转为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当股权超过50%时,采用成本法核算。CAS2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与后续计量也作了明确阐述,但对于由追加或减少投资而引起的核算方法的转换相应会计处理讲述不多,这一点成为投资核算中的难点与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探讨总结出了"四步"、"三步"会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中有关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中有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股权比例变动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分析与准则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理论分析 |
(一)修正的实体理论 |
(二)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
(三)跨越会计处理界限 |
1. 股权投资在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之间转换 |
2. 股权投资在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转换 |
(四)权益性交易 |
二、追加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
(一)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 |
1. 追加投资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会计处理(单位:万元,下同): |
2. 追加投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 |
(二)权益法转成本法核算(非同一控制) |
1. 个别财务报表会计处理: |
2. 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 |
(三)权益法转成本法核算(同一控制) |
三、处置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
(一)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股权投资 |
1. 编制20×8年合并财务报表: |
(1)模拟权益法调整 |
(2)抵销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
(3)抵销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 |
2.20×9年处置部分股权: |
(1)个别财务报表(处置部分股权) |
(2)合并财务报表 |
(二)处置股权投资而丧失控制权(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
四、几个问题的探讨 |
(一)控制权不变下的股权比例变动会计处理问题(非同一控制) |
(二)控制权不变下的股权比例变动会计处理问题(同一控制) |
(三)股权变动下原权益法下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问题 |
(2)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之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IASB的相关准则变迁与文献简述 |
(一)IASB的相关准则变迁 |
(二)文献简述 |
三、《公司法》关于股东分红权利的界定与实践中的分红权利界定难题 |
(一)《公司法》关于股东分红权利的界定 |
(二)实践中母公司股东分红权利的界定难题 |
(三)上市公司股东基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分红权利的金额差异大吗? |
四、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处理方法之辨: |
(一)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子公司投资之逻辑支撑 |
(二)对会计准则从权益法转为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投资相关理由的辨析 |
五、结论 |
(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准则背景 |
2.1 国外会计准则中关于权益法的规定 |
2.1.1 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权益法的规定 |
2.1.2 美国会计准则中关于权益法的规定 |
2.1.3 英国会计准则中关于权益法的规定 |
2.1.4 瑞典会计准则中关于权益法的规定 |
2.2 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权益法的规定 |
2.2.1 权益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
2.2.2 投资收益确认的规定 |
2.2.3 投资差额会计处理的规定 |
2.2.4 成本法和权益法转换的规定 |
2.2.5 合并财务报表中权益法的规定 |
2.3 国内外会计准则中关于权益法规定的异同分析 |
2.3.1 我国会计准则中不存在“单独财务报表”的概念 |
2.3.2 国内外会计准则在权益法运用上存在的差异 |
第三章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理论缺陷及其成因 |
3.1 权益法核算存在的理论缺陷 |
3.1.1 权益法下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不归属于会计计量属性 |
3.1.2 权益法核算混淆了法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界限 |
3.1.3 权益法核算缺乏事实依据 |
3.1.4 权益法核算不符合谨慎性的要求 |
3.1.5 权益法核算下后续计量时点不明确 |
3.2 权益法核算存在理论缺陷的原因分析 |
3.2.1 对权益法本质的认识出现偏差 |
3.2.2 未能正确区分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的作用 |
3.2.3 未理清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的关系 |
第四章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实务运用存在问题分析 |
4.1 权益法的采用受企业管理层意图与判断的影响 |
4.2 权益法核算下企业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 |
4.3 权益法核算下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带来的影响 |
4.4 权益法下交叉持股的投资损益无法客观确认 |
4.5 顺逆流交易中投资收益的抵销调整存在的困惑 |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改进建议及对策 |
5.1 理论层面对权益法的改进建议及对策 |
5.1.1 重新对权益法进行定义 |
5.1.2 个别财务报表层面废除权益法 |
5.1.3 定义并规范权益法财务报表,修订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
5.2 实务运用层面对权益法的改进建议及对策 |
5.2.1 规范和增加对联营、合营企业的信息披露 |
5.2.2 加强权益法相关信息的审计和监管,防范盈余管理 |
5.2.3 强化资产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
5.2.4 权益法下交叉持股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 |
5.2.5 顺逆流交易中投资收益的抵销调整的会计处理建议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会计反映经济实质理论 |
2.1.1 会计目标 |
2.1.2 会计政策选择 |
2.2 经济后果理论 |
2.3 我国《会计法》和《基本准则》关于上述理论的体现 |
2.3.1 会计记账应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
2.3.2 会计信息应具备“可靠性”和“谨慎性” |
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准则背景 |
3.1 国外准则中对权益法的规定 |
3.1.1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权益法的规定 |
3.1.2 英国会计准则中对权益法的规定 |
3.1.3 美国会计准则中对权益法的规定 |
3.1.4 小结 |
3.2 我国会计法规中对权益法的规定 |
3.2.1 权益法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运用 |
3.2.2 权益法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运用 |
3.3 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权益法运用的异同分析 |
3.3.1 权益法在单体财务报表层面运用的异同分析 |
3.3.2 权益法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运用的异同分析 |
第四章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权益法下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存在悖论 |
4.2 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与其他投资活动中投资收益的确认依据不同 |
4.3 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核算确认视同处置收益,有违“如实反映” |
4.4 投资方将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合理 |
4.5 权益法下提供的信息有违“谨慎性”和“可靠性” |
4.6 权益法下利润被重复确认,社会财富无端增加 |
第五章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缺乏对权益法本质的认识 |
5.1.1 将权益法视为“单行合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 |
5.1.2 权益法的本质是一种合并方法 |
5.2 未梳理单独财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的关系 |
5.3 未合理划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工 |
第六章 对策及建议 |
6.1 对权益法进行重新界定,明确其实质是一种合并方法 |
6.2 个别财务报表废除权益法,加强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的披露 |
6.3 合并财务报表后增设“权益法附表”和“合并状况分析表” |
6.4 政策性建议 |
6.4.1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应遵从“会计反映经济实质理论” |
6.4.2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准则的完善,以本土原创成果服务经济发展 |
6.4.3 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审计,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会计准则下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具体会计处理 |
1、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增加等原因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 |
2、处置投资导致持股比例减少等原因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 |
三、结语 |
(6)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下核算方法转换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所涉及的会计处理 |
(一)金融工具核算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权益法核算 |
(二)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 |
(三)金融工具核算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成本法核算 |
二、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所涉及的会计处理 |
(一)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权益法转为金融工具核算 |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
(三)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成本法转为金融工具核算 |
(7)多次交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相关账务处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则对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 |
(一) |
(二) |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 |
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商誉或留存收益 (或损益) 计算的改进 |
四、案例分析 |
(一) 2010年2月10日, KL公司购入PH公司10%股权的会计处理为: |
(二) 2011年3月1日, KL公司购入PH公司5%股权的会计处理为: |
(三) 2012年1月1日, KL公司购入PH公司10%股权的会计处理为: |
(四) 将原投资 (2012年1月1日前取得) 由账面价值调整到追加投资日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为: |
(五) 追加投资日 (2012年1月1日)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的会计处理为: |
(8)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新修订 CAS 2 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
(一)“无重大影响投资”的初始计量 |
(二)持股比例增加时“无重大影响投资”的核算 |
1. 由金融资产核算法转为权益法 |
2. 由金融资产核算法转为成本法 |
(三)持股比例减少时“无重大影响投资”的核算 |
1. 由成本法转为金融资产核算法 |
2. 由权益法转为金融资产核算法 |
三、完善新修订 CAS2 的建议 |
1. 完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规范 |
2. 完善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净资产变动的处理的规范 |
(9)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追加投资属于多次交易情况下的权益法转成本法 |
(一)追加投资形成的企业合并类型 |
1. 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形成的企业合并。 |
2. 非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形成的企业合并。 |
(二)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具体会计处理分析 |
三、举例 |
四、权益法转成本法时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建议 |
(10)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会计处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 |
二、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条件 |
(一) 因追加投资, 使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持股比例上升, 导致 |
(二) 因处置投资导致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 核算方法由成本 |
三、结论 |
四、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中有关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股权比例变动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分析与准则解读[J]. 魏朱宝. 财务与会计, 2020(15)
- [2]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之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J]. 谢德仁,张梅. 会计研究, 2020(02)
- [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改进研究[D]. 宋扬平. 长安大学, 2018(01)
- [4]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D]. 张瑜. 长安大学, 2018(02)
- [5]新会计准则下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J]. 田洋,杨成文. 当代经济, 2016(12)
- [6]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下核算方法转换问题探讨[J]. 高虹,王连国. 商业会计, 2015(16)
- [7]多次交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相关账务处理的探讨[J]. 李玲. 会计师, 2015(10)
- [8]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 宋芳丽. 交通财会, 2015(03)
- [9]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研究[J]. 俸芳,黄娜,杨一飞. 财会月刊, 2014(11)
- [10]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会计处理探讨[J]. 刘翠莲. 财会通讯, 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