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韩俊英

韩俊英

(新疆石河子一五0团医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时,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的检测结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常规体检人员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分别采用全血和稀释两种模式,观察患者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全血模式在WBC、RBC、Hb、HCT、PLT等检测结果上和稀释模式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模式患者的检测CV均在精密度要求范围内,稀释模式检测CV均超出精密度要求,因此全血模式检测精密度高于稀释模式。结论: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时,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其中全血模式检测精密度高,应当优先选用。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常规;全血模式;稀释模式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61-02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上基础的化验项目之一,能够了解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检测工作中广泛使用,其自动化和精确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1]。为了进一步探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的检测结果,本文选取我院体检人员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每年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人数为3000例左右,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200例常规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在22—60岁之间,平均年龄(43.5±2.6)岁;农民81例,教师24例,工人90例,干部5例。

1.2 检测方法

1.2.1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选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BC3000,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公司生产),以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前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确保仪器性能良好,严格遵循规范的操作制度[2]。

1.2.2 全血模式 抽取检测人员静脉血液2ml,使用EDTA-K2进行抗凝处理,并颠倒混匀,将仪器设置为全血模式。要求检测重复10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

1.2.3 稀释模式 血液采集选择为检测人员的无名指,穿刺后去除第一滴血液,采集末梢血20μl,共采集5次。完成后将管尖余血擦干净,插入稀释液试管底部。放出血液后使用上清液冲洗吸管,并将试管摇匀。将仪器设置为稀释模式,得出检测结果。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者两种检测模式的检测结果,以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作为比较项目。(2)比较两种检测模式的精密度,采用变异系数(CV)作为评判指标,其计算方法为:标准差/平均数×100%,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检测精密度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测结果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测结果比较 全血模式在WBC、RBC、Hb、HCT、PLT等检测结果上和稀释模式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检测精密度比较 全血模式患者的检测CV均在精密度要求范围内,稀释模式检测CV均超出精密度要求,因此全血模式检测精密度高于稀释模式。结果见表2。

3.讨论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较多,其中任何一项成分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导致身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当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也会导致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因此,血常规检测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成为临床诊治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中,一般分为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两种。其中前者要对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测的优点,主要适用范围是住院患者;后者采集患者手指的末梢血液,取血量少,主要适用于门诊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WBC、RBC、Hb、HCT、PLT等检测结果上,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相比差异明显,且检测精密度高于稀释模式。在王晓旭的研究中认为,原因在于全血模式具有较高的重复性,静脉血液能够反映人体血液循环的真实情况,因此检测结果趋于稳定、波动小。综上,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时,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其中全血模式检测精密度高,如无禁忌应当优先选用。

论文作者:韩俊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2

标签:;  ;  ;  ;  ;  ;  ;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韩俊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