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名胜区旅游景区指数评价与推广模型_景气指数论文

中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及提升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景气论文,中国论文,遗产论文,指数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7-7588(2013)12-2344-08

1 引言

发展旅游有助于遗产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许多学者对世界各地的遗产旅游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1-3]。截止2013年6月,我国具有45处世界遗产地,遗产地已成为我国最受游客欢迎的目的地,发展旅游业推动了遗产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目前,我国对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监控和长期预测还相对较为薄弱,制约了遗产地政府的产业调控能力和战略判断能力。景气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综合性的描述,用以说明经济活跃程度的概念[4]。20世纪40年代,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提出用多指标代替单一指标对宏观经济景气周期进行计算的方法[5]。随着对景气循环认识的深入及计量经济技术的进展,增长循环方法、阶段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方法、状态空间模型方法等方法逐渐在许多国家的景气分析中得到应用[6]。旅游景气指数是识别和预测旅游产业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市场、旅行社等方面进行旅游景气指数研究。倪晓宁等从影响旅游市场景气指数的64个指标中进行选择,经过剔除信息重叠较大的指标,最终选择了10个指标,分为一致、先行和滞后指标,对中国旅游市场景气指数进行研究,但未对具体的指标筛选方法进行深入剖析[7]。戴斌等对中国旅行社产业景气周期进行指数化研究,该研究并未使用较为成熟的“扩散指数法”和“合成指数法”,而是在旅行社产业景气指数下设二、三、四级指标[6]。一些学者对饭店产业[8,9]、星级酒店[10]的景气指数进行研究。综上表明,针对遗产地开展旅游景气研究还尚未见报道。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是指根据我国遗产地的旅游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景气测评模型,从而对遗产地旅游产业景气变动状况进行定量描述和定性判断,反映遗产地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状态。本文拟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度模型,选择张家界市、承德市与黄山市作为案例,分析其旅游景气指数,并提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研究成果旨在推动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的提升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概念性框架

旅游景气指数测评一般包括三类指标: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先行指标是指经济波动达到峰或谷前,超前出现峰或谷的指标;一致指标是指达到高峰和低谷的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基准日期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指标;滞后指标是指那些转折点滞后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基准转折点的指标[4]。借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景气分析课题组开发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本文将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由先行指数、一致指数和滞后指数3种指数构成,合成为综合指数,对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进行分析,景气指数测评过程见图1。

图1 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框架

2.2 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指标体系

旅游产业活动与相关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活动以及投资、物价和收入等宏观领域广泛的经济活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反映旅游产业的景气波动情况[7]。最初的考虑包括64个指标,以反映各方面的影响,在经过具体的经济分析之后,剔除了信息重叠较大的指标,去掉没有统计数据或者只有少量年份数据的指标。由于旅游作为消费品受到收入影响,因此选择在经济意义上代表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全国GDP、居民消费支出等作为先行指标,考虑到案例区的具体情况,将案例区固定资产投资、案例区森林覆盖率等也作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采用案例区旅游收入、游客量、游客花费,这些可准确反映当年旅游产业的繁荣程度。考虑到我国国情,滞后指标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等[7]。最后精选了24个指标,一致指标、先行指标、滞后指标各8个,具体见表1。

由于我国遗产地对旅游产业的全面统计工作时间不长,如果过于强调月度数据和季度数据,会缩短景气指标的统计年限。由于进入2000年后,我国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遗产地旅游业发展变化最为剧烈,因此,本文采用2000-2012年间13年的年度数据。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综合平均,必须采用消除量纲影响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同时,也满足了合成指数编制中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要求。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常用的主观模糊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组成复杂问题的多个元素权重的整体判断转变为对这些元素进行“两两对比”,然后再转化为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定各元素的权重[11]。根据我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邀请20位以旅游、遗产、旅游目的地为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权重确定,具体权重如表1所示。

2.3 遗产地旅游景气合成指数测度模型

国际上通用的景气指数方法有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DI)方法和合成指数方法(Composite Index,CI),扩散指数可有效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转折点,但不能说明经济波动的程度,因此本文将采用合成指数方法[7,12]。

2.3.1 单指标的对称变化率和标准化 对称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2.3.3 平均变化率以同步指数标准化 标准化因子F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变化率以同步指数标准化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2,3,…,m为期数。

2.3.4计算合成指数 首先还原为原始指数的时间序列即环比原始指数,令=100,则计算公式为:

2.4 案例区选择

当前我国世界遗产地绝大部分属于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考虑遗产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时间,从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中各选1处,案例区分别为:张家界市、承德市、黄山市,对其核心遗产资源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时间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3处遗产地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2000年后,均已步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3 结果与分析

3.1 综合指数时间变化

根据合成指数编制方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指定基准年份为2000年,可以计算出景气指数数值结果,2001-2012年张家界市、黄山市与承德市3处世界遗产地的旅游景气指数测度结果见表3。

根据3处遗产地的平均值,得出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如图2所示。2001年世界遗产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为100.89,2012年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为110.96,年均增长速度为0.87%,这表明进入21世纪后,遗产地旅游产业景气指数越来越高。这主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与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增长较快。

图2 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

3.2 三类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变化

采用3处典型遗产地旅游产业景气指数的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的数据,取其平均值,折算得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这3类指标的平均值,如图3所示。总体而言,遗产地3类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先行指标的景气指数从2001年的100.89上升至2012年的111.89,年增长率为0.94%。先行指标主要由全国性的宏观指标与少数案例区指标构成,2001-2012年间旅游景气指数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小。一致指标的景气指数从2001年的100.89上升至2012年的109.02,年增长率为0.87%。一致指标由旅游业收入和游客人数等指标所构成,2001-2012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致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也呈现平稳增长,然而一致指标受到突发性事件的显著影响,例如遗产地在2003年与2008年的旅游景气指数则分别受到非典危机与奥运会严重影响。滞后指标的景气指数从2001年的100.89上升至2012年的111.99,年增长率为0.95%。滞后指标由案例区的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案例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等指标构成,2001-2012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滞后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也呈现平稳增长,对突发事件也较为敏感,例如2003年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受到非典影响较为严重。

3.3 不同类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变化

采用3处典型遗产地旅游产业景气指数的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的数据,取其平均值,折算得出张家界市(世界自然遗产)、黄山市(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与承德市(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如图4所示。总体而言,3类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仅在2003年3处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呈现增速减缓的趋势。然而,3处遗产地在2001-2012年间的旅游景气指数变化不一样,相对而言,承德市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增长较快,2001年为100.8,2012年为112.1,年增长率为0.97%,其次为黄山与张家界市,分别为0.9%与0.74%。这表明,从长远看,文化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可能会相对自然型遗产地更高。分析表明,3处遗产地的2003年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仅比2002年高出0.19%~0.40%,远低于2001-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0.74%~0.97%。这表明在2003年,遗产地旅游受到非典危机的影响较大。

3.4 旅游产业景气指数与GDP指数关系分析

运用3处典型样本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与GDP指数,采用函数关系拟合,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研究表明:遗产地中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与GDP指数之间呈现幂指数正相关关系,3处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与GDP指数的复相关均在0.983 3~0.987 6。这说明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许多遗产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社会经济产业部门,其景气指数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遗产地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遗产地社会经济也随之得以全面发展。因此,维系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成为遗产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图3 2001-2012年案例遗产地3类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变化

图4 2001-2012年不同类型遗产旅游目的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变化

4 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

综上分析可知:

(1)从旅游产业发展视角分析,影响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最重要的因素应为遗产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旅游服务设施科学建设和人性化服务管理。

(2)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受到了全国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与案例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3)突发性事件对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影响较为剧烈。

当前容易造成突发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全国性事件影响,例如2003年非典事件。

(2)遗产地自然灾害影响,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对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影响。

(3)遗产地恶劣人为事件影响,例如2013年香格里拉宰客事件。因此,要推动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需要从全国与遗产地两个层面协调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助力。本文从全国旅游休闲发展环境营造、遗产地旅游建设与管理、遗产地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3个方面来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如图6所示。

图5 2001-2012年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与GDP指数关系

图6 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

4.1 全国旅游休闲发展环境营造

(1)全国宏观层面应保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培育遗产地良好的潜在旅游客源基础。

(2)协调各部门,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旅游业发展意见》,全面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3)整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力量,积极推进全国国民休闲计划,促进全国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4.2 遗产地旅游建设与管理

首先,严格保护遗产地旅游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效开发遗产旅游产品。其次,鼓励使用低碳材料建设旅游服务设施,运用生态技术对旅游服务设施进行生态化建设。第三,采用智慧旅游发展理念,对遗产地旅游予以智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遗产地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管理。

4.3 遗产地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

(1)全国性突发事件。针对此类突发事件,一般而言,遗产地难以改变全国性事件的影响,因此,应集中精力在升级遗产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2)遗产地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往往容易对遗产地旅游形象、产品体系、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带来严重的破坏,因此,经过自然灾害后,遗产地应积极重构旅游产品体系,重塑遗产旅游形象,重建服务基础设施;

(3)遗产地人为恶劣事件。这类事件非常容易给遗产地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遗产地的旅游形象。因此,遗产地管理者必须彻底调查事件真相,严肃处理事件责任人,并通过微博等方法,重塑遗产地良好的旅游形象,并逐步恢复遗产地公信力。

5 结语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发展潜力巨大;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旅游需求将急剧增大。无疑我国世界遗产地将成为国内外广大游客出游的首选之地。本文通过提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概念性框架,建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指标体系与旅游景气合成指数测度模型,并选择张家界市、承德市与黄山市作为案例,分析其旅游景气指数;最后,从全国旅游休闲发展环境营造、遗产地旅游建设与管理、遗产地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3个方面来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通过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的分析与提升模式构建,能较为全面的分析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为遗产地相关职能部门准确掌握旅游业发展动向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我国遗产地旅游统计信息不全面,许多遗产地与旅游相关的指标尚未建立统计途径,1990年的年份数据、2000年后的月数据难以采集,本文选择了世界遗产2000-2012年的旅游、社会经济数据,对其旅游景气指数进行分析,这可能对景气指数的精确度造成一定影响。我国世界遗产地绝大部分属于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因此,本文选择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研究旅游景气指数的遗产类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的合理测评,需要根据遗产地生命周期,尤其是遗产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时间,对于遗产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选择了张家界市、承德市、黄山市作为案例地,虽然案例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案例点数量相对较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计系统的完善,在今后的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模型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标签:;  ;  

中国文化名胜区旅游景区指数评价与推广模型_景气指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