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琴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442000
【摘要】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是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细化,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教给学生积累素材,注重夯实写作的基础,这一大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创设 借鉴 观察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94-01
创设情境是写作的美好开端,把学生慢慢从看图写话过渡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并通过学习借鉴优美句段,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感受写作的快乐时,进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大难题。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了看图说话,用简短语言记叙事情的经过,简单描述事物的状态。一旦提高写作的要求,把语言具体化,他们就会束手无策。怎样才能很快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不再为写作而犯愁呢?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 组织语言 积词成段
三年级开学初,又到了描写秋天景色的时候了,没有写作方法的指导,没有优美词句的铺垫,很难成就一篇文章。此时,我想起了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内容,全部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如何利用好这些词语,写出一篇秋景的文章呢?
(1)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年级学习这些词语时,大家都会认,在老师和家长指导下,虽然能用一些词语写句子,但是对词语的意思以及所表达的意境是模糊的。那我就从意思和意境入手。首先布置第一项任务:学生放学回家翻工具书,弄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我晚上加班搜索了大量能突现每个词语意境的画面,制作成课件,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
(2)创设情境,组织词语,练习表达。
指导学生随意创设情境,合理利用以上词语,组合语言把眼里看到的美景写下来。写作前要注意强调标点的用法,指导分层。
(3)写好下水作文。
为了确保全班学生能正确使用词语,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又写了示范文,更进一步地指导他们弄明白词语的用法,以及这些词语给文章带来的精妙之处。
课下面对面批改,及时给学生提出中肯的建议。由于指导的过程详细,所以最后的效果是可喜的。
二、借鉴佳句 丰富想象 拓展片段
入选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作品,各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学会每一篇文章的写法,体会优美句段的精彩之处,是掌握写作方法的一个捷径。
我在教学《爬天都峰》这篇文章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一段是要表述天都峰的高、陡、险的特点。简单的三句话把它的特点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么把它们写得更具体呢?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爬山的实战情况,将看到的通过借鉴佳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它具体地表述出来。所以,课前预习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回家积累描写山峰高、陡、险的句段,再想想自己爬山时的实际感受,用文字记叙下来,为课堂上的展示做好铺垫。由于准备充分,大家的想象力异常丰富,描述山峰的语句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同时也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天都峰的高、陡。
三、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寻找源泉
作文要学会积累。所谓“积累”,就是一点一滴地慢慢积聚,当你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的量时,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你的写作水平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质的变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名句就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所以,教给学生积累是教会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环节。
那么,学生怎样去积累呢?
第一是阅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因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并定期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分类。
第二是生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所以,老师教给学生要深入生活,用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炼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长期积淀、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四、评语激励 及时评比 激发兴趣
表扬是人生路上的阳光雨露,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兴奋剂,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阶梯,所以作文教学采用激励机制是改善作文难教难写困局的一剂良药。
(1)评语激励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练就一双善于捕捉“闪光点”的慧眼,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可圈可点之处。学生在作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方面,凡有可取之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对基本功欠佳的学生,更要用温馨的话语,去燎原他们写作兴趣的那点“星星之火”,让他们沿着希望之光前进。即使作文一团糟,教师也要用委婉的语句去点评,要让学生从老师亲切的话语里看到希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当然,对于不合格的作文,我会做到面批面改,再次精心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自觉主动去修改。
(2) 及时评比
如果说评语激励达到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效果,那么及时评比作文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动力。
在每周一评和每月一总结的那两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评比课上,先四人小组评比,每人轮流朗读各自的文章。每读完一篇,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此同学文章中哪些地方精彩,值得借鉴,哪些地方不足,需要修改,最后评选出本组的优胜者和进步最大的同学。两人分别得个人分。
第二步,全班展示。学生点兵点将,也可自荐,想听哪个组的就点哪个小组的优胜者和进步最大的。当然点的小组听完后要给出评价,要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其他小组补充。哪个小组评价精彩,就给小组加分,同时也给个人加分。月底总结,评选“十大文采星” 、“十大进步星”,有评奖嘉宾(邀请的老师,以后会邀请家长)给他们颁奖。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虽然是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把教学过程做细一些,教学方法灵活一些,教学手段丰富一些,考虑的问题再周密一些,注重夯实写作的基础,后边的写作之路才会走得更轻松。
论文作者:王华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词语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之处论文; 小组论文; 兴趣论文; 语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