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小学教育,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表现,则是课后作业设计的不合理,很多教师觉得只要布置作业,就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优化作业设计模式,让作业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
教育工作中,各个学科都会布置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可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知识的记忆,也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小学数学教育沿用了传统教学观念,很多教师觉得,课后作业要大量,只有大量的做题,才能记忆数学知识点,所以很多课后作业都采用了“题海战术”。这种作业模式,在一定角度去看有着积极意义,但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去看,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此,农村数学教师要能认清,当前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为学生布置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不足之处
(一)单一题型,挑战性较低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采用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练习就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因此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总是用一些简单的题型,作业数量却很多。设计这种类型的作业,学生基础得到巩固,可过于简单,单一题型也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二)设计不够新颖,创新度不足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一般采用课后习题和一些练习册中的原题,模仿的程度比较明显,对于学生来说只是换汤不换药。学生在完成这种作业时,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容易使得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因此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层次不明显,缺少联系性
农村数学作业的设计,很少能看见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作业难度设计的也不是很合理,没能抓住不同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的特点,作业设计统一并且单调。设计的作业中,数学知识点不够集中,没能发挥出将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复习的作用。
二、针对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的建议
(一)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设计分层次的作业
农村数学作业的设计中,突出特点是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总是想到,数学作业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此布置了统一形式的作业,但学生却没有选择作业的权利,不能选取更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间与一定差别,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会认为这种作业太简单;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会觉得数学作业很难,并且完不成,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中,客观存在的是学生间差异,而教师却忽视了这种差异,设计的作业不够有针对性,也不够新颖,因此影响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作业设计应当层次分明,有全体都需要完成的作业,也有个别同学需要完成作业。
比如,在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完成后,教师要设计出本节课后作业,这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再一个水平上的问题,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设计整体情况:基本作业,抄写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求和公式,完成课后作业中两道大题;提升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习题。并指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项目,觉得能够记忆计算公式的学生,可直接完成练习册,而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必须抄写公式并记忆,然后完成课后作业习题,选择练习册中自己能够完成的习题。这种方式下,能力强和能力一般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作业要完成,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总结出来,也能用于生活。单一题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农村数学教师要将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题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数学作业设计要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接触生活中数学知识提供机会,也要给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比如,数学作业设计可多多设置一些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豆动脑和动手,多多运用,多多实践,回归生活,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像讲解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要为学生设计生活实践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三角形形状的物品,并有尺子量一量物品中三角形的高度和底边,然后计算出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真正以上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具体的计算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作业形式,强化作业趣味性与联系性
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作业更具趣味性,同时也要让每次作业都能联系在一起,从而串联学习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作业设计的具有趣味性,要以现实挑战性作业为主,为学生提供观察、推理、猜测的机会,培养学生数学兴趣,进而保证数学作业发挥真正巩固知识的作用。而强化作业设计的联系性,可以为学生布置类似思维导图类作业,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给出题目,让学生自己编辑思维导图,另外一种模式,则是教师给出思维导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填充相应的知识点。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既体现了趣味性,也体现出联系性,所以值得教师的应用。
比如,小数乘法全部知识学习完之后,教师设计了思维导图作业,采用了给出固定格式,让学生自己填写的模式。见图1,是数学教师给出的关于小数乘法的思维导图,数学教师将其中一部分内容隐去,然后布置给学生,让其自行填写,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总结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该部分的知识点。设计这类作业,让学生感到新颖,同时强化学生知识的梳理,有着两全其美的效果。
图1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一定问题,数学教师要发现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改正,着眼于这些方面,包括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设计分层次的作业;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作业形式,强化作业趣味性与联系性,从而更好促进小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乔虹.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案例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11):43-45.
[2]姚传洪,金传英.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6):10-10.
[3]覃彩运.如何设计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J].好家长,2017(30):191-191.
论文作者:李沛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数学论文; 课后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