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创造性活动”课程活动指导模式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专题研究——《创造活动》课活动指导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专题研究论文,模式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中创造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存在于学科学习中,称为广义的创造活动;另一种存在于以解决问题形式出现的创造活动中,包括专门的创造活动课、课外活动及其他形式的活动[1]。我省创造教育实验的重大特色之一是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开设专门的《创造活动》课。与学科教学相比,《创造活动》课具有更鲜的情境性和知识整合性,更离不开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动脑。它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启发学生以灵活的方式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方法、人格与动机的目的。

《创造活动》课实验教材是根据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结合完形心理学派、联想心理学派以及人本主义对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有益见解编写的。教材按操作和产品两大维度设计了16个单元,每单元又根据内容维度设计了4至5个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问题,学生的活动就是解决问题的活动。单元中各课的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循序渐进地加大难度。从心理操作的角度讲,教材设计的活动分四大类:1.识记类活动、2.发散加工类活动、3.辐合加工类活动、4.评价类活动。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策略,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2]。

具体而言,识记类活动主要是认知并记忆有关信息的内容,它涉及两大基本能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因此,指导该类活动时,应使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忆的有效策略,如按一定线索进行观察和记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记忆等;发散加工类活动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奇特、多样的想象,教会学生发散加工的策略,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细性[3];辐合加工类活动是在发散思维基础上的一种聚焦,它强调寻求唯一的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该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对已有信息与观念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因为直觉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逻辑思维的凝炼与约略化。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由直觉思维的“猜测”得出正确答案,然后由逻辑思维检查和证明;评价类活动要求学生对信息是否满足逻辑要求或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分析信息以及确定评价标准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应注意通过这四类活动养成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如:自我控制品质、自发行为品质、冲动性、独立性、持久性、灵活性、冒险性和容忍模糊性等(详见表1)。

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指导方法和策略的尝试,根据不同类型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及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甚至创新指导方法。但在创造活动课上,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一般要经历四个心理阶段:感受问题——提出假设——尝试解决——形成策略[4]。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配合学生的积极探索,教师的指导过程也应与之适应[5]。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激发兴趣——提供工具——启发思维——点拨提高。

1.激发兴趣:在学生感受问题、明确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寻求活动内容与儿童心理欲求的契合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具体直观的教具创设新颖、独特的活动情境,激发儿童的兴趣,做好活动的心理准备,并提高其感受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不少实验教师尝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创造活动课堂,把活动内容制成图文并茂的动画片,让学生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主人公进行对话。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活动要求,明确问题情境。

如第二册十四单元《推断发散加工》第三十四课活动4“给故事续结尾”讲的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小山羊自己跑到独木桥上,忽然发现桥的对岸有只凶恶的大灰狼,想往回走,却又发现一只金钱豹。请问小山羊该如何脱险?”组织教学时,教师利用配音讲故事的方法,把小山羊的活泼可爱和路遇大灰狼、金钱豹的惊险讲得惟妙惟肖。讲到小山羊遇险时,出示逼真的投影片,并及时发问:“同学们,小山羊该怎么办呢?请你们赶快帮它想个好主意,让它尽快脱险。”这样,学生不仅真切感受到问题情境,而且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2.提供工具:感受问题之后,学生就会提出种种解决问题的假设。这些假设可以利用内部语言,在头脑中通过思维进行转换与运算。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内部运算能力还比较低,他们需要一定的实物支持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6]。而且《创造活动》课的活动宗旨就是要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学生提出假设的过程中,教师切忌用自己已成型的假设诱导学生或过早地对学生的假设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而应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各种工具,让他们自己利用这些工具来检验假设。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过程,而不是一种讲解——接受式学习。实践也证明,在《创造活动》课上,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实质和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的利与弊,并能始终以高涨的情绪从事活动。

提供的工具依活动内容而不尽相同。可以提供实物,让学生凭借实物来完成活动,如二年级课本中的“改羊栏”、“五变四”、“剪拼五边形”、“几点钟”“倒三角形”等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实物动手在课堂上搭一搭、摆一摆、拼一拼,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些关系比较复杂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简明的图示,或制成卡片标明其中涉及的种种关系,便于学生利用这些图示或卡片完成思维的转换。如二年级课本中的“假钞票”、“三匹马的角逐”、“算珠子”等活动。有了图示和卡片的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其中的层次关系,提出假设,解决问题。

3.启发思维:学生提出假设之后,就需要动手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确定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最大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设想、尝试。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仍有较大局限性,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客观,需要教师相机而动,及时点拨、启发。

不同类型的活动有不同的启发要求:识记类活动中,主要是在学生观察不全面或记忆不准确时,启发学生多角度、细致地或按一定线索和规律进行观察、记忆,更好地掌握观察和记忆的策略。发散加工类活动要求教师在集体讨论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学生的观点局限于某一方面时,及时归纳,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其他方向转化;当学生出现变通的想法时,给予表扬,从而因势利导,促进思维的转化;当学生产生新颖、独特甚至创新的想法时,及时肯定、鼓励,通过肯定独特的、变通的想法推动讨论的深化,号召其他学生的思维向新颖的方向转化。指导辐合加工类活动时,教师应从三个方面来启发学生思维:①对所呈现的事实和材料进行仔细而客观的观察,从中发现已知的事实和可能的问题;②产生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并对这些想法进行归纳和综合;③从这些方法中选出最优的方法,并努力结合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想法。在评价类活动中,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如对门类和系统的评价,只需学生仔细观察活动内容并与现实事物作比较得出评价结果来即可;对转换和推断的评价则主要评价转换和推断的过程,看转换的角度是否有新意,推断的过程是否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因此,指导该类活动时,教师除了启发学生如何留心观察生活,如何根据问题情境搜寻信息,如何转换思维角度,如何寻求事物发展逻辑外,还应启发学生客观、公正、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科学策略的重要性。

如第三册十三单元《推断辐合加工》第35课活动3“有趣的算式”中有九个算式,其中前三个列出了结果:1×99=99;2×99=198;3×99=297,要求学生不用计算,直接写出从4×99直到9×99六个算式的答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指导学生从前三个算式的答案中发现规律。学生观察发现:后一个算式总比前一个算式多一个99,所以前一个答案加上99就是后一个算式的答案。教师先肯定了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一条规律,接着指出这仍需要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呢?马上有学生指出:99=100-1,所以,前一个算式加100减1就是后一个算式的答案。教师在肯定学生能吸收别人的观点想出更简单的办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找一个不用计算就能写出答案的办法。此后,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他们冥思苦想仍找不到答案。这时,教师启发说:“同学们,题目要求我们观察前三个式子的答案,因此你们要观察答案的规律。”学生随之将观察的焦点集中在答案上。一会儿,他们就发现前三个式子的答案都是个位数依次减1,十位数不变,百位数依次加1。这样,学生很快就把后六个式子的答案写了出来,完成了任务。但教师仍继续启发: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学生思考后指出:因为,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多99,而99=100-1,所以个位数减1,十位数不变,百位数加1。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及时排除了困难,并凭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规律,明白了原理。

4.点拨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初步形成相关的策略与想法。教师应让学生在出声思维的基础上,汇报自己探索的思维过程,运用的思维策略与方法。通过自己的体悟与总结,学生更易掌握创造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创造的能力。但学生的总结往往不尽准确和恰当,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精确化、明朗化。比如指导发散加工类活动时,教师问学生:“在进行发散思维时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好主意?”学生们有的说:“要大胆地想”,有的说:“要多想”,还有的说:“要多听别人的意见”……。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发现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发散思维的原则,但还不够系统。于是就用儿歌的形式概括出四条原则:想法越多越好,想法越奇特越好,想法变化越大越好,而且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并鼓励学生以后遇到问题时要敢于大胆地想,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想出更多、更好的主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在学生初步形成策略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提高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策略的过程。

要上好创造活动课,教师除了要坚持科学的指导策略外,更需要转变有关的教育观念。

1.坚持传授认知策略与发展思维能力的统一。一方面要在学生已有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策略的指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把传授策略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2.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创造活动课的教学指导技术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教师对学生发现学习的指导是通过呈现引起儿童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的材料,提供辅助工具,及时发问,在学生活动遇到困难时给予点拨启发实现的。课堂上主要是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建立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发展的目标。而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作用,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如创造性地补充、删节、改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等。

3.坚持培养创造性人格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统一。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创造性人格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因此,在训练目标上二者应并重。

4.坚持指导创造过程与营造创造环境的统一。传统的知识传授课上,教师“一言堂”的作风极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创造活动课上,教师要始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对学生多加鼓励,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创造心理氛围。同时,家长、学校和社会也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真正实现处处是创造之地。

5.坚持科学的评价体系。《创造活动》课的训练目标是综合性的,既有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有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还有对学习方法、态度以及认知策略的培养。这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其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综合性。无论是对教师指导活动质量的评价,还是对学生活动质量的评价,都不能单纯评价活动结果,而应更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以及获得的发展。这迥异于知识传授课的教学评价,它要求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肯定其思维过程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其努力探索。只有对活动过程及时进行评价,才能推动学生的创造力长足发展。有时,为了检验长期教学效果,也需要评价活动结果。但对结果的评价必须注重指标的综合性,要综合考虑到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产品等多项指标,选用适宜的测量工具和测评者,客观地解释测验结果,并通过对结果的评价更好地改进教学。

《创造活动》课的开设为创造教育开辟了一个独特的领域。它以其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并通过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活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多年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创造活动课上更愿意动脑想、动手做,更敢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自主性和独立性。事实证明,《创造活动》课的开设对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养成创造性人格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标签:;  ;  ;  ;  

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创造性活动”课程活动指导模式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