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纳米科技计划”及其产业化推进政策_纳米科技论文

台湾“纳米科技计划”及其产业化推进政策_纳米科技论文

台湾的“纳米科技计划”及其产业化促进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纳米论文,政策论文,计划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80(2003)11-0015-04

台湾的“纳米科技计划”从今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对台湾纳米科技的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对台湾传统产业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就这一计划提出的背景、内容、台湾纳米科技发展趋势与支持政策进行一些探讨。

一、台湾出台“纳米科技计划”的背景

台湾“纳米科技计划”是台湾一个“顶级型”的科技发展计划。依台湾“经济部”预估,到2008年台湾纳米技术应用影响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3000亿元(新台币,下同),至2012年可升至1兆元。

所谓“顶级”计划,即所谓“国家”计划。依台湾“国科会”的表述,此类计划,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条构件:其一,有长期的明确目标、创新技术,对产业发展或社会福址有重大贡献。其二,具跨领域特性、需要“政府”引导投入并予长期支持。其三、具有世界性、前瞻性,其影响与冲击既深又广,并需上、中、下游及产学研资源的良好分工与整合。(1)从这三条看,台湾在发展纳米科技的定位上,显然是将它作为“重中之重”产业,对台湾整体产业的调整与升级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其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纳米来看,纳米是英文nanometer的音译,nanometer是长度的单位,数学符号为nm。今天我们谈纳米科技,泛指那些根据1nm至100nm尺寸大小之物质的特性所衍生的创新科技。最早提出在纳米尺度上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是诺贝尔得主理查德·费曼。1959年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如果人类能在原子/分子的尺度上来加工材料、制备装置,我们将有许多新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IBM苏黎士实验室的格鲁勒尔发明了费曼所期望的纳米科技研究的重要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它对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纳米尺度上的多学科交叉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并迅速形成为一个有广阔和潜在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将纳米技术列为“政府关键技术”、塑造21世纪的“启动技术”,并在纳米领域的研发与商品化进行大量的投入。从美国专利国际排名的纳米技术强度指针看,自1975年至2000年,日本申请美国纳米技术专利件数最多,达3,856件(占总专利的34%)。法国1,817件(16)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德国1,524件(14%);同期,纳米技术专利被引用最多的有4个国家,即加拿大、瑞士、荷兰及瑞典。(2)目前已有不少纳米的研究成果接近工业化生产阶段。许多专家预测,只要再过5-10年,纳米技术就将成为以硅为基础的微米级集成电路技术的“接班人”,从而改变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纳米领域的世界竞争已快步加剧。

其次,从台湾来看,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一方面台湾传统产业在进一步衰退,另一方面,2001年、2002年台湾高科技产业生产总值出现了两位数下滑,由此导致了台湾整体经济每况愈下。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台湾业界人士认为“台湾资讯产业已走到尽头”,与此同时,“纳米热”在台湾也逐年升温。这体现了台湾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加速纳米产业的发展。这也是“纳米科技计划”被列为台湾“顶级”计划的重要原因。

再次,从“纳米科技计划”来看,它是新近(2002年5月8日)台湾出台的“挑战2008-6年台湾发展重点建设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台湾“六年计划”内容来看,可简括为“挑战、投资、产业高值化”。所谓“挑战”,即2002-2007年间,台湾将挑战7项目标:世界第一的产品或技术至少15项、来台旅客达到目前的两倍以上、R&D达到GDP的3%、失业率降到4%以下、经济成长率超过5%、宽频普及率超过600万户和创造70万个新工作机会。在投资方面,计划投资2兆6500亿元,以“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为主,其中“纳米科技计划”被列为重点投资计划。(3)在产业高值化方面,即着力开发一些核心技术,以提升产业附加价值,包括传统产业高附加价值化、两兆双星产业、四大新兴服务业及绿色产业。

总之,在台湾“六年计划”中纳米科技将唱“主角”,并将它塑造为台湾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二、台湾“纳米科技计划”的内容

从“计划”的架构看,总体上,以“3个子计划”为内容、以“3个目标定位”为方向,以及通过3条途径推动纳米产业化。(4)(1)三个子计划,即:“纳米技术产业化推动计划”、“纳米材料研究计划”和“人才资源与培育计划”。(2)三个目标定位:第一、在纳米科技的“三大领域”(纳米组件、纳米材料、纳米检测与表征(characterization技术)中,台湾主要集中于纳米材料科技应用与产业化这一领域;第二、在“纳米”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上,倾力于后者;第三、在“新”产品与“旧”产品关系上,以后者为主,即应用“纳米”因素,促进传统工业制品的功能与附加值的提升,预期在10年内达到纳米产业的建立。(3)通过三个途径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一是组建“纳米技术产业化联谊会”,结合各产业公会与产业界,整合式地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二是进行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应用培训;三是进行纳米产业重点辅导。辅导对象以纳米技术在化工、金属机电、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

从纳米领域的投资方面看,从2003年开始,台湾将分6年投入231亿7千万元,其中151亿9千万元用于“纳米产业化推动计划”。2003年台湾“经济部”所编列的的纳米科技专案经费为18亿4千4百万元,以资助研究机构、企业界和高校的纳米科技研究。

从预期量化指标看,2008年台湾纳米技术应用影响产值为3,000亿元,投入研究及应用厂商家数可达800家以上,以奠定台湾纳米产业之基础(台湾“经济部工业局”2003年5月30日)。

三、台湾纳米科技发展的趋势

(一)在研发层面

纳米技术是目前世界科技研发的重大方向,影响范围包含半导体、信息、通讯、生医保健、机械、环保、工业生产等产业。而纳米科技研发所需要的昂贵纳米制程与检测分析设施、专业制程加工与分析技术能力等,对一般企业而言,均具有极高困难度。因此,近年来台湾明显加大了诸如“纳米检测与制程实验室”、“纳米制程模拟中心”、“纳米科技中心”等硬体建设的投入。其中,被视为台湾纳米应用技术“产业平台”的是成立了“台湾纳米技术应用中心”(去年成立于“工研院”)。这一“中心”拟在两年内投资25亿研发费用,重点是发展未近期内可商品化的,可在产业上得到有效应用的“纳米级”实用技术和产品。

体现在“中心”的功能上,它既是产业应用纳米的技术平台,又具有“纽带”特色。具体是:“科研纽带”(利用“中心”和工研究院既有的硬软件优势,网罗专业人才和研究发团队,组织实用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研究)、“产业纽带”(重视研发成果的技术转移,加强与产业界的结合,并以商品化为目标)、“人才纽带”(广纳专业人士才和纳米产业化方面的技术培训)、“设备纽带”(在设备、合成、检测、分析等仪器设备方面对厂商提供使用机制)。

另一方面,在纳米技术的研究上,在台湾起步相对较早的机构,包括中山科学院、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台大”“清大”“成功大学”“中央大学”等高校。这些研究单位和高校是最先进入纳米科技研究的单位,在台湾扮演着前瞻引导角色。一方面,协助厂商自岛外技术引进;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年研究单位已有许多研发成果陆续转移给厂商。

(二)在产业层面

近年来,台湾在推动“纳米产业落实”上,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且以传统产业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台湾的传统产业有过辉煌的历史,是20世纪60、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心。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台币升值、土地与劳动成本上扬等岛内经济环境转变的因素影响下,台湾传统产业迅速外移,其占台湾制造业实质生产毛额比率逐年递减。1989-1999年间由40.9%递减到23.7%,传统工业的产业在10年间,减少了18.3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占制造业比重也由10年前的45.1%降为34.1%,减少了29.8%。(5)目前台湾广义的传统产业包括纺织、金属、印刷、石化、造纸、橡胶、塑胶等。其次,纳米科技在全世界的飞速发展对台湾传统工业发展有正面影响。据台湾工研院对纳米材料科技对台湾传统产业的所带来的市场商机预估,超过了900亿元。具体是:塑料与高分子产业(200亿元)、颜料/染料/油墨产业(100亿元)、纺织与纤维产业(150亿元)无机与陶瓷材料产业(50亿元)、金属机械产业(100亿元)、造纸产业(100亿)、超细粉体应用产业(200亿元)。(6)第三,在现阶段,纳米材料科技不一定就能产生“新产业”,而利用纳米技术可以使传统产品产生新功能提高附加值。因此,台湾在打造纳米产业链上,传统工业被置于突出地位。

从台湾的现实态势看,据新近台湾“国科会”的台湾纳米产业发展调查报告,目前台湾共有144家厂商跨足纳米产业。在结构上,上游产业包括“中油”等有51家厂商、中游产业包括台积电、台塑等有70家厂商、下游产业包括大同、声宝等23家厂商,均已陆续研发纳米技术、材料或商品;在投资金额上,投资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厂商占总数的24%;在纳米产品开发时程上,有52%商品已进入实质销售阶段、22%的产品则还在试产阶段;在技术来源方面,采取岛内技术合作约占26%、采取与岛外技术合作的占46%。此外,在资金来源方面,以自行集资为最大宗,比重约占83%。(7)

(三)在产品层面

由于台湾厂商对于技术商品化具有相对的经验优势。如果从纳米技术商品化的成功个案看,近年台湾在人纤、涂料、建材、造纸、金属与化工领域,已有不少与纳米相关的产品、公司在崛起。例如,台湾长兴化工、台积电、联电,台湾日光灯等。其中,台湾日光灯与台湾“中科院”合作开发的纳米光触媒家电产品 (“纳米电扇”),年产量为250万台(营收额近2亿元)在这一领域的东亚市场上居第三位。排名前2名的分别是日本(750万台)、韩国(500万台)。(8)

四、台湾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政策与举措

任何国家、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支持。台湾也不例外。为了加速纳米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台湾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总体讲,这些政策支持,主要是通过“直接补贴”、“间接补贴”方式以引导、鼓励民间在纳米领域的投资、以促进纳米领域的企业的生成与发展。具体有以下四项:

(一)鼓励民间企业从事研究发展

为了激励民间企业研究发展,台湾主要在“研究发展方向”、“政府”采购、“租税融资”、“技术转移”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企业以支持。其主要措施有三:

第一、扩大“鼓励民间事业开发工业新产品”的适用范围,将“纳米”列入这一奖励范畴。这一条例的特色是:(1) 民间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发高科技产品,可申请“政府”核拨开发费用配合款或融资利息费用配合款(第3、5条)。(2)以产品开发计划书向台湾“工业局”申请,不需任何抵押(第6条)。(3)在新产品开发完成后(不论成功与否)一年,以每3个月为一期,5年内摊还配合款(第4条)。

第二、由于“纳米”一词比较抽象,且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周十分广泛。因此,在“适用范围”的界定上,采取宽定义,即“纳米概念衍生的技术/产品项目”。

第三、企业的“研究发展”涵括内容有三:一是“政府”委托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新产品及新技术;二是技术转移,包括对关键性技术有系统的引进、消化、吸收;三是企业自行研发。

(二)鼓励“企业研发联盟”

在近年台湾研发政策的调整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出台了“企业研发联盟”,以鼓励企业在成立“研发联盟”下积极从事组织间的合作研发,以加速新产品开发与新制程技术的创新,台湾当局对此提供资金融通与补助奖励厂商间的共同合作研究计划。

“企业研发联盟”的特色:(1)“企业研发联盟”的适用范围,主要指有意整合产业上中下游业者、跨领域业者或是同业间的研发能量,进而成立长期且常态性的“企业研发联盟”业者,都可以提出计划,向台湾“工业局”申请资助。 (2)资助措施,以“三段式”进行:第一阶段是在“企业研发联盟”育成期,提供先期补助经费(上限为70万元)作为引导研发联盟的成立;第二阶段是技术先期研究期,联盟业者及研究机构可对未来拟出共同开发的技术进行市场和技术方面的先期研究,并试行“企业研发联盟运作”,这一阶段的资助金额上限为500万元;第三阶段是真正进入研发阶段,参与联盟的业者由先期计划研究确认成立“企业研发联盟”为可行后,可以向台湾“工业局”申请“科技专案”资助。(3)在合作研发中,由“企业研发联盟”参与者共同出具资金、人才、设备、技术及管理等资源,以分摊成本、风险及共享成果。

“企业研发联盟”的实施对台湾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资源有限(资金、人才、技术等);其次,就纳米技术领域而言,研发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与成果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研发联盟”有利于台湾企业缓解上述矛盾,有效地促进新产品、新事业的诞生。

(三)辅导资助纳米重点产业

为了推动纳米技术的应用,目前台湾将民生化工、金属机械和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列为重点辅导对象,并对被辅导的厂商提供资助。其特色:(1)由台湾“工业局”、专业社团法人机构组成团队,配合厂商进行专项辅导。(2)每一辅导案的补助金额为150万元(上限),厂商的配合款为20%。

(四)“科技发展专案计划”支持

其特色:(1)这是一个由“政府”提供直接资助的研发激励措施。强调以实用性研究为主,亦即研发的成果必须能以专利及技术转移,以协助企业建立关键技术,提高产品高附加值。(2)在研究团队构成上,以大学院校、学术机构为主,但必须要有企业界参与。(3)对参与的厂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技术转移需求、公司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必需出资15%的研究经费。(4)在研究成果的归属上,属计划执行单位。

如果从政策效应来看,近年来有比较明显的表现。从在美国申请专利的国际排名(纳米技术)看,台湾有两个项目榜上有名。一是(1978-2000年)在纳米专利购买比例排名上,日本为0.97,名列第一位,台湾为0.88居第二位,法国为0.85位居第三。二是(1978-2000年)在申请专利数排名上,台湾名列第11位(前10名分别为法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荷兰、瑞士、澳洲、英国、意大利、瑞典)。从这两项指标的意义看,前者反映了在纳米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上,台湾重于引进专利,与此同时也积极加强企业的自行研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尽管台湾在打造纳米产业链上已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台湾在纳米科技的应用与产业化的发展上,尚处于“零散型”的初始发展阶段。而要真正建构起一定规模的纳米产业架构,还要走很长的路。其中,人才缺口问题是台湾纳米科技发展的难以逾越的瓶颈。尽管去年台湾提出,要在信息科技、生物技术、纳米三大科技推动“百万博士”计划,但时至今日,它也仅仅是口号而已。

标签:;  ;  ;  ;  

台湾“纳米科技计划”及其产业化推进政策_纳米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