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生产设备管理优化论文_崔博

车间生产设备管理优化论文_崔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9研究所 150028)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现阶段设备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车间生产设备,需要做好对应的管理优化。本文根据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情况,寻找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机械设备的管理办法。从而避免发生机械事故,发挥出设备的最大使用潜力。

关键词:生产设备;管理;优化

在现代化企业之中,生产设备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占据了重要地位。设备作为生产的关键,会对生产的正常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就需要通过生产设备的优化,以确保企业的稳定生产。通过对生产人员的合理引导,来实现管理的优化,最终提升设备管理的整体质量。

一、生产设备管理现存问题

1、管理人员素质

设备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规范,机床定期保养相关知识较为匮乏,不具备细致备深入维修机械设备的能力和资质。

2、操作人员素质

随着生产机械化的到来,机械加工行业普通车床和纯手工操作的钳工作业逐渐衰落。数控机床由于设备价格昂贵,生产车间引进数控设备依然较少,行业整体框架有待调整的情况下。从业人员大量流失,使得现有操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加之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先上岗后补办操作证的现象时有发生。抑或企业在员工入职时,只认证件,不考核操作人员实操技术进行考核,且对新入职的操作人员的实际培训工作做得不足等。导致操作者在机床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从而增加机械设备损伤率和维修成本,减损机床使用寿命。

3、设备更新、维修、保养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开始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然而当时的机械化与现如今的机械化不能同日而语。一台陈旧的设备,几经岁月沧桑损坏修补,已经丧失了工作的机械可靠性。机器或其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期限内,执行规定功能时经常性出现故障。显然,这些设备已经超出了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规定期限。为节约成本,设备老化而不及时更换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大,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机械设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一旦受损得不到及时的维修,极易诱发其他元器件损坏,长期带病作业使得机床使用寿命缩短,同时不能保证工作机械的可靠性,造成生产成本和后期维修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减损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生产任务繁重,为缩短工期短,降低成本,通过少数机械设备加班作业完成任务,造成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

二.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1、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有能力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由单纯的对设备维修向设备购买、使用、维修改造实行综合管理的转变。由专业维修人员管理向全员管理方向转变。认真做好计划检修,及时处理设备的缺陷,消除设备隐患。定额储备易损备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对主要设备的关键部件做到有备无患。对主要设备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机保护装置和防火防爆防雷电等设施,做到齐全,灵敏可靠。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有计划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素质。实行包机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与操作者一对一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作人员对分管的设备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性能、结构、监测技术故障分析、运转润滑情况维护保养等。及时排除隐患,并详细记录检修情况、及时报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使用维修保养润滑检修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设备事故的措施和手段。

3、设备诊断工作与设备维修综合管理

将特定时期设备的故障和异常,与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联系起来。对设备定量测量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分析和预测,搞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根据使用周期,老化趋势的范围和程度预测并确定检验周期、修理类别,制定修理改造计划以及报废的设备和时间。盘查生产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能力、工作条件、使用状态及重点程度,同时监测机械设备运行中由操作人员完成日常点检、标识是否齐全。

对机器设备的状态和生产过程的状态进行监测,以获取设备技术状态,从而精确测定裂化数据和故障信息的方法。通过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正常或异常。从而在早期发现故障并追其原因,为预报故障发展趋势作出故障诊断。

为防止设备劣化,维持机械设备较好的性能,应做到日常清扫,检查,润滑,紧固以及调整等维护工作。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或性能的降低程度,企业应定期进行必要检查。为修复裂化恢复机械设备的性能企业应该及时对故障机械进行修理,通过修理更换磨损,老化,腐蚀等部件,可以使机械设备的性能得到恢复。机械设备的修理维护保养是设备维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由于工作内容和作用的不同不可以相互替代。因此要有定期修理,已根据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生产类型,工作条件和有关定额资料事先规定,除各类计划修理的固定顺序,计划修理间隔期及其修理工作量,在修理前通常根据设备状态来确定修理内容。对机械设备的定期修理,有利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修理费用。而通过故障检查后的修理,由于修理计划性较差,检查时有可能由于对设备状况的主观判断误差,引起零件的过度磨损或故障。

4.备件管理

一般认为设备的役龄在10—14年较为合理,因而设备配件的管理也应予以重视。备件的管理技术工作应该有主要备件技术人员完成,建立备件库,检查入户零件的合格证明。机械设备备件库,只管机械设备备件,其形式较为单纯,便于管理,但维修中经常需要更换轴承,密封件,电器等零件,维修人员需到供应部门领取。

三、优化设备维保管理

基于车间生产设备实际的维保运行情况,需要考虑到维护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才可以对应的开展设备的维保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点检-巡检-项修-保养的方式来完善设备的维保工作。对于这一部分的工作处理,主要是需要克服设备本身出对于这一部分的工作处理,主要是需要克服设备本身出现劣化持续加速的过程,并且还能够实现非自我的修理与补充,帮助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设备维保优化设计中,首先应分类做好异常现象的管理,然后针对车间具体的设备,完善对异常现象做好分类管理,并评估现有的设备状态,结合设备故障分析指标,从而开展维保。针对故障发生源找到的实际结果,做好对应的技能培训安排,能够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够统一标准,确保从本质上消除故障。

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生产中,需要强化生产设备管理,做好其管理优化处理,才能确保企业的生产平稳性,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泽波等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赵艳萍等 设备管理与维修[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宝权 设备管理与维修[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郁君平 管理设备[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牟善军等 过程安全与设备完整性管理[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2-5

论文作者:崔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车间生产设备管理优化论文_崔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