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无论是大气污染、水污染、还是土壤问题都已经成为当下影响人们生活幸福指数最大的障碍,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一旦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进步产生巨大的阻碍。如何将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成为了困扰我们的难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供应和人们的实际需求协调性不够,如果能有一种科学性、合理化、规范化的设计手段介入管理,想必一定能够提高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所以从长远看来,以生态理念为主的城乡规划建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乡规划;设计理念
1 导言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是指在生态理念的指引下,重新设计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从而提升其环境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在当下大气问题、水问题、土壤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隐患,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为接下来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着我们,市场供需难以协调,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会提升相关工作的效率。整体来看,开展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意义重大。
2 生态理念背景简介
一直以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而引起的,在大力推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他们对生活环境方面的影响,暂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据调查我国的环境污染地区主要以城市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觉醒,国家相关领导部门也逐渐出台了相关治理政策,期许这些政策能够解决目前因为发展带来的窘境,但是事与愿违,正因为一系列的突然改变,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将污染源渐渐转移到了广大的农村地带。自从2007年末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城乡规划法》旨在努力实现统一规划城乡发展前景。此项政策中明确表明,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要进行具体的统筹规划设计,力求共同协作,无论是城市进步还是乡村发展都必须遵循环境保护为前提,要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3 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影响
3.1 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节能环保效果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绿色生态理念,可以提升城市节能环保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绿色生态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的应用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将保护环境、节能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对城乡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同时科学、合理的进行空间布局,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好,包括在功能上、外观上,使得各类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最大限度降低其能源消耗,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3.2 促使城乡规划设计更加地和谐统一
人、自然、社会应协调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共同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并融入绿色生态理念,以此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的绿色生态。所以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用于相关设施建设的材料应尽量采用绿色环保材料,而且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并加强相关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城乡规划更加地和谐统一。
3.3 促进城乡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并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应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既要达到发展经济、发展城市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应保证城乡规划设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现状
4.1 城乡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耗费资源较多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建设前期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所以必须需要相关部门的资源支撑,但是在整个设计应用过程中不乏出现资源过度浪费情况。目前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膨胀发展,快速扩张的前提下引起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如果单单将建设的注意力放在扩张城市上,不但不能够增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便捷,同时伴随的是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过度的发展也会忽视绿色公共交通的重要性,产生交通资源浪费的情况。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私家车的拥有着也越来越多了起来,小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我国的石油资源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本土能源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进口能源大大降低了我国能源安全性,而汽车的广泛应用无疑加重了这项负担。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赖以生存的能源之一,目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量也日趋增大,只能通过加深汲水深度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长时间下去,一定会引发城市地标沉降这一危害现象。
4.2 城乡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污染较多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广过快,很大程度上缺乏合理性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整个过程中,污染问题又成为困扰人们的主体问题。目前我国内部空气污染、水源短缺、土地利用率下降都是影响发展进程的首要问题。空气污染主要是指空气中可吸入性微粒,近年来我国各地均报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水污染的问题也成为了我国有待解决的有一大难题,水的流动性较大,因此污染的水源极易扩散且处理不易。水污染本身还会引发周围的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所以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而一旦土壤污染,种植区域的农作物能够被污染的土壤所污染,致使污染源转移,有污染的植物一旦进入人体体内,也较易诱发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人人自危,不断给人们敲响警钟,由此可以看出土壤污染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其问题不容小觑。
5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5.1 建设生态城乡,减少环境污染
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杜绝任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出现。在规划设计中加入大量的篇幅,来具体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对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措施,以及相关污染问题出现后的解决办法,都要有所说明。要根据当地实际的城乡建设情况,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合理的安排土地的使用,把有污染的企业移动到不会对人以及当地生态产生过多污染的区域,加大生态污染防治力度,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
5.2 合理规划城乡结构,重塑美丽乡村
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需合理的规划城乡结构,对于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仔细的考虑、统筹的安排;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保护城市形象之外,还要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塑美丽乡村,使得乡村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不被工业化、现代化问题所干扰。
5.3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法律法规是国家各个主体行为的指引和说明,所有的团体和人必须严格按照其要求开展相关的行动。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政府机关应当加大力度来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各项业务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要加大各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保证当地城乡规划设计发展的持续性、合法性、效用性,提高相关的工作效率。
6 结束语
总之,城市和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生态理念进行调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慎重考虑区域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转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观念,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保障生态理念的逐步推行,建设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只有将经济、环境、生态三者融为一体共同发展,才能够创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更加长久。
参考文献
[1]张旭.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8):75.
[2]德智,张博.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设计研究[J].山西农经,2016,(7):86.
[3]高子岚.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6,(6):92.
论文作者:黎惠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城乡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理念论文; 城市论文; 乡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