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国际物流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广西与东盟商贸活动的日益频繁,国际物流行业也不断成长壮大,对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随之日益增大,同时对物流服务在质量、效率、安全与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需求,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
广西物流业起步较晚,相应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落后于发达地区,目前已经开设和准备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9所,每年培养的人数不足1000人,这远不能满足广西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尽管广西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在持续进行,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但由于定位不准确、培养模式落后等原因,培养的高级物流人才仍不能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需求。
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特点
国际物流是为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服务的,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此,在面向东盟的对外贸易中,物流人才必须熟悉对外贸易的业务流程并掌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需掌握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结算与报关等相关知识、技能、惯例与法规等。
2010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额达5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越南连续11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泰国是广西第二大东盟国家贸易伙伴。要使商品在广西与东盟国家顺畅地流动,离不开语言的交流与沟通作用。因此,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除掌握商贸英语外,还必须掌握至少一门东南亚小语种语言,特别是越南语或者泰国语,并熟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法律传统等社会知识。
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流程更加复杂。因此,国际物流人才除了必须掌握供应链管理、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仓储、物流配送、物流成本核算等基础理论与技术外,还需要掌握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国际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国际物流人才必须具有物流信息数据收集、处理、输出能力,能利用EDI制单、下单、签订电子合同、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能力,物流软件的操作能力,GPS/GIS/DF/RFID等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能力,物流信息数据的维护和安全管理能力。
2010年广西区交通运输仓储业企业数为110416户,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呈现出弱、小、散的状况,且服务功能较为单一,仅能提供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服务,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均比较欠缺。在这些企业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操作流程灵活性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物流操作流程,熟知各类物流设备,能够使用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具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
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针对当前市场对物流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认为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富有市场开拓精神,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掌握国际物流营运的有关程序、技术、方法和操作实务,熟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国际物流保险理论和工具以及相关国际惯例,具备较强英语交流能力并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了解语言对象国的社会经济情况,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级物流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国内外物流企业、国际贸易贸易企业、港口等物流节点企业、制造企业、连锁零售企业等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船务、空运、报关和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运保险等工作,也可从事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业务等物流系统分析、优化与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从事海关、边检等工作。
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物流人才,高校应加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高校应与地方政府、商务厅、海关和交通厅等有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并主动参与研究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的物流技术和物流规划等问题,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同时可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中,也可为未来学生进入海关等部门实习甚至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高校和企业应基于“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建立切实可行、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校企双方可以通过互设基地、由双方领导成立校企合作的常设机构,以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应由传统的做法向深层次合作转变,即将企业仅仅作为学生实训基地的合作向师生顶岗实习、企业员工培训、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教材编写等深层次领域的合作转变。
国际合作办学可以使学生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开拓思路与视野,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熟悉语言对象国的社会经济情况,有利于学生就业,更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开拓多个渠道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经过6年的实践与探索,利用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毗邻东南亚国家的区域优势,率先实行了“专业+语言”的“3+1”教学模式。“3+1”即学生在本国学习3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1年。为加强国际物流专业的国际性,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专业也可采取“2+2”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本国学习2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2年,该模式要求必须将部分专业课放在国外的2年内进行教学。
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单位应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编写详细的教学大纲。国际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理念的转变做出相应的调整,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和设置相关专业与课程。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要体现新思想、新技术、新的管理理论的实践等对物流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语言课程应涵盖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能力培养的需要。
学科基础课一般可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管理学、电子商务导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物流、市场营销学与会计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一般可包括国际商法、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结算、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集装箱与多式联运、港口物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仓储与配送管理等课程。
此外,国际物流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完整的学科体系还应包括与课程相对应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应通过合理的师资规划与建设,形成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和研究方向有突出特色的师资队伍。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三种途径进行:一是聘请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兼职,这类人员具有丰富的国际物流实践操作经验和较高的英语水平,他们能更好地结合工作实际讲授理论知识;二是引进全职的高水平的优秀国际贸易或物流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业务,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三是通过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班、担任访问学者、读博或做博士后等方式进行自身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