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控制人口的生育政策,而政策性独生子女家庭产生后,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遭遇风险的可能也会增加,一旦独生子女遇到意外就带来了失独问题。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给其父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也使失独父母的养老问题愈加复杂和困难。他们无人赡养,面临着养老困境,越来越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特殊政策性群体。
失独者是指“子女因为自杀、意外、疾病等原因死亡而失去独生子女,未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父母。”通过加强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统一物质救助和精神关怀;提高失独扶助的水平,缩小城乡差异;建立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基金,加强风险的预防;通过专项保险制度,提供多样的保险产品;完善失独者养老保障制度,引人多元主体等方式,逐步让失独者感受到我国政府的政策重视和社会的温暖关怀。
关键词:失独老人;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
1.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政府意识到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我国的资源如水资源,粮食资源,能源等日趋紧张,为了缓解压力,我国政府提出了计划生育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外部效应是:政策性独生子女家庭产生后,一个家庭的孩子是唯一的,遇到风险的可能性就成倍增长,一旦独生子女遇到意外,失独现象便产生了。
因此,我国政府和广大的公众应当加强对失独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扶助措施。失独者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都应该被考虑到,所以为失独者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对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国外相关研究
由于国外并无独生子女政策,因此对失独问题的研究也就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的理论。但国外的夫妇出于自身考虑而自愿生育一个孩子,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一种日趋广泛的新型家庭类型。
1898年,美国心理学教授博安农发表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认为“独生子女”从某种视角下是“问题儿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独生子女的论文。他通过研究“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如自私冷酷,父母对其期望过大,心理承受力差等等。这对我国失独者的心理治疗有所借鉴,可以采用科学的干预方法让其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来。
目前,国外对“失独者”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在心理学方面,鲍尔贝通过研究调查失独者的心理过程,提出了“丧亲理论”;兰多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提出失独者一般会有震惊、伤痛、脱离、抛弃等心理过程,社会要加强对失独者的关爱,使他们走出心灵困境。
在医疗护理这一点上,2008年林德斯特伦教授进行了"问责合理化"的研究,提出要建立一个标准化、审核制、合理的优先治疗方式,他提出应当加大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例如荷兰推出的《长期护理保险法》,其他国家如日本、以色列也逐渐实施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在养老模式这一点上,巴戈特教授认为当前人口的老龄化严重,应加大社区照顾在养老的比重,如通过社会照护免费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和帮助其自己独立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协同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官方组织和非官方组织,例如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形成一个系统,在社区内进行各种服务,使老人能够得到足够的照顾和护理。
2.2国内相关研究
2001年7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王秀银教授发表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独生子女死亡问题的研究,开启了社会对失独问题的关注。2004年,人口与发展论坛召开,大量人口学家讨论了成年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问题。2008年,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召开,多名学者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意外事故的产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2012年以前,学术上把“失独家庭”称作“独生子女死亡家庭”,2012年5月,广州日报发表了《暮年丧独子,他们的余生该何去何从》的文章,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失独”开始成为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专有名词,“失独者”、“失独家庭”、“失独群体”等概念开始逐渐流行。作家杨晓升通过广泛的调查走访,发表了了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他了解实际,关注民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017年,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失独家庭调查》出版,作者韩生学作为前计生干部,在多年接触和调查采访失独者后,关心失独者的困境和未来生活,反思计划生育政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下来,对老龄化、“银发潮”、养老困境进行了思考,《中国失独家庭调查》是一部具有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失独问题的学术著作。只有一些学者在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专著中,涉及到了对失独者的现状及其利益的保障。如2013年易富贤博士在《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建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改革,以保护失独者。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著述中对失独者群体的数量进行了推测和计算。总而言之,很多学术专著都对失独者权益保障有所谈及,但专门对于失独者的研究还是相当缺乏。
参考文献
[1]袁野.论失独者收养制度的构建[J].学理论,2013(19):127-128.
[2]杨晓升.《失独,中国家庭之痛》,[M]太白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3]谢勇才,王茂福.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问题与出路研究—基于全国22个省《失独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分析[J].江淮论坛,2015(5):131-135.
[4]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M]载《中国人口科学》2008第1期,第42页。
[5]王峰.我国失独者权益保障制度供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6]易富贤.“失独”之痛须格外重视[N].环球时报,2012-05-12
[7]韩生学.《中国失独家庭调查》[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姜帆(1995.03.17)男,汉,山西省忻州市,硕士,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
注释
①杨晓升.只有1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M].华艺出版社,2004.
②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2008(1):37-43.
论文作者:姜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独生子女论文; 家庭论文; 计划生育论文; 中国论文; 政策论文; 这一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