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魏金岚,黄安权

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魏金岚,黄安权

魏金岚 黄安权

(达州市开江县妙仁医院 四川 达州 636250)

【摘要】 目的:对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间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回顾分析。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35~78分钟,平均48分钟,术中出血150ml~450ml,平均出血250ml,1例输血300ml。术后随访:2月~36月,平均21月。按Harris评分,优良89%。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再次骨折。术后2月部分或全部恢复了生活能自理。结论:应用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术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1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bone 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2013 and 2015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treated 28 cases, all patients with bone 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carry ou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peration smoothly,operation time in 35-78 minutes,an average of 48 minutes,intraoperative bleeding from 150 ml to 450 ml,bleeding from an average of 250 ml,1 case of 300 ml of blood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February - 36 months, an average of 21 months.According to Harris score, 89% fine.No infection, no prosthetic loosening, no fracture again. Recovery of February part or all of the life can provide for oneself.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one cem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in, can achieve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Bone cement; The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Elderly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增加。受到轻度外力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龄人常见的骨折疾病,其发生对老龄人的行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对这种疾病的治疗目前有多种治疗方式,近3年来本人采用人工双动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结果手术成功顺利完成,26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9%。由此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该方式能达到早期下床,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行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我院2013年至2015年采用重建股骨粗隆,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的骨质疏松高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本组共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75岁~89岁间,均为摔伤病史,骨折按Evans分型,受伤时间为12h~72h。

1.2 方法

手术方法:病人能耐受手术情况下,尽早手术,术前30分钟—1小时预防应用抗生素,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取健侧卧位。以大转子为中心,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根据术中情况适当延长切口,逐层切开。取出股骨头,保留大小转子较大骨块。将大小转子较大骨块整复复位。恢复原有大小粗隆骨性标志后用克氏针及钢丝固定。尽量清除疏松的松质骨。以便骨水泥与骨皮质紧密接触。如:大粗隆骨折移位,可行屈髋屈膝,屈膝在90°,在股骨髁面外旋15°确定合适后插入长度适应人工骨水泥型股骨柄。如:股骨矩缺损。可采用骨水泥填充塑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在麻醉消失后尽早指导患者做双踝关节主动、被动运动及股四头肌锻炼。24小时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3天拔出引流管。并协助患者坐于床上或在保护下扶拐、借助于助行器行走。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35~78分钟。平均48分钟。术中出血150ml~450ml。平均出血250ml。1例输血300ml。术后随访:2月~36月,平均21月。按Harris评分,优良89%。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再次骨折。术后2月部分或全部恢复了生活能自理。

3.讨论

对于粗隆间骨折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基本主张在患者身体条件许可,能耐受手术前提下,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若保守治疗,卧床牵引被动体位,导致多种并发症是患者生命危险因数。陆勇等[1]报告采用牵引治疗。1年内死亡率达28%。所以高龄转子间骨折积极尽早手术已达共识。大多数老年人采用(PFN、PFNA、DHS、DCS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固定等)治疗后。如蔡小强等人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2],唐鑫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进行对比研究[3],均认为在高龄特别是伴有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表现为股骨头穿孔、切割、骨不连、内固定松动、髋内外翻畸形,为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等优点,人工双动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简单,创伤小,出血少,而有效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手术方法。能早日下地行走,减少卧床时间。但髋关节置换要防治术后感染,一旦感染则需要再次手术。

虽然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早期下地活动最有效方法,但也不能随意扩大手术适应症,国内报道病例数逐渐增加,我认为人工双动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而定,对于年龄较大,预期寿命短,有骨质疏松伴有粗隆间骨折不稳定,骨折前不影响行走,能全身情况耐受手术患者。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通过对28例应用骨水泥人工置换术开展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发现,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35~78分钟。平均48分钟。术中出血150ml~450ml。平均出血250ml。1例输血300ml。术后随访:2月~36月,平均21月。按Harris评分,优良89%。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再次骨折。术后2月部分或全部恢复了生活能自理。由此可见,应用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术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勇,胡裕桐,毛宾尧.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2):117-119

[2]蔡小强,邹天明等,人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分析,中华矫形外科杂志,2010(19).

[3]唐鑫,李书振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

论文作者:魏金岚,黄安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魏金岚,黄安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