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础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作用论文,基础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885页,1976年出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最终通过农业的基础作用体现出来。当前,我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基础作用的认识,对于始终把农业摆在经济工作首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保证农产品供给是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重要基础
从我国近几年的实践看,保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并保持国民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对物价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影响作用明显增强。 一是粮食产量波动与粮价、物价波动的关联度增强。1985年到1996年10年间统计分析的情况表明,推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因素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大约接近70%。如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21.7%的上涨率中,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占到70%。1997年前9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大约回落了5.4个百分点,其中70%也是由于食品类价格下跌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涨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产量的增减。二是粮食产量变化对物价总水平的拉动力加大。1985年以前,由于计划体制还在发挥作用,农产品及其他生活消费品基本上是国家计划价格,粮食产量的变化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是很大。1979年至1985年的7年间,粮食产量在+9.2%至 -6.9%的幅度间波动,而物价总水平(这里以零售物价指数表示)在 +1.5%至+8.8%的幅度内波动,波幅不大;1985年以后, 由于价格放开范围扩大,农产品和多数生活消费品价格由市场调节,粮食产量对粮价和物价影响增大。1986年至1996年11年间,粮食产量在+9.5%至-2.5%的幅度内波动,而物价总水平却在+2.0%至+22%的幅度内波动, 波幅明显增大。后10年同前7年比较,粮食产量波幅逐年缩小, 而物价总水平波幅逐年增大。三是粮食价格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由过去一次推动变为多次推动。在计划价格体制下,由于层层补贴,消化了涨价因素,再加上那时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单一,基本以粮食为主,粮食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上涨一般是一次推动。近几年来,由于价格放开,取消补贴,再加上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不再单纯以粮食为主,增加了肉、奶、蛋等以粮食为原料的副产品的比重。所以,粮食价格上涨必然拉动肉、奶、蛋等多种副食品价格上涨,由过去一次推动变为多次推动。由此可见,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至关重要。
表1粮食产量变化与粮价、物价总水平变化的关系
年份 粮食总产量
比上年增(减)
零售物价指数
物价涨幅同
(万吨) 产幅度+(-)%
(%)
上年相比+(-)%
197933212 8.9740 1021.3
198032056 -3.4807 106 4
198132502 1.3913
102.4
-3.6
198235450 9.0702
101.9
-0.5
198338728 9.2468
101.5
-0.4
198440731 5.1720
102.81.3
198537911 -6.9235
108.8 6
198639151 3.2708 106
-2.8
198740298 2.9297
107.31.3
198839408 -2.2085
118.5
11.2
198940755 3.4181
117.8
-0.7
199044624 9.4933
102.1 -15.7
199143529 -2.4538
102.90.8
199244266 1.6931
105.42.5
199345649 3.1243
113.27.8
199444510 -2.4951
121.78.5
199546662 4.8349
114.8
-6.9
199650454 8.1265
106.1
-8.7
年份 粮食价格指数粮价涨幅同
(%) 上年相比+(-)%
1979130.529.8
1980107.9
-22.6
1981109.7 1.8
1982103.8-5.9
1983110.3 6.5
1984 112 1.7
1985101.8
-10.2
1986109.9 8.1
1987 108-1.9
1988114.6 6.6
1989126.912.3
1990 93.2
-33.7
1991 93.8 0.6
1992105.311.5
1993116.711.4
1994146.629.9
1995 129
-17.6
1996105.8
-23.2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对保持良好宏观经济形势的支持作用,是通过增加相应的储备来发挥并实现的。这是由农业的特点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所决定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是,粮食生产总是有丰有歉,并且出现周期性徘徊。从历史上出现的粮食生产徘徊期看,有政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周期变化所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共经历了三个粮食生产徘徊期,每个徘徊期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物价上涨。第一个徘徊期发生在1980年、1981年,推动1980年、1981年的物价总水平分别上涨6%、2.4%;第二个徘徊期发生在 1985 年至1988年,推动1988年、1989年的物价水平分别上涨18.5%、17.8%;第三个徘徊期发生在1991年至1994年,推动1992年、1993年、1994年的物价总水平分别上涨5.4%、13.2%、21.7%。 粮食生产徘徊期的重要特点是,粮食产量低谷波动,粮价连年攀升,推动物价总水平逐年上涨。近些年来,随着对粮食生产徘徊期与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关系认识的深化,我们逐步积累了一些反徘徊期的成功经验。一是在任何情况下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努力降低不利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弱粮食生产徘徊期的波动。二是建立健全国有粮食储备体系,增加粮食储备,不断提高应付粮食徘徊期对宏观经济形势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能力。有了雄厚的粮食储备,就能在生产下降时保证有效供给,从而减弱粮食生产徘徊期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健全粮食储备制度,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对宏观调控的支持作用。
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正确运用农产品储备,适时调节市场供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4年前后出现了通货膨胀,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粮食供给不足。当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21.7%,食品价格上涨了31.8%,价格总指数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占到70%,而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当年农产品价格涨幅高达50.7%。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果断采取措施,抛售专储粮平抑粮价,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很快抑制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1995年初南方发生玉米紧缺,饲料价格上涨拉动食品价格上涨。国家从东北给南方调运200 万吨专储玉米,确保了当时南方一些地区饲养业对饲料的需求,支持了畜牧业、饲养业生产,遏制了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物价上涨的趋势。1995年、1996年两年粮食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增加,物价涨幅回落,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从而实现了低通胀下的高速增长。1997年夏粮再度丰收,一些地区粮价一度下降。为了防止谷贱伤农、进而出现农产品供给不足,国家实行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有力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政策上保护和强化了农业基础,确保农业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发挥基础作用。通过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配合其它调控措施,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一经验,使我们深化了农产品供给对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特殊作用的认识。
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之所以成为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基础,有着十分深刻的国情因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不高。在人们生活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仍占50%左右。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价总水平的涨落,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因此,在现阶段,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基础。
二、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农村市场容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民占绝大多数,因而农业丰歉,农民收入多寡,农村购买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速度。我国改革开放近2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表2看出,从1991年到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名义收入增长速度很快, 平均增长率达到19.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以两位数同步增长,平均增长率达20.7%。正是这种新增的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工业生产以年均29.3%增长率增长。据此6年间统计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工农业生产增长1.3个百分点。情况表明,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农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消费。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着生产投入水平。表3显示,由于1991年农业减产, 农业收入增幅降低,导致1992年家庭经营生产费用支出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的增幅比上年大幅度减少,仅为9%。而其它年份,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幅度较大,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生产费用支出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也均以两位数增长。可见,农民增收,就会进一步增加生产资料消费投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1996年农民人均家庭生产费用支出为773.21元,比1985年增长了4.5倍;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达63.79元,比1985 年增长了2.4倍。这些来自农业的购买力极大地支持了农用工业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资本物质投入将持续增加,这为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随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为农业机械、植保设备、农产品储运机械销售开辟了市场。因此,农村的生产资料消费市场十分广阔。只要我们生产出符合现阶段农村经营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市场的作用就会进一步发挥出来。
表2 农民人均收入与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生产增长的关系
年份 农民人均收入(元) 增长幅度 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1991 708.6
3%
3874.5
1992 784.0 11%
4418.3
1993 921.6 18%
5558.1
1994 1221.0 32%
7137.6
1995 1577.7 29%
8900.6
1996 1926.1 22% 10769.7
年份 增长幅度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幅度
1991 10% 28248
18%
1992 14% 37066
31%
1993 26% 52692
42%
1994 28% 70176
33%
1995 25% 91894
31%
1996 21% 99595
21%
注:均为现价。数据来源:1994年、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3 农民收入水平与生产支出水平的关系
年份 农民人均收入(元)
增长幅度 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元)
1991 708.6 3% 214.6
1992 784.011% 235.0
1993 921.618% 275.7
1994 1221.032% 373.9
1995 1577.729% 517.1
1996 1926.122% 773.21
年份 增长幅度农民人均购置生产性固定增长幅度
资产(元)
1991 17%
26.2 30%
1992 9%
28.5 9%
1993 17%
34.5 21%
1994 36%
46.1 33%
1995 38%
62.3 35%
1996
49.5%
63.8 2.4%
注:均为现价。数据来源:农民收入同表2, 其余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7年以前各卷。
我国农村生活消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这种潜力首先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上。以1996年为例,城镇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879元,农村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约为1052元,仅为城镇居民的1/4。农村居民户均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城镇居民也有很大差距。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差距呈缩小趋势,但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水平提高缓慢,消费潜力很大。以1996年为例,农村居民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电拥有量仅为城市居民百户拥有量的22.2%、10.1%、24.6%。其次,发展潜力还表现在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也有很大差距。据统计,1996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416元、889元、677元,东部为中部的1.6倍,为西部的2.1倍(如表5所示)。
上述差距虽然展现了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实现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艰巨性,但同时也说明我国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潜力。而在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缩小两个差距,扩大农村市场的良好机遇。其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高度重视东、中、西部均衡发展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方针。其二,中部、西部农村发展的比较优势正日益突出。目前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已走过初始创业阶段,正向科技密集和资本密集方向发展,土地与农村劳动力成本增长很快,而中部、西部在这两个生产要素上的成本优势则相对日益明显。因此,只要战略措施得当,通过加强中部、西部农业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就极有可能迅速扩大消费市场,并以此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表4 农村、城镇平均百户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985年 1990年1994年
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
城镇
自行车 辆 80.64
152.27 118.33
188.6
136.5192
洗衣机 台1.948.299.12
78.4115.3 87.29
家用电冰箱 台
0.06 6.581.22
42.33
4
62.1
彩色电视机 台0.817.214.72
59.04
13.52 86.21
照相机 架
NA
8.52 0.7
19.221.16 29.83
1996年
农村
城镇
自行车 辆 139.8
193.2
洗衣机 台 20.54
90.06
家用电冰箱 台
7.27
69.67
彩色电视机 台 22.91
93.05
照相机 架
1.94
32.13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的差异
总额(亿元) 城市零售总额(亿元) 城市人均零售额(元)
东部合计
14233.88930.1
7138
中部合计6547.83681.1
3318
西部合计3304.21799.9
3036
总计 24085.8
14411.1
4879
农村零售总额(亿元) 农村人均消费额(元)
东部合计 5303.7
1416.1
中部合计 2866.7888.7
西部合计 1504.3676.7
总计9674.7
1052.3
注:均为现价。资料来源: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当前看,加强农业和农村设施建设,是扩大农村需求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地方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对钢筋、水泥、灌溉机械等工业产品需求大量增加。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不但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扩大未来农村需求,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是农村投资需求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现有供给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求。无论农业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平原区,还是山区半山区,都需要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一大批基础设施。同时,已建成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也急需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这就是说,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材料和劳动力存在着很大潜在需求。所以,在我国农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以大幅度扩大对水泥、钢材、木材、燃油以及机电设备的需求,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广阔的就业领域。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结合点。
三、农业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重要条件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得以发展的前提,是各部门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条件。无论哪个部门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
农业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农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农业对农村产业调整的促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很快。这种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从而促进了农村中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另一方面,农业也是农村中建筑业、工业和采矿业、各种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粮食生产发展了,畜牧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加工业发展了,农产品附加值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就要发展各项事业,就要盖房子,搞基建,这样又带动了建筑业发展。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又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因此,正是由于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各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农村中形成一系列新的行业和部门创造了条件。这些新的行业和部门的形成,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如果没有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中的其它产业和部门就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重要条件。一是农业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原料支持。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发展需要农业提供大量的原料。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畜牧业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17%上升到1995年的31%。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展,基地型农业发展很快。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60%。二是农业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支持。从表6(不包括整个农村地区)看出,最近几年,农民家庭用于二、三产业经营的资金接近500亿元,农户为二、 三产业发展所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1000亿元,而且随着农民收入增加,支持力还在不断增长。同时,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实行,以及部分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全国目前已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1.3亿。 三是农业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创汇支持。世界各国优势产业不尽相同,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农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出口创汇成为获取外国先进生产手段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农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口创汇农业有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表6农民发展二、三产业的直接资金贡献与劳动力贡献
年份 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业生产费用总支出(亿元) 信贷贡献(亿元)
1991 193.0364.6
1992 211.4419.8
1993 398.3587.8
1994 448.8
1039.6
1995 569.0
1100.2
1996 601.2916.3
年份 农业转入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万人)
1991 8906.2
1992 9764.6
1993 10997.5
1994 11963.8
1995 12707.3
1996 13027.6
注:1996年农户贷款数据为农业贷款。第一栏数据计算方法为:农民家庭经营人均非农业生产支出*乡村总人口; 第二栏数据计算方法为:当年农户存款增加余额—当年农户贷款增加余额;第三栏数据计算方法为:乡村劳动力总数—农业劳动力数。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表明,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农业对经济结构调整所提供的农产品和资金、劳力等要素支持越来越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其它一切产业得以发展和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农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四、农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农业的发展为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食品的供给。我国正处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实行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农产品供需矛盾解决得好,能够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就有群众基础,影响社会稳定的其它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如果不能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仅这个问题本身影响社会稳定,而且还会引发和激化某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之所以一直保持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基本上保证了粮食、肉、奶、蛋以及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目前,我国粮食供求虽然大体平衡,但粮食消费增长速度很快。粮食消费增长主要来自新增人口、城市流动人口扩大、农村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消费的增长使总供给面临着潜在压力。因此,加强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的发展为解决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成本。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比如,在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是难以避免的。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但是,我国国家财力不足,不可能完全由财政包下来。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自身的发展,为维护稳定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成本。比如,农业增加了农产品供给,有效地平抑市场食品价格,为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作出贡献;一些地方的企业与农业结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促进了企业发展,解决了部分企业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农业综合开发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吸引了城市的资金、技术向农产品基地和专业化生产延伸、转移,为企业跨行业经营、职工分流创造了条件。近些年来,由于农村改革的深化和产业基础的加强,农业增强了承担一定的因改革和结构调整必需支付的社会成本的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的发展缓解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无序流动。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增强了农村经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民进城务工,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农民工无序流动,超过城市承载能力,则会给城市生活安排带来压力,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农业生产领域的扩展,产业链条的延伸,为农村劳动力开辟了更多的增加收入的门路,可以有效防止农民为挣钱而大量涌入大城市,增强流动的合理性和有序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对于大中城市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农业的发展稳定了农村,从而为稳定全局奠定了基础。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只有农民增加收入,农民安居乐业,农村才能稳定。农村稳定,整个国家才能稳定。近几年,我国社会安定,其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农业连年丰收,农村形势好。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没有农村社会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全局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的基础作用,就是强化社会稳定的基础。
标签: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