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周建国,高飞

浅析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周建国,高飞

(国能赤峰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内蒙赤峰 024023)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先进的电气设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置中。与此同时,确保电厂常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避免出现零件损坏现象,则必须做好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本文从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维护

一、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高,对电厂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电厂能够安全、稳定运行,首先必须保证各类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这是现阶段电厂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厂电气设备具有自重高、能耗大、运行时间长等特点,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转是电厂稳定输出电力服务的有效保证。特别是当前电气设备逐渐向自动化控制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人为现场控制的频率越来越低,加强设备检修更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设备应用率可有效提升;设备寿命有效延长;发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保证;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设备故障得到及时修复,能耗降低。因此,电气设备检修意义重大,需要完善的检修制度、合理的检修程序和科学的检修方法来保证电厂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转,为电厂创造更持久的经济效益。

二、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分类

我国的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故障后检修。即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后进行的相关检修。故障后检修不在计划的检修时间内,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比较被动。这类检修多适用于有多台备用设备或者对生产影响较小设备,检修起来不耽误电厂的生产进度。定期检修。定期修检已经成为我国电力企业检修的基本形式并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即对于不同的电力设备,不论其当前状态如何,达到使用年限后都要进行定期的检修。这类检修可以降低运行设备的故障率,保证生产的正常进度。状态检修。与故障后检修和定期检修相比,状态检修是一种较科学的检修方式。它是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来判断其健康状态,决定是否需要检修,这要求运行维护人员对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及细致的观察,以便在设备故障前及时发现并安排检修工作。

三、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现状分析

1、对于现场的管控不合理。在对一些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现场多存在杂乱无章,相关的零件及标识乱摆乱放,棉纱布、铝皮及废弃的机油等到处可见,导致火灾的产生。另外,维修人员需要自己到仓库中寻找所需的零件,电动方面的工具没有定期实施绝缘测试,钢丝绳、吊钩及安全带等工具也未定期进行拉力测试。零部件的原料在计划及采购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此外,未严格管理检修所需的器具及工具等,也未设置相应的台账进行记录。

2、责任体系不确定。对电力装置故障进行检修的工作,一般都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根据自身长期累积的工作经验来开展检修的,对电力装置实施维修及维护过程中不存在科学性,且未制定相关的制度章程。电厂运用检修的三级来检验这个体系,从而进行检修工作,其中三级分别为小组、车间及厂部。由于检修所运用的相关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不具备较高的规范度,在小组验收时大部分工作均未进行严格的检修,相应的人员也未严格的监督。

四、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与维护策略

1、维修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健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厂设备多,功能多,数量多,高效维护困难,由于人力的限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智能检修技术的应用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因此,优化与健全管理制度时,构建与推出实用的检修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将设备按功能、所处环节、作用等进行精细化划分,使其检修责任得到分解与落实,从而保证由大至小的所有设备都有责任人直接维护和检修。设备运行时要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构建设备档案,对设备的每日变化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将设备按厂家品牌进行归类整理与维护记录,做到故障维修固定高效。此外,为响应设备自动化监测和管理发展要求,在设备检修中应用新型的监测技术,如红外线技术、视频监测技术、状态监测技术等,实现设备监测自动化,解脱人力,提高监测效率。

2、对电厂电气设备实行分级检修。所谓的设备分级,是指根据设备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对电气设备进行等级分类。等级高的设备需重点看护并享有优先检修权,以此降低供电事故的发生概率;等级较低的设备,若发生故障时,可缓慢解决。电气设备的分级检修,是对设备检修工作大方向有明确的把握,可以提高检修的效率。它涵括了整个设备体系的运行状况、技术参数的评估采集、设备典型的故障类型、故障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防范故障的措施。分级检修是实际监测工作的核心,将监测中采集到的数据与标准运行数据对比,以此来预测电网系统在此设备的故障下可能受到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可靠、安全的检修措施。

3、优化电缆调试装置。在电缆调试装置中,电厂工作人员要注意优化三步流程:第一,全面检查室内与室外的电缆终端头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是否存在流油、过热和冒胶问题,及时清除端头的油污和灰尘,查看绝缘套管是否完好无损。第二,运用分段控制措施,做好电缆的安全装置工作。当电缆被运输到工作现场之后,工作人员要立刻进行调试试验,并认真观察试验结果,如果电缆存在严重的电流泄露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内查明原因,并暂停使用。如果电流状态稳定,就可以开展下一步作业,即将电缆科学置入管道中,再次进行试验,注意避免电缆断裂。第三,做好绝缘电阻调试试验。工作人员要全面清除电缆与设备的灰尘与油,这样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4、检测技术不断提升,检测设备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检修能力和检修水平。设备不断更新中,检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来支撑设备运行,检测设备的功能也必须跟上,才能为新型的发电设备保驾护航。因此,在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检测技术要与大数据技术、红外线技术、无线技术、通信技术等新技术进行融合,为设备提供高、精、尖、准的检测技术。同时,要积极针对新型的发电设备开发新型的检测装置,使设备检修速度快,资源消耗少,促进检修体系不断完善与优化,为实现智能化检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5、控制好电流互感器的运行状态。对于互感器运行问题,工作人员应通过运行电流互感器来观测具体状态,如果发现电流互感器的响声出现异常或者存在发热现象,就要立刻停止,并予以检修。一般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响声出现异常是因为电流互感器存在超负荷、内部绝缘层破损和二次侧开路以及放电不稳定等现象。其次,当前不少电厂工作人员为半导体所涂抹的漆并不均匀,进而导致电流互感器内部形成电晕,在运行中出现较大杂音。再次,如果电流互感器内部夹铁螺丝出现松动也会产生异常响声。另外,如果电流互感器出现异常,就很容易诱发回路断线问题。对此,工作人员应先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以及自动装置设备的标准规定来规范操作方式,准确判断低压熔断器被熔断的原因,全面查看电压回路是否存在松动、断头和接触不良问题,对于受损部分应适当进行改进与替换。

结语

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国家电力稳定和可靠发展的基础环节,关系着生产企业的效益和网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保证其稳定运行,企业应当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提升总体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杜育文.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技术要点[J].自动化应用,2018(09):18-19+61.

论文作者:周建国,高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周建国,高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