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方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方萍

浙江交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由于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公路建筑方面的整体水平也开始不断的提高,现如今对于沥青路面施工问题当中的技术措施也开始不断增加,对于各种不同地区工程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也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应该以道路的种类、施工地区自然条件、施工设备、进度、材料等多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最后在将施工项目当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确定,这样不仅可以设定出最为适合、实用的施工方案,还可以在提高公路承受力的同时将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前言:近些年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建设速度加快,交通压力日益扩大。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占有重要位置,路面施工便捷,平整度要求较高,建立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在当今工程项目中被广泛应用。从目前沥青路面施工现状来看,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当前要强化施工技术应用,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保障工程项目长远发展。

1.研究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常用的形式。其中,摊铺与碾压施工技术,是保证路面结构平整、提高车辆行驶舒适度以及达到耐磨性工程建设目标的关键。然而,因沥青路面实际施工开展的条件恶劣与材料设备所处市场环境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工艺复杂性。此建设背景下,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易出现平整度不够与泛油问题。为对其进行控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实际工程建设遭遇的问题现象进行分析,以在明确问题产生原因基础上,对其进行对应的优化与调整。如此,沥青路面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价值效果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优化所处的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环境,推动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进程。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混合料拌制要点

具体来说,拌制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的配比要求进行试拌,确定最具适用性的沥青用量。如此,拌和时间、加热以及出厂温度的设定,就可满足沥青混合料施工使用的性能质量要求。此外,在拌制混合料时,技术人员应根据配料单进料、拌制,来对各种沥青混合料材料与加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进而保证拌和后混合料拌制的均匀性,即粗细料分离、无花白以及结团成块现象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拌合完成技术人员应通过抽样对沥青混合料与矿料级配的沥青用量进行试验,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

2.2混合料摊铺要点

首先,在铺筑沥青面层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清除基层上的杂物,检查基层路面的密实度与厚度,对基层结构中存在的坑槽与松散问题进行修整。

其次,对于透层与粘层沥青的浇洒,是为提高面层与基层的粘结效果,应在面层铺筑前的4~8h以内进行作业。对于粒科类的基层表面,应通过洒布透层沥青,将用量控制在1.0~1.2kg/m2之间。如果路面基层结构为沥青路面或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人员应在铺筑面层前,在旧路面上洒布一层粘层沥青,以保证摊铺作业的质量效果。

再次,混合料的摊铺过程,利用摊铺机就是自动倾卸汽车将沥青混合料卸至摊铺机的料斗内部。如此,经过链式传送器就可将混合料传递至螺旋摊铺器。当摊铺机向前行驶,螺旋摊铺器就可作用于摊铺带,进而保证摊铺混合料传送的均匀性。此时,进行振捣板捣实作业,就可通过熨平板进行整平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摊铺机的自动找平作业,应采用一侧钢丝绳对高程控制方式进行引导。具体来说,上面层,应采用摊铺层前后相同的雪橇式摊铺厚度进行控制。如此,经过摊铺机的初步压实,摊铺层就能达到横坡与平整度的控制目标。对于多层混合料的铺筑,应将上下层接缝进行错开处理,即将纵缝错开至15cm以上,将横缝错开至1m以上。在对主干路面层的接缝进行找平处理时,应通过削齐接平控制,即在接缝部位涂刷沥青粘层,并对接缝表面进行烫平处理。

2.3混合料碾压要点

初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将压实的平整度作为控制重点。经分析,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烫平板前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平压实,因此,只需较小的压实功就可达到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碾压稳定性预期控制目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采用6~8t的双钢轮压路机,或是6~10t的振动压路机时,应以2kmk/m上下的速度将碾压遍数控制在2~3次。

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不应采用普通轮胎压路机进行初压,否则,施工效率将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具体碾压过程,对驱动轮应以静压匀速的状态向前运行;后退,则应沿着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进行振动碾压处理。与此同时,还可采用组合式的钢轮轮胎压路机进行初压作业。即前进操作,需以静压匀速状态进行碾压;后退,则应沿着沿着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进行振动碾压行驶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压作业完成后的路拱与平整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正。如在碾压作业过程中出现了推移问题,技术人员应待温度下降后再进行碾压操作。而横纹,则应在明确问题产生原因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纠正处理。

作为沥青混合料压实的主要阶段,复压,应将保证混合料的成型、密实以及稳定作为控制目标。具体来说,复压应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紧跟在初压后面,即将温度控制在120~130℃之间。此过程,可供选择的压实设备包括:双轮振动压路机、至少16t的轮胎压路机和重型精力双轮压路机。此外,还可采用组合式压路机来进行碾压控制。对于碾压作业参数的控制,应根据铺筑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实践,即将遍数控制在6遍以上。

终压施工控制的目标为消除轮迹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而为面层的平整度进行有效控制。此过程,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因终压要消除复压面层作业过程留下的不平整问题,还要保证路面结构的平整度,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应在碾压温度不高的情况下结束碾压。当终压结束后,温度应控制在90℃以上。以横向接缝的碾压作业过程为例,由于在纵向相邻的铺幅时已经成型,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纵向接缝处理时,应先用钢轮压路机沿着纵缝进行一遍碾压。此过程,大多钢轮应设置在处于成型状态的相邻路幅上,并将新铺层的碾压宽度控制在15~20cm。如此,就可沿着横向接缝进行横向碾压。当横向碾压结束后,再向正常的纵向进行碾压处理。碾压作业时应采用双轮压路机以垂直于路面中心线的状态进行横向碾压。由于碾压作业过程压路机应处在已经压实完成的混合料层上,因此,伸入新铺层的宽度应控制20cm。每碾压一遍后,应向新铺混合料移动20cm,直至压路机能够全部作用于新铺层,以完成碾压的全部作业。

2.4沥青表面处治

路面作为一种沥青集料由拌合方法施工、铺筑厚度小于3cm的薄层路面,施工技术人员应采用层铺法进行施工控制,以使其在强度的控制下形成嵌挤类结构层。具体来说,就是对清扫干净后的基层上进行透层沥青的浇洒。对于透层沥青充分渗透或是已经开放交通的基层完成清扫且存在缺边、空白以及浇洒不够的情况,应立即采用人工补洒的方式进行施工处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需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使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将混合料拌制要点、混合料摊铺要点、混合料碾压要点、沥青表面处治路面要点,在明确工程建设施工要求的情况下,作用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事实证明,只有从实践角度出发,才能将最具效用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用于不同施工环境的公路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郭道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控制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44):240-241.

[2]吴定祥,谭龙.研究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8):162-164.

[3]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42(8):39-41.

[4]周碧强.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3):166-167.

论文作者:方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方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