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变革,对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随之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便使得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更加重视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且开始致力于建筑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提高,这对建筑工程造价投资的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预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实现,均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与发展现状,深入的研究了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编制质量;预结算方法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个行业的建设生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大幅度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与此同时,各项政策纷纷颁布实施,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建筑行业也随之有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结构的设计逐渐的趋于科学合理,建筑住宅的使用服务寿命变得更加强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迫切需求,但是过快的增长速度也使得建筑行业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住宅造价的成本投入不均衡发展,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较差,建筑工程的造价偏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均对建筑行业的长足及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研究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提高的方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1、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1 了解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工程结算的一个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实际,考虑周到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做法。对涉及工程结算或索赔的施工做法更应制定详细。例如:该工程使用哪些大型机械,大型机械进出场几次,为什么多次进入,原因是什么。合理的工程工序、现场实际的工序,工艺管道的焊接形式,是否有新工艺施工,冬雨季施工是否采用特殊工艺等等。上述资料均有可能成为索赔的依据。可使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更加准确。
1.2 了解施工规范,确保预算精准性
业务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前施工中的规范要求,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额量,不然很可能发生漏算。如根据施工图的制图深度要求,并非所有部位都一一标明,有的只标明总体所需尺寸,而没标明具体部位的具体尺寸,只标明大面积的材料做法,而没标明细致之处的做法,这些都是常有的现象。例如卫生间板底及墙面的防水抹灰,当设计上没有明确标明的时候,不能忽略掉涂防水砂浆的项目。这些细节之处需要预算人员的细致考虑,这直接影响施工预算的准确性。
1.3 准确区分施工图中的构建名称属性
进行施工图预算过程中,预算者往往只是按照图中所给的标准构件的名称来进行类别定性计算,然而图纸上所标注的并非全部正确,有时也会出现错误,因为设计人员有时只要求构件的强度,以及要求符合规定,然而对其名称并不是要求很高。例如:用于集雨的一律标注为TGB(天沟板),用于遮雨的一律标注为YP(雨棚),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的门厅顶板标注为YP,因其长度受到一定限制,分为梁板式结构、板式结构,雨棚作为悬挑在门窗之上其遮风挡雨效果的薄板,进行负荷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抹灰重量、本身重量、雨雪等荷载,总负荷减小,所以设计的板较薄,体积则小。
1.4 现场核对,准备工程结算
施工图的预结算编制完成后仍需进行大量的细节方面的工作。业务人员在施工期间应充分进行现场核对。做到眼快手勤,掌握第一手资料。仔细核对实际现场施工的项目与自己预算的是否一致,如果遇到不相符的地方,首先明确是否为自己在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检查是否是因施工方的设计变化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当前预结算编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差价影响预算
工程建设项目中,如果将总费用设为100%,那么材料的费用则可占到75%左右。因此,可以看出,材料价格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总费用,可直接影响到预结算准确度。因全球经济趋势,国家政策的调整、时间上的差异、地区间的不同、供求关系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建筑材料的价格处在波动状态。无论上涨或是下调,都是对预结算的一种挑战,并且非人为所能控制。
2.2 设计变更产生预算波动
为符合建设需要,设计图纸可随时进行相应的改变。同样的设计会受到设计规范技术、设计手段、建筑材料、设计标准等诸多因素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当设计变动时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种因设计改变而产生的预算改变是无法预见的。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工程量,必将造成预算的降低或者超预算。
2.3 工程量计算产生预结算误差
工程量的计算同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对地质状况未进行深入了解,勘探得不够准确,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外工作量,以及建设前期缺乏准备,现场签证增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欠缺,未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等。在预结算的重要环节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之下,误差的产生不可避免。
3、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策略
3.1 提高专业水平,夯实经济理论基础
因为造价工程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技术、经济性质,工程造价人员应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这不仅需要造价人员学好专业,还需熟悉施工规范、建筑结构构造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家相关规定、施工方法、材料价格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
3.2 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
从项目建议书至竣工,整个工程建筑过程时时刻刻产生着工程费用,要抓住重点进行控制,在施行工程之前,要选用最完善优化的设计方案,调动全体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做好施工详细流程,对市场材料价格进行评估。在实施工程阶段,选用更经济实惠的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挖掘潜力,厉行节约,全面协调工作,细致施工,减少索赔,降低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浪费。
3.3 加强预结算审核力度,降低工程计量计算误差
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十分重要。审核可以有效地降低预结算与实际结算的差距,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避免漏算、多算、重算。审核重点是工程量的计算,应着重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工程项目的划分是否合理化,了解设计者意图和预计进行的建筑施工方法,做好划分。保持划分项目与定额项目的相同,避免项目多设或者少设。②注意工程量计算单位要与额定保持一致,减少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带来的影响。③审核签证凭据,要实事求是,做好前期调查,使之有效、合理。
3.4 随时做好实施阶段设计更改工作
实施建设阶段有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设计更改,做到及时有效地修改预结算有助于预结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对更改的设计进行程序审批。充分配合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监理和业主的管理工作,以此提高预结算编制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严格有效地控制工程的实际结算,缩短其差距,必须加强预结算的审核力度,完善预结算管理制度,加强业务人员专业素质,牢牢树起工程工作的爱岗敬业精神,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预结算,不断地更新观念,以工程设计的施工图、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为主要依据,在工作中摸索道路、规律,从容面对一切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国栋.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3)
[2]王颖波.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探讨[J].山西建筑,2008(14)
论文作者:戚金军,裘刘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工程论文; 预算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图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