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洋[1]201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1978-2012)》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我国政府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重新步入正轨,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三十余载时光飞逝,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为保障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在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三十余年的历程作出一番梳理,在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中探寻发展规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路径。与以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有所不同,本研究是基于教育史的学科视角进行的。为避免研究过于宽泛、空洞,本研究结合上海市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历程进行研究。笔者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三十余年的历程,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发,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时间节点,分为恢复时期(1978——1984)、调整与规范化时期(1985——2000)和深化发展时期(2001——2012)加以研究。对上述三个时期的研究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留学、合作办学、学术和人员的国际交流及合作三方面,对每个时期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从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动力探寻、机制保障三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路径。
袁琳[2]2011年在《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世界各国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将之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德国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一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欧洲教育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办学理念、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德国积极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在大刀阔斧地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纵观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和进程,大致经历四个重要时期:(1)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孕育和萌芽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2)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调整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3)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4年);(4)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和纵深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简言之,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从零散的、个人的、非系统、无组织的国际化过程转向系统的、有组织的国际化过程,从国际化活动转向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持续性国际化策略,并逐渐发展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而且与国际化进程中不同的行为主体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德国从国家层面上积极主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德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治因素、学术因素作用力更大于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德国政府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升德国的国际竞争力,重塑世界国际形象的重要性。因此,德国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策略和具体措施:如积极参与欧盟的国际教育项目,通过地区间合作实现德国的国家利益诉求;充分发挥第三部门(DAAD)的作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卓越计划,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建立以教育评估和认证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包括师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还涉及学位制度的国际化、学分的跨境互认、课程的国际化、语言的国际化以及跨国高等教育等,促进了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虽然德国在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德国秉承其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孜孜以求地致力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以国际化为导向,勇于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政府强有力地支持,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德国特色的第三部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输入与输出均衡发展;建立以教育评估和认证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重视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探索中,德国既借鉴他国,又结合本国实际,努力寻求突破和创新,开拓了一条适合德国自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自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显示了当今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巨大勇气和魄力。因此,借鉴德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以国际化为导向,勇于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法规建设;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力量,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坚定国际化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教育输入-教育主义”模式向“教育输入输出-动态平衡”模式转变;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系统化研究等,全面、深入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马毅飞[3]2014年在《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作为一项保持国际领导力、经济竞争力的国家安全策略,在国家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际教育早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公共政策辩论的热门话题,日益展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伴随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关系日益增强,两国政府对中美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互通愈加重视,一系列扩大双方教育文化交流政策的出台,对中美两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从发展学的视角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在宏观的国际背景下对中美国际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既关注中美教育政策的动态发展过程,又注重对其影响因素的静态分析;既遵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时间序列,又注重中美两国在地域上的国别差异,进而通过分析和比较为我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完善建议。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引入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这一论题。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澄清、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介绍、创新与不足的说明。分析问题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第二、三、四、五章。第二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回溯”对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分别做出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存在诸多共性,集中表现在: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皆呈现出阶段性、与世界国际关系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互动发展、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同时,由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外环境的差异,导致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和品质产生不同。第三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社会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四个维度对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因素做出深入分析。社会时代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目标选择和重心选择;政治因素在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中影响显著,但由于两国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差异,导致国际教育政策的显现方式也不尽相同;经济因素对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和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产生影响,尤其是国家财政投资左右着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内容框架;中美两国在核心文化及其变迁路径上的不同,使得文化因素在国际教育政策中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同,从而深刻影响着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稳定程度。第四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实施的实例分析”,旨在从中美国际教育的交流合作若干实例中发现当下两国教育政策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规律。论文从中美留学教育政策、合作办学政策、孔子学院在美办学政策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四个方面入手,选取中美国际教育交流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实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在实施中的运行效果和国别差异。第五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未来趋向”是在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美两国未来国际教育战略,对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做出分析和预测。美国国际教育战略呈现出“教育先行、标准引领、兼取众长、系统谋划”的发展趋向,借国际教育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凭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中国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继续上升,日益走向更深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由单一指引走向多元融合,政策的应对重心也由单向引进转向双向流通。未来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共性:普遍重视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日益多元、注重发挥政府在国际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走向借鉴与创新互动的国际教育发展之路。论文的第六章为解决问题部分,侧重对完善我国教育政策发展建议的探寻。我国需要进一步革新教育观念、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地位;明确政策目标,建构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体系;关照教育类别,出台差异化的国际教育政策;完善产业机制,加强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应对;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同时,通过加强中美互动、改进留学政策、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政策环境和强化中美教育政策研究等途径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王万智[4]2015年在《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要素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国家大学聘请国际教师执教由来已久,大学一般被认为是一个“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地方”。但在我国,政府大量引进外籍教师在大学执教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大批外国专家、外籍教师来华工作,高校每年聘请从事跨文化教学的外籍教师越来越多。外籍教师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伴随外籍教师的日益增多,目前,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实施高校外籍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管理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回顾发达国家学术界对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的研究就会发现,其研究主要着眼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交际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强弱语境的研究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探究高校外籍教师管理问题,学者们主要聚焦于高校外籍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高校外籍教师课堂教学不适应及文化障碍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跨文化教学管理问题刚刚走向研究视域,尚未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视角来探讨、研究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工作,选题的视角有创新。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跨文化管理工作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绝大多数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而以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几乎都是从事高校外事管理的工作人员,研究的视角大多聚焦于外事管理工作本身,研究内容多为对外事工作的体会、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本研究聚焦于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问题,体现了选题视角及研究问题的创新。本研究在运用相关理论方面的创新点是,跨学科研究------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跨文化管理理论这三个维度来研究高等学校的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目前,国内尚无人通过用上述三个维度的理论对高等学校的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因此,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跨文化管理学理论用于高等学校外籍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管理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对其管理的特殊性的研究应该是一全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除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围绕我国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这一主题,紧扣影响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诸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体现了研究方法创新。本研究运用跨文化管理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过程进行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对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诸要素进行分析,并把相关理论有机地嵌入到本研究中,特别是在实证分析研究中,紧扣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与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联,体现了理论运用的创新。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实证案例分析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高校外籍教师教学的跨文化管理的全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学要求、教学评价到教学激励、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深刻地挖掘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凝练出应对策略及措施。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以跨文化管理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等理论为指导,揭示高等学校跨文化教学管理核心概念、对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要素进行介说、在实证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举措与创新路径,体现了内容创新。本研究在阐释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和创建真实语境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应该是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特定情境中的崭新构成要素,体现了管理要素创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跨文化教学管理研究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明晰跨文化管理目标是有效实现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跨文化教学管理队伍是提升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明确管理任务与内容是富于针对性地进行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的前提;采用科学且完备的管理方法是有效进行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的关键;客观认识“跨文化间性”是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主体的核心特征,有利于跨文化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温雪梅[5]2010年在《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之后,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服务产品,也包括在服务贸易之中,成为整个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WTO时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具体承诺使我国教育开始融入世界教育体系。一方面,在WTO/GATS框架下,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WTO/GATS对我国的教育及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也日益显现。以WTO/GATS为基本框架,加强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发达国家竞相创新国际服务模式和途径,确保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的垄断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教育服务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每年来我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基于这个大的背景,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教育的现状,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把发展中国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加大汉语教育在世界的推广,加大国际合作办学,实现企业与学校在国际服务中的“双赢”本文介绍了教育国际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的概况,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新的发展趋势;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国际教育服务理论分析国际教育服务的发展途径,寻找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发展的动力机制;力图突显国际化教育的特色,为培育国际型的创业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研究共分七个部分论述引言:介绍国际高等国际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价值及创新点。第一章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国际化教育服务的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分析。第二章我国教育服务发展的历史第三章我国国际化服务形式的扩展第四章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改进第五章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的保障结语部分:通过以上各章节的研究,得出本研究的结论、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国际化、高等教育、教育服务概念历史演变的梳理,在评述以往定义的基础上得出对国际教育服务较为科学的定义、通过中国国际教育服务中国际教育服务的客体和进行国际化教育服务的高等院校和机构等主体,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理工大学、中印教育联盟等的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国际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原因,为今后提高国际化教育服务竞争力找到方向;借助对中国国际教育服务的优势的分析,以新的思路为发展中国国际教育服务提供方向;特别是对中印教育联盟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分析,为我国教育机构走出国门到境外办学以及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华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建议,对我国开展国际教育服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萱[6]2012年在《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徙与教育国际化进程,校园中师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国际教室”在纽约、巴黎等国外大都市已是随处可见,学校的育人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共存。人口迁移令上海新移民教育成为关注焦点,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部署则直接催生了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2010年在沪外国常住人口达到了162481人,同为上海建设者,这一群体亟需的后勤保障则是解决子女的就学问题,尽管上海不乏国际学校、国际部等专门的外籍子女学校,但是仍有不少家长出于对国内扎实基础教育的青睐,而争相将外籍子女送至本地中小学校就读。在基础教育国际化背景之下,这群在上海本地学校参与混班就读的外籍中、小学生,他们在校园里的跨文化适应、沟通、融入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进入我的视阈则是缘于2008年岁末一次偶然的际遇,在观看一所高中学校的新年晚会时,结识了作为导引员的李惠敏同学,颇为投缘而一直保持联络,但是直到大半年后再去这所学校,才偶然从校办主任口中得知,这原来是位韩国女生,令我颇为诧异的是这么久以来,我却从来没有感觉她身上有一种“异国学生”的气质,浑然将她视为一位普通的高中女生,由此,好奇心驱使着我走进学校,参与和观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生活,了解和聆听教师、中国同学、教育管理人员等相关群体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回应,转眼三年有余,从繁冗、详实的资料堆、访谈录中集结此文,虽未逃脱言不及义之嫌,仍尽力以上海为样本,描绘一幅基础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外籍学生混班就读的教育图景,其中论文主体部分共有七章:第一章: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作为历史趋势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在国内、美、英、日、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略述与发展现状;以UNESC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探索在教育中融入文化多样性与世界和平共存理念,中小学应对以学会共存为教育目标的挑战;作为时代背景的上海未来的建设需要基础教育的扶持;美、日、韩等国的外籍子女教育,香港的非华语学生教育,台湾中小学的外国学生教育政策与现状对于本研究均有参考价值。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教育形式和概念的辨析,呈现本文研究对象由于其特殊性而游离在现有定义之外;国内外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敏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本文中颇具借鉴价值;并且本文对国内已有的、对于外籍中小学生教育研究的文献做梳理。第三章:研究方案。阐释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案,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四章:宏观领域:上海市外籍人员子女教育研究。上海市外籍人员子女教育发展的历史简述和政策分析,上海中小学接受外籍学生参与混班就读的现状描述以及针对上海当地极富代表性的7所学校展开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中观视域:师生文化适应与跨文化敏感的实证研究。外籍中小学生的文化适应始徘徊在游离与融合之间,本地师生则对此呈现出不同的跨文化敏感程度。第六章:微观场域:学校中相关利益群体的声音与回归教育本身的思考。外籍学生和家长的过高心理预期常常会带来落差与不适,不同国籍的家长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本地学生、家长的矛盾情绪集中在教育资源配置与自身发展这一问题上;而外籍生主管、班主任、任课教师则从各自经历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第七章:回溯与展望。理性思考外籍学生参与混班就读这一独特的教育现象与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外籍学生参与混班就读的程度理应成为衡量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其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解读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现状,稳步推进这一进程需培养国际化的师资,尝试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致力于建构针对参与混班就读的外籍学生辅助体系协助其融入当地教育环境。
朱莉[7]2007年在《国外音乐教育理念引入过程中的我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音乐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概念与关系问题是音乐教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我国音乐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必须直面的。从历史角度来看,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随着“国际视野”的打开,一方面我们要将自己放入国际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之中,寻求新话语、新思维;另一方面要保持我们传统音乐文化和教育的独特性,以本土化的发展为立足点;同时,还有必要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两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统一的关系——放眼世界,立足本土。本文以国外音乐教育理念引入中国的历史过程为切入点,论述从19世纪末至21世纪整个引入的过程及其各阶段特征;对我国音乐教育国际化、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则以它们的矛盾统一关系为基础,论述各自的概念、演变过程特征、存在问题及思考等问题。
马杰[8]2014年在《中外学历学位互认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市场实行自由化、开放和整合的动态过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践行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间学历学位互认活动。一般来说,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存在着两种途径:一种是存在于政府(地区)之间或高等学校之间的层面,它是一种以政府(地区)和政府(地区)或政府(地区)与高等学校双方签订的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协议为基础的认证方式;另一种是存在于评估机构层面,它是通过建立一种跨国组织,如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以寻求评审机构之间相互认可的方法。无论是哪一种途径,在其实现过程中,都有着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或“公约”)。这些协议(或“公约”)是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的国际条约,本质上,它属于国际条约法的范畴。然而,国际间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或“公约”)的法律问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应该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世界性课题。论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为背景,对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依据、法律性质、法律效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出了中外学历学位互认过程中存在问题与风险的应对措施。推动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互认已成为中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应然诉求,深入探讨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互认及其中的法律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背景,以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分析工具,力图为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及其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资料。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是全球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策略并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世界性的主题。论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国际合作背景,对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教育服务贸易及其相关规定与条款作简要的概述,同时重点分析WTO框架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相关规则与实践的运行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学历学位的相互认可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外学历学位互认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中外颁发学历学位进行鉴定;二是对获取的学历学位真假进行鉴定,三是对学历学位获取者本人进行鉴定。论文通过对国际间学历学位互认情况的概述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历学位互认进程、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双边协议与公约的介绍,对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问题进行分析。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包括其法律依据,法律性质、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争议解决、法制构建等等。论文主要通过对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依据的分析,说明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或公约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法律效力及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适应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和法律效能,以深化对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讨论。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在为多方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挑战,特别是法律问题,经常会学历学位认证的主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论文主要对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实践中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律监管的细化、法律实施的强化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同时,争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论文从中外学历学位互认法律制度完善、中外学历学位互认质量的法律管理,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纠纷法律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法律机制健全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制化实现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加拿大著名学者、教育改革研究专家迈克尔·富兰(Michael Fullan)说过:“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成效的变革的敌人”。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应促使我们不断地对国际间的学历学位互认的实践进行思考。这是一个“反思”、“追问”、“研究”并“解答”国际化高等教育本身问题的过程,也是寻求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质量保证实践中的问题,更是一个寻求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法律问题应对措施的有效途径。
高鹏[9]2015年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又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作为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国际化历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以历史的纵向发展为线索,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沿革,力图梳理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脉络与阶段性特征,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与分析。主要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内涵、特征、判定标准以及内外部因素。第二章是学习欧洲——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奠基期(从殖民地时期到19世纪末)。这一阶段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突出特征是向欧洲学习,在欧洲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既有前期对英国教育模式的模仿,也有后期多样化的借鉴。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奠基期,个人因素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推动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第三章是走向世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转型期(从20世纪初到二战末期)。20世纪前半叶的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转型期,这一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主体从个人转变为社会组织,众多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成为美国高等国际化的主导力量,推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二个转型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教育的构建完善向政治性应用转化,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具有政治涵义,其应用超越单纯的教育范畴,具有更大范围的价值。第四章是战略工具——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发展期(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末)。在这一阶段,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政府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推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政府的战略工具,成为美国输出意识形态、推动苏东地区和平演变的助推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受国家战略与政府主导性的影响。第五章是继往开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发展期(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调整与完善。“9·11”事件给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随着安全局势的好转以及西欧、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对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美国实施了全面化战略,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恢复并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与公共外交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输出,扩大美国影响力的工具。第三部分是结语。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发展方向上来看,可以分为输出期与输入期两个阶段。历经奠基期、转型期、战略发展期、竞争发展期,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自发到自觉,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美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政府、社会、个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需要积极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化进程。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闫嵘[10]2000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高等教育都在积极调整、不断总结,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如何客观而深入地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并依据我国的实际,尽快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加速我国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中、西文献资料以及实际访谈、调查等基础上,试图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初步探索和挖掘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重新加以理解和论证,对当前国际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文章最后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走向给与了科学和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此项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着重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总结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内外因素辩证发展的矛盾统一,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质的认识。此外,通过对当前国际化进程当中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剖析,进一步揭示出国际化的两面性,这对于我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其现实意义在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国际化的严峻挑战,本文关于国际化理论的见解,对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阐述,特别是对当前国际化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人才流失、资金不足、本土文化的失落等问题的剖析,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改革与实践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探讨。这一部分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新的观点。 第二部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这一部分主要分四个阶段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与中外文化学术交流的开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体现出鲜明的国际性,它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国际化形成的起点八二)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和近代留学教育的开展。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突出地反映在以学术传教为主要特点的西学东渐的兴起和以救亡图存、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目的的近代留学教育的开展。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三)清末大学的建立和中外高等教育学术交流的初步形成。大学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也标志着完全意义上的中外高等教育学术交流开始初步形成。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大学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国际的发祥地;(四)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这一部分从当前的留学教育、国际合作办学、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专家学者的互访以及政府间、国际和区域组织间的高等教育合作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概况。 第三部分: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反思。文章以国际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为顺序,先后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阐述:(一)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历史分析;(二)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问题的思考。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和反思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当中突出的问题;(三)国际化是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走向。这一部分分别从生产力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时代的发展、自然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五个角度沦证了国际化是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走向八四)面向二十一世纪对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这一部分是在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人探讨和反思之后而提出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1978-2012)[D]. 薛卫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 袁琳. 西南大学. 2011
[3].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D]. 马毅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 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要素创新研究[D]. 王万智. 东北大学. 2015
[5]. 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 温雪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6]. 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D]. 赵萱.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7]. 国外音乐教育理念引入过程中的我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研究[D]. 朱莉. 上海音乐学院. 2007
[8]. 中外学历学位互认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 马杰. 武汉大学. 2014
[9].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研究[D]. 高鹏. 吉林大学. 2015
[10].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D]. 闫嵘.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反思论文; 大学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德国教育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国际人才论文; 外籍教师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法律论文; 教育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