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论文_窦美芳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论文_窦美芳

窦美芳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山东青岛 266500

摘要:目的:本文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其后选择同期入院的非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无显著特点。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征,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和病死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真菌感染;临床特点;护理措施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消耗性疾病。与此同时,在该疾病治疗期间,多数患者会长期服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较易发生真菌感染,最后导致病情加重,对预后有着不利的影响[1]。为此,本次实验活动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较比同期入院的非真菌感染患者,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

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其后选择同期入院的非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范围均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5.4)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范围均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6.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临床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对其临床表现以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1.3 护理方法

1.3.1 呼吸道干预

待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如:咳嗽时间、痰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等,其后选取患者的痰液标准进行检测。与此同时,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较易发生反复,一旦合并真菌感染后痰液不易咳出,因此,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拍背,并定时翻身,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辅助措施,如:吸痰或雾化等[2]。除此之外,指导患者的咳痰技巧以及正确的呼吸方式,同时告知患者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防止病情加重。若患者出现高热现象,且温度持续在39℃,采用酒精擦浴,控制其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最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做好记录,如:体温、血压以及脉搏等。

1.3.2 阻断真菌感染的传播

众所周知,护理人员的手是诱发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勤加洗手,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的相关流程,定期更换氧气水。其后,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如:刷牙以及漱口等,这样一来,可以使口腔内的致病菌得到明显减少。除此之外,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和新鲜空气,调整适宜的温湿度,定期更换床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3 营养干预

由于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较弱,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日常饮食以清淡的半流质食物为主,同时注意摄入高热量以及高纤维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必要时,在医嘱条件下,给予患者人血白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等[3]。

1.3.4 用药干预

根据患者的痰细菌培养结果,并在医嘱条件下合理使用药物,如:抗生素、真菌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由于老年属于特殊人群,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病房巡视,告知老年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剂量,与此同时,可以为患者制定提醒标签,并详细记录药物的使用剂量、次数以及时间等,防止患者忘吃误吃。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其后将结果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包(SPSS11.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P〈0.05为组间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与特点分析

实验组30例患者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有高热以及呼吸急促等现象,较比影像学表现,无显著特征。

经查阅文献以及该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下几点:①该病早期临床表现被原有疾病的特征所覆盖,肺部无明显体征。②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特殊性,加之长期使用抗生素,较易引发并存病,如:基础疾病合并功能损害等。③该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如:呼吸衰竭,且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分析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比例为40%,7例患者死亡,比例为23.3%;对照组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比例为10%;1例患者死亡,比例为3.3%;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和体征均无显著特征,临床上鉴别相对困难。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高于对照组,这与有关文献研究的结果一致[4]。与此同时,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服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真菌感染发生率。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施呼吸道护理、阻断真菌感染的传播、营养干预以及用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该疾病的高度重视,同时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合理选择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丽安,钱浓浓,陈亚萍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682-684.

[2] 滕娟,李凯,董梅等.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289-290.

[3] 赵福英,王彦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48):241-242.

[4] 岳玉香.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8):426-426,439.

论文作者:窦美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论文_窦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