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对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金燕

金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0940)

【摘要】目的:探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对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血透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医护人员选用常规排班模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观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排班模式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选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后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选用研究组排班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可显著改善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弹性排班;计时排班;血液透析;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

现阶段,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的护理排班模式能够对现有医疗资源基础上进行最大程度利用,充分调配现有护理资源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和最大效率护理[1]。因此,如何将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应用于血透患者临床护理中已作为研究热点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将探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对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并对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如下[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透患者110例,将上述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以上患者均经医院检查后评定为需行血透治疗的患者。研究组患者年龄25~80周岁,平均年龄(43.6±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5~80周岁,平均年龄为(45.5±0.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排班模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观察,早班时间为07:00-14:30;中班时间为11:30-19:00;晚班时间为15:30-23:00。不同班次之间需做好交接工作,明确患者上一阶段病情变化情况及其生命体征状态。

1.2.2研究组方法。研究组医护人员在上述基础上选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对血透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具体内容如下:护理排班细分为早、中、晚三班次,周日轮休[3]。早班作息时间为06:00-11:30;中班时间为11:00-16:30;晚班时间为16:30-22:00,实施每位护士每周7班次,即每周有一天为早班+晚班模式。交接班过程中责任到人,交接明确,杜绝护理人员长时间上班疲劳造成医疗安全隐患,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并降低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4]。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排班模式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排班模式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

研究组医护人员选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后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血透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效果显著,该模式在给予透析患者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同时使护患关系得到显著改善。开展该排班体系有利于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优化,积极改善了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需求,使护患关系得到最大程度提升[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医护人员选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后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针脱落以及透析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选用研究组排班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对血透患者治疗过程中,可通过选用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可选择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纪永芳,安春青.能级管理配合弹性排班模式在正畸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 2017,10(4):145-146.

[2]王宏茹,时军辉.从患者需求及护士意愿方面分析弹性排班模式的实践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4(16):89-91.

[3]黄华玲,朱海华,马蕾, et al.信息系统支持下26例小儿患者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32(21):174-176.

[4]朱艳秋,李爱华,王伶俐, et al.责任制弹性排班在内分泌科护士岗位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5(20):67-69.

[5]杨春萍.计时排班+弹性排班模式在血液透析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31):56-58.

论文作者:金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弹性排班联合计时排班模式对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