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中医院 云南 65439
摘要:目的:自配外搽药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方法:自配外搽剂(病毒唑针、去痛片 1:3)比例+红外线照射+聚肌胞、阿昔洛韦软膏交替外用。结果:106例患者带状疱疹愈合时间短,疼痛明显减少,无后遗神经痛及继发性感染。
关键词:自配外搽药;红外线照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皮肤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所属皮肤区出现红斑、水泡为特征,伴有针刺样、刀割样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休息及工作。
患者就近5年工作中治疗的60例患者使用自配外搽剂病毒唑、去痛片用1:3比例+红外线照射+聚肌胞注射针剂、阿昔洛韦软膏外搽,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疼痛减轻快,后遗症少,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60例均为2010年来门诊及住院患者,依从性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47-71(53.8+7.1)岁,平均疗程(3-12)天。对照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46-72(52.4+6.7)岁,平均疗程(5-14)天。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静滴阿昔洛韦或者更昔洛韦抗病毒药,肌肉注射聚肌胞针,每日1次,每次2ml,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药物及口服止痛药,外用炉甘石洗剂。
2.2.治疗组:
自配外搽剂:病毒唑针2ml、去痛片3片,按 1:3比例根据疱疹面积大小翻倍配制。
用法:用配置液外搽,并交替使用聚肌胞、阿昔洛韦软膏外搽,每日3-5次,加红外线局部照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水泡、红肿、溃烂情况全部消退为治愈,大部分消退为显效,部分消退为有效,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为无效,以痊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无新发水泡出现,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及皮损愈合时间(痂皮完全脱落)。
评估两组疼痛,无痛;轻度疼痛,能忍受,睡眠不受干扰;中度疼痛,不能忍受,要求口服止痛药,睡眠受干扰;重度疼痛,睡眠受干扰,需要口服止痛药,睡眠严重干扰。
3.2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1/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分差分析,计量统计采用t检验,X2 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无显著差异。
3.3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1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3.1结论自配外搽药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疼痛明显减轻,疗效肯定。
讨论:
带状疱疹属皮肤科常见病,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因而使急性带状疱疹成为一种最具痛性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并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潜伏在那里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到损伤或抑制而发生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如感冒)、疲劳、精神创伤,烧伤、外伤大手术、放射治疗等,均可激活病毒在感觉神经末梢迅速增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而发病。由于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所以临床上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剧烈疼痛。通常发生一侧,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部。根据部位不同,常见为胸部,其次为面部、腹部、四肢,也可发生在黏膜上,临床特点为群聚性水泡,呈带状排列,沿着神经走向分布,故疼痛剧烈。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程长,效果差,尤其老年人患此病治疗不及时,遗留有长期后遗症神经痛。正确合理用药和治疗,在疾病首发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缩短疗程,减轻痛苦是最终治疗目的。通常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消炎、缩短疗程、预防感染。而带状疱疹发病后所造成的后遗痛到目前一直是世界难题。通过上述病例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织中病毒唑针剂本身抗病毒,去痛片强效止痛,加上传统的阿昔洛韦软膏、聚肌胞一样联合抗病毒起到协同效果,使疗程缩短,病情得到很好控制,而且外用皮肤吸收较于口服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减少,无镇痛药的胃肠道反应,几乎无副作用。加上红外线照射,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温热效应。在红外线照射下,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促进瘢痕软化,减轻瘢痕挛缩等。多从治疗协同,无毒副作用及疗效显著,其优势成为现在、未来人类预防、治疗的首选。本方配制简单,价格低廉,缩短病程,后遗症得到很好控制,疗效显著,故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姜福琼,王小琼,汪艳梅,毫火针配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29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M],2015年第36卷11期。
[2]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组,泛昔落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5):370。
[3]《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07-8.
[4]胡鹏飞,带状疱疹89例临床特点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6)513-4.
论文作者:段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红外线论文; 疼痛论文; 病毒唑论文; 疗程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