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口译研究(2011-2017)现状的分析
——基于外语类三大核心期刊的角度
宋 菁1,黄丽娜2
(1.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2.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83)*
摘 要: 为了揭示我国口译研究目前的状况,以《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翻译》三大核心期刊在2011-2017年间发表的口译研究文章为研究样本,从论文发表数量、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中国口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在口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国内口译研究;现状;核心期刊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进一步促进了口译研究队伍的壮大。随着口译研究者不断增多,口译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近年来,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口译研究论文数量发生较大变化,这一阶段的口译研究也呈现出新的态势。《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翻译》是外语类重要的核心期刊,其文献分布情况在很大限度上能够有效代表整个翻译领域期刊的整体情况。文章以这三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在2011至2017年间发表的200篇口译研究文章为样本,从论文发表数量、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回顾近年来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状况,梳理和分析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突然响起一波嘘声,我抬起头,看见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首相,她的头发甚至比平日更加灰白。她站在唐宁街首相官邸外面,一身穿着和她离开前往外星人母舰时一模一样。
一、国内口译研究现状分析
(一) 论文发表数量
通过表1可见,在2011至2017年间,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口译论文发文量共计200篇,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口译论文占三大期刊刊发论文总数的55.5%;发表在《上海翻译》上的口译论文数占30%,发表在《中国科技翻译》上的口译论文数占14.5%。在此区间,三大期刊的口译论文数量发展并不平衡,2016年发表的口译论文数量最多。其中《中国翻译》在2011年发表的口译论文数量达七年中最高,《上海翻译》在2016和2017年发表的口译论文数量最高。2012年,《中国翻译》和《上海翻译》相关发文数量下降明显,2012-2014年发文数量相对稳定。而《上海翻译》在2015-2017年间发文数量增幅明显。《中国科技翻译》每年发表的口译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但相对比较稳定。这表明,中国口译研究在这一阶段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若要在更长远的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就,则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实现与更多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1)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其中最高的是合肥,其次是肥东、肥西、无为和含山,再次是庐江、巢湖和舒城。合肥、肥东、肥西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集,建设用地比例较高;无为和含山地势较平坦,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为主;庐江和舒城地形相对复杂,区域内山地广布,开发难度较大,而巢湖地区因为巢湖湖区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综合来看,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息息相关。
表1 2011-2017年间国内三大核心期刊口译研究论文数量统计
(二) 论文研究主题
口译研究论文一般涵盖多个领域,如口译教学研究方面,既可分析口译教学技巧,也可讨论口译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下表对口译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并将2011-2017年间发表在三大期刊上的口译论文归类到相应主题,分类的标准是依照该口译论文所呈现的最主要的或最鲜明的主题特点。
穆雷认为,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方法论研究、一般方法研究和具体方法研究。口译研究方法正是运用这一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其不是孤立隔离的,而是这三种方法的相互融汇、交叉使用。[17]94
在口译技能研究方面,研究范围涵盖交传和同传。康志峰对翻译专业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得出结论——运用元情绪显性负效对策和增效策略,有利于学生译员的元情绪管理和口译增效[9];宋菁对东南亚语境下预制语块对英汉交替传译的缓解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在处理英语变体的汉译时建立长效的预制语块意识有利于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效率[10]。
课文导入阶段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的现象和自身经历发生联想,由此及彼。或者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联想,温故知新,进而学习新知识。课后回顾阶段的讨论能促使学生内化体验,巩固新知识,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经历仔细阅读、发挥联想、认真归纳和参与交流等阶段,学生拥有足够的机会去体验、感知和思考所接触的新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内化。
基于多参数规划的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容量评估方法//王宣定,吴文传,刘镭,刘海涛,潘东//(24):20
一般方法包含的研究方法十分多样。以研究目的分类,可以将研究方法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及解释性研究等;以研究逻辑分类,可将研究方法分为归纳研究和演绎研究;以研究用途分类,可将研究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研究性质分类,可将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这里仅举一典型例子:任文采取探索性研究、演绎研究、应用研究及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MTI口译方向预设的教育成果、口译实习的内涵和功能、实习活动的主要相关方、实习种类,以及实习管理方式等[21]。这也表明,一篇论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
表2 2011-2017年间国内三大核心期刊口译研究论文主题分布
口译理论研究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跨学科研究导向日趋明显。高彬、柴明颎[5]和刘进、许庆美[6]等都对口译的认知加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实践指导性建议;任文通过对Claudia Angelelli教授的访谈[7],呼吁国内学者关注社会学视角的口译研究,以丰富我国口译研究的路径与内涵。 第二,文献综述研究主要为考察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概况,分析国内口译研究的研究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以此呈现口译研究在国内的发展态势,探讨存在的问题、研究的走向和提升的路径。同时,对国际口译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初现端倪,如王斌华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探讨了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和态势[8]。
由表2可见,三大期刊的口译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口译教学研究、口译理论研究、口译技能研究、专门用途口译研究、译员角色问题研究、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等6个板块。
方法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方法论研究、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而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方面,其由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两者组成。如李光泽采用人文主义方法论阐释了认知心理学与同声传译中的交叉研究[20];宋菁等对英汉交替传译进行了实证研究[10]。
在译员角色问题研究方面,吴远宁从行为标准、普通法准则、辩护译员、移民新潮等角度介绍和界定了美国法庭口译员的角色和职能,指出口译员不仅是跨越语言障碍的交流工具,更应该是自由的、能够掌控沟通交流过程的、以人类互动和跨文化交流专家身份从事职业化工作的专业人士[12];任文指出戈夫曼的社会语言学模式消解了对译员听说角色去语境化的简单建构,重构了身处具体交际情景中的译员作为谈话过程和话语意义共建者的多维话语角色,有助于呈现口译作为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社会交往活动的社会事实[13]。
除了上述研究较为集中的几个方面,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口译语料库研究方面,陈菁、符荣波对1998-2012年15年间国内外语料库口译研究进展进行了计量分析[18],从发展历程、研究话题、成果分布等多个角度对口译语料库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张继光在《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状况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19]一文中对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脉络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这种新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扫描式研究,发现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成果丰硕,但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建议今后应加强口译语料库建设及研究,挖掘语料库翻译学的应用价值,开展跨学科研究。
口译职业化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通过分析当前口译职业发展的状况,为口译教育提供启发和借鉴。刘和平、雷中华指出不断变化的口译职业和现代技术发展给口译教育和口译职业化带来了新挑战,并就此提出了更新口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应对策略[13];穆雷、沈慧芝和邹兵分析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招聘广告对职业岗位能力的描述,归纳出国际语言服务业对翻译人才的资质要求和能力需求,重点分析了四类翻译人才的职业能力特征,从而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为全球语言服务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从业者[17]8-16。
此外,口译质量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CATTI考试备考和评估的相关探讨,对口译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鲜少。王斌华在系统梳理口译评估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以口译规范为基础的译员能力评估模式和以口译规范为基础的口译质量评价模式[14];王燕探讨了CATTI英语口译实务(二级)考试的定位与备考思路[15]。
(三)论文研究方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7]陈云曾说, “我们犯错误,就是因为不根据客观事实办事。”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教训历历在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我们要在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要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3]50-51
在专门用途口译研究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兴领域,例如景观口译、电话口译、法庭口译、医学口译、企业业绩发布会口译等。詹成、索若楠以2010年11月至12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和第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所建立的专门的多语言服务中心为例,探讨以电话口译的方式为赛会官员、运动员和观众提供的多语种口译服务,指出电话口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展望[11]。
经统计整理,三大期刊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口译教学研究方面,近年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教学研究,还有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的教学研究,如覃江华、王少爽对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口译教学研究进行了评析[1],李志萍探讨了信息化视域下的口译课程建设[2]。针对MTI教学与培养模式的探讨也如火如荼,平洪对我国当前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了反思、剖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3];仲伟合、詹成推介的“广外口译专业教学模式”也给我国的口译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4]。
二、国内口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口译研究主题日益多样化,但单个主题研究深度仍显不足。当前口译研究主题仍有局限性,以口译理论研究为例,国内相关研究多半是对个案的分析总结,对国外口译理论引进较少,引进的国外口译理论也未能很好地与中外翻译的实际相结合,因而使得国内口译研究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无法更好地促进国内口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口译理论研究应该首先系统地借鉴西方口译理论研究,在进一步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进与创新。
从表1可见,三大期刊所刊发的口译研究论文数量发展不均衡,在某个年份上升趋势明显,但在某些年份也出现较大的波动。即便在刊发量最大的年份,口译相关研究也只有34篇,整体发文量偏低。对此,学界应该积极拓宽口译研究范围,加强口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而增强口译研究的新颖性和时效性,为口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现场口译活动的研究需要越来越大。出版刊物如能顺应发展潮流,精选刊发更多优秀口译研究论文,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当前行业正处于政策预期大幅改善拐点,行业处于新技术导入爆发期。同时,公司正处于在手订单转收入大幅增长期,估值上修的空间和弹性较大。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34.62-41.65元/股。
口译研究的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译教学、口译理论及口译技能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总结性和归纳思辨性研究,缺少相应数据支撑与理论支持。这就导致许多论文逻辑性不强,论述比较主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口译研究的可信度。如在口译应用研究方面,可以尝试将实证法与实验法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可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科学系统的定量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和成果可为定性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口译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呈现出独有的发展态势。例如,口译教学研究所占比重最大,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教学方法、口译教材、教师培训、MTI培养,等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口译教学,特别是MTI的兴起与进一步发展。口译研究主题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以往的口译理论研究、口译教学研究和口译技能研究,还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口译职业化研究、译员角色问题研究及口译语料库研究等。就专门用途口译而言,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社区口译方兴未艾,而法庭口译、医药口译、景观口译等较新的领域也开始兴起。另外,口译研究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化。以口译实证研究为例,除了运用以往惯用的观察法和调查法外,许多研究现在也开始采用更多的实验进行论证,这进一步提升了口译研究的真实度与可靠性。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对口译的需求越来越大,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口译行业当中,届时口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刘和平、许明在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评述中曾指出,口译教育的大背景为口译研究和口译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口译教育研究随着翻译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2]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的口译研究将会朝着更加宽广的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江华,王少爽.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口译教学研究——《数字化时代的口译员教育:创新、进入和改变》评析[J].上海翻译,2017(5):90-94.
[2] 李志萍.信息化视域下口译课程建设研究——以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为例[J].上海翻译,2017(4):47-50.
[3] 平洪.对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反思[J].中国翻译,2016,37(5):49-53.
[4] 仲伟合,詹成.口译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广外口译专业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之一)[J].中国翻译,2016,37(6):39-42.
[5] 高彬,柴明颎.同声传译认知加工能力研究与教学应用[J].中国翻译,2016,37(6):43-47,129.
[6] 刘进,许庆美.视译认知加工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2017,38(2):25-30,128.
[7] 任文.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Claudia Angelelli教授对话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6,37(1):70-76.
[8] 王斌华.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看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态势[J].上海翻译,2014(4):60-63.
[9] 康志峰.元情绪对高校学生口译的负效与增效[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3):16-20.
[10] 宋菁.预制语块对英汉交替传译的缓解效应之实证研究——以东南亚英语变体汉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6,37(4):61-65.
[11] 詹成,索若楠.电话口译在我国的一次重要实践——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电话口译[J].中国翻译,2012(1):107-110.
[12] 吴远宁.美国法庭口译员角色之困境[J].中国翻译,2016,37(2):60-65.
[13] 任文.戈夫曼社会语言学视阈下口译员话语角色的解构与重构[J].中国翻译,2017,38(4):18-25,128.
[14] 王斌华.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J].上海翻译,2012(3):49-54.
[15] 王燕.CATTI英语口译实务(二级)考试的定位与备考思路[J].中国翻译,2012(5):90-94.
[16] 刘和平,雷中华.对口译职业化+专业化趋势的思考:挑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7,38(4):77-83.
[17] 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1).
[18] 张继光.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状况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1993-2014)[J].上海翻译,2016(3):34-40+61,93.
[19] 陈菁,符荣波.国内外语料库口译研究进展(1998-2012)——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国翻译,2014,35(1):36-42,126.
[20] 李光泽.《口译认知研究》述评——兼谈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J].中国翻译,2012(3):42-45.
[21] 任文.MTI口译方向专业实习探索[J].中国翻译,2012(6):46-51.
[22] 刘和平,许明.探究全球化时代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评述[J].中国翻译,2012(5):59.
A Review of Interpreting Research in China(2011-2017):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Core Academic Journals on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SONG Jing 1,HUANG Lina 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Taking papers related to interpreting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three core academic journals including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Chinese Science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and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from 2011 to 2017 as samples, this paper seek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ng research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paper number, research them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terpreting research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doi: 10.3969/j.issn.2095-5642.2019.04.115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5642(2019)04-0115-05
*收稿日期: 2018-10-12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区域性语言需求与服务对策研究》(18FYY003);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面向'一带一路'的区域特色翻译人才创新培养研究与实践”(2018JGZ101);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基于东南亚英语变体语料库的区域特色翻译人才创新培养研究与实践”(2017GX0015B)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宋 菁(1978—),女,广西柳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
黄丽娜(1996—),女,广西贺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实习编辑:赵 杨 责任校对:安 炘)
标签:国内口译研究论文; 现状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