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携手,共铺成长路
何雪麒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 目前,多数家庭已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主动与老师沟通、合作,共同培育孩子。即便如此,家校关系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妨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正常开展,需要家长与学校相互尊重,有效沟通,换位思考。
关键词: 家校关系 相互尊重 换位思考 有效沟通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道路中最重要的两个教育场所,关乎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心智的提高,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构建和谐统一的家校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苏联教育家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成功地培养学生。”[1]因此,家庭和学校需要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使他们都关怀的孩子快乐成长、学有所获。
三是进一步推进行政行为公开。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众参与等法定程序。进一步完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内控制度建设,组织开展风险点排查,健全防控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程序,健全外部行政行为公告公示制度,提高外部行政行为工作透明度,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知情权和参与度。不断适应新形势,夯实基础,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普治结合,开创“七五”普法新局面。
一、层出不穷的家校问题
(一)教师在家长心中的权威性降低
教师在家长心中的权威性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电子科技产品、互联网、媒体带来的知识信息铺天盖地地袭向学生,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早已超出家长和教师想象的范围,因此老师在部分知识领域的了解程度不如学生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学生开始质疑教师的能力,传到家长口中更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形象。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化的到来,学生需要获取的知识技能越来越多,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因此家长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培养子女,但教师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不是单纯地传授课本知识,还需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教育方向的不同让家长不再以学校教育为首,而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只要能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任何人都可以教育孩子。
1.3.4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 检查室室温20~25 ℃,首先为患眼进行表面麻醉,拭干结膜囊残余泪液后,将试纸置于下眼睑中内1/3处,嘱患者闭眼5 min 后将试纸取下。查看试纸上被泪液浸润的长度。泪液浸润长度≤5 mm者,为泪液分泌不足;5 mm<泪液浸润长度<10 mm者,为泪液分泌减少;泪液浸润长度≥10 mm者,为泪液分泌正常[7]。
(二)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学校教育难以有效开展
孩子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家中,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比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更明显。家庭教育的不同使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当的家庭教育必然会使教师面对各种问题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增加教学负担。
(三)家校双方沟通不到位、缺乏相互了解
家校双方换位思考,相互帮助,改善彼此不当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可以向老师和其他优秀家长积极请教,学习适合子女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子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在学校教育方面,家长将自己关于教育子女的想法告诉老师,老师要积极询问家长的需求,双方共同讨论,以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家校运动会、交流会等,让教师和家长交换彼此的角色,体会双方的不易,站在彼此的位置上为对方着想,相互体谅,携手培养孩子。毕竟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会做好教师、当好家长的,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懂得的,因此给双方一些时间,彼此之间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增强责任感,互相帮助,一起努力,做好老师、家长该做的事情,为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做好引导、教育工作,那么孩子的成长之路将会芳香四溢。
(四)家校双方定位不明确
家长从生下子女那一刻起,就担任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父母不仅要解决孩子衣食住行等问题,还要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子女成人成才。教师从接受学生学校教育那一刻起,就需要无私地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关注其学习情况和身心的发展。
二、克服家校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相互尊重以突破家校关系第一道防线
针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学校教育不能顺利开展这一道防线,需要家长和教师、学校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是指当人们之间发生一些矛盾时,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点包容,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不在其位,不知其苦,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也有自己的子女,但从时间上看,教师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远远大于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间,心血也没有花在学生身上的多,却没有得到家长的体谅,反而是各种举报、指责、批评。站在家长角度来说,父母每天都有工作要忙,上有老,下有小,赚钱养家的重任都压在他们身上,仅有的一点时间还要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操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顾及教师对孩子是否存在偏见等一系列问题。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将一系列脉冲通过附加电路处理得到数字量的编码器。光电编码器的码盘一般多用玻璃材料制成,玻璃表面镀上一层不透光的金属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刻制码道,数量从几百条到几千条不等。这样整个码盘圆周被等分成n个透光的槽。
(二)换位思考以突破家校关系第二道防线
针对教师权威性降低这一道防线,家长和教师之间应彼此欣赏、相互尊重。信息社会下学生的确掌握了大量知识,但老师也在积极参与专业培训,不断获取并内化新知,倘若学生没有教师对其一步一步地指导,则很难将大量知识内化,教师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是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的专门人才,并且系统地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内容,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将信息社会下的大量内容循序渐进地吸收、内化,从而适应社会发展。毫无疑问,家长应充分尊重和信赖教师,相信教师们经过层层选拔才成为教师的能力,只有家长尊重教师,学生才会受父母的影响更加敬爱教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地,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学习新思想、新内容、新知识,学生需要一滴水,教师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汪洋大海,不断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从本质上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钦佩,赢得他们的尊敬,同时增强信心,在教育事业上不断突破自我。毕竟家长们都只有一个孩子,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当学生在学校发生一些冲突或者其他问题时,要及时向家长述说具体情况,共同商量,想好对策,将伤害减到最小,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双方共同努力,共创和谐家校环境,共铺孩子成长之路。
每天晚上,我都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故事的地点发生在山东农村的一个小院子里,故事的主角是一群鸡鸭鹅猪。也许在别的小朋友看来,这有什么好玩的呢?但是在我的心中,那可比哈利• 波特学习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还有吸引力。
以往家校沟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家长会、家访、家长委员会等,家长会一般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考试情况、学习情况,但是家长会时间有限、汇报内容过于单一,只是教师单方面地陈述,双方互动较少。此外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原因难以到场参加家长会,家长会需要达到的效果难以达到。家访一般是教师到学生家中进行实地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学生父母深入交谈,共育学生,但是家访一般是利用教师下班时间进行,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独自面对不同家长,增加了心理压力。家长委员会是选出家长代表,帮助老师处理教育问题,但是一些时间有限、工作量大的家长却难以参与进来,从而导致部分家长出现心理不平衡等问题。以上沟通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使得家校双方难以真正了解实际情况,阻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开展。
(三)有效沟通以突破家校关系第三道防线
针对家校双方沟通不到位、了解不深刻这一道阻碍家校关系发展的防线,可以改进传统的沟通方式,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家长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家长认为老师应该多重视、多教导自己的孩子,老师希望家长做好孩子的监督辅导工作,不将孩子完全丢给老师。两者都希望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但往往由于双方沟通方式不当,最后酿成不好的结果,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有效的沟通是缓解家校矛盾的重要途径。
根据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这些传统的沟通方式带来的弊端,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以解决目前家校沟通之间存在的问题,召开家长会时,不能每个家长都到场,教师可以灵活处理,直播家长会或者将主要信息内容发在家长群里,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与家长私聊;教师可以和家长商量好时间,将实地家访转变为视频访问,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并节省物力和人力;家长委员会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可以将教育内容分享在群中,做到公正公开,便于家长之间共同探讨教育方案,提出意见,相互帮助。
(四)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以突破第四道防线
针对家校双方定位有误这一道阻碍家校和谐的防线,可以寻求政府帮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明确规定教师和家长都应积极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不可将本应属于自身的任务强行要求另一方完成,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定,又不符合道德标准。双方都要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扮演好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为学生、为子女的成长奉献一分力量。
三、结语
家校矛盾一直是现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家校问题是学校与家长所希望的,问题解决的源头归根到底是教师和家长双方,因此两者携手培养孩子才是最有效解决该矛盾的方法。父母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学生和子女在学校中有所收获,将来有所成就,同时家校关系类型,包括亲密型、附属型、疏离型对学生学业成绩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实验调查学生学业成绩依次降低[2],因此家长和教师最应该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共同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译.家庭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50.
[2]黄菲菲.家校关系类型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