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心学校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学生多元化能力与素养发展的一种方式。本文就新形势
下的班级自治管理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新形势下的班级自治管理产生的背景、具体框架以及实施建议和后期完善等,可供参考。
关键词:自治管理;框架;实施建议;分工协作
引言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管理模式的班级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其往往习惯“包揽”班级中所有的事务,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卫生和纪律等各项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弊端非常明显,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一种更民主、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班级教育价值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自治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但是,如何走出一条班级管理的新路子,实现班级自治管理新常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1新形势下的班级自治管理产生的背景
1.1中学班级管理的模式老套,观念陈旧——教师不愿“下功夫”
教育改革开展多年,但班级管理的模式仍旧老套。虽然学校也提倡自主管理、小组建设,但总是缺乏针对班干部的理论培训体系。
1.2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责任缺失——学生不愿“卖力气”
古人读书有四责。一为天地正心,二为苍生立命,三为往圣继绝学,四为万世开太平,而其核心则围绕“学而优则仕”展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学生按理说应该非常喜欢担任班干部,然而现实是,班干部普遍不受尊重,工作不被认可,身份没有归属感。
2新形势下的班级自治管理具体框架
2.1班级立法的大脑——班级理事会
(1)理事会机构的功能与职责
班级理事会类似于公司的董事局,是班级的学生代表商议班级大事的机构,享有完全独立的立法权。班里所有制度,包括座位的更换、休息时间的确立、违纪的处罚、打水排队、作业收发、班会主题的设定和小组长的权利义务分配等,班里的一切规章制度全部由理事会研究制定,要求必须体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要求考虑监督的方便。
(2)理事会的人员构成与运作
班级理事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新闻发言人1名、理事成员10名,主席一般要选择沉稳、大气、有观察力和决策力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的同学担任,2名副主席对学习和纪律进行分工,围绕两大板块制定各自的制度。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在班会的时候集中点评以及在每天实时将理事会的信息发布到班里。
2.2班级执法的双手——班级执委会
(1)执委会机构的功能与职责
班级执委会即为传统意义上的班委会,包括纪律、卫生、学习、体育、习惯、生活、心理、安全等板块组成,各部门都有专职学生干部负责,将整个班级的日常工作纳入其体系开始运转,但执委会所有的执行依据必须按照班级理事会制定出的规章制度执行,严格杜绝曲解理事会制定的制度,对于已经颁布的班级法规,只有执行与评价权,并无权更改或拒不执行。
(2)执行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与运作
由于执委会的庞大性和事务的复杂性,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但管理层仍然是设1名主席、2名副主席,执委会主席的人选应该参照班长的标准选择,即有统筹力、执行力的学生担任,副主席即参照副班长的标准产生。同样,执委会也需要一名新闻发言人及时向全班发布执委会执行管理权过程中需要为广大同学解释或说明的部分。
2.3班级监督的双眼——班级监察会
(1)监察会机构的功能与职责
监察即为监督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级监察会是全班工作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机构,从理事会制定法规的过程、时间、可行性,到执委会执行管理的过程、效果、学生满意程度、执行力度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监督检查评价,每天出一份监督评价报告,直接在班里公布,但在重大问题上,要讲究时效性,进行及时评价,在评价时要求详细具体,打分排队,功过是非一目了然,严禁夸夸其谈而不具体。
(2)监察会的人员构成与运作
由于监察会掌握评价权,所以,对于整个班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意义。同时,监督检查主要是思想工作,应该由主抓思想的团支部书记出任监察会主席是比较合适的,2名副主席也应该由原来隶属团支部的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出任,而各自的工作也应该分组织评价与监察宣传两大板块进行切分。
3新形势下的班级自治管理的实施建议和后期完善
班级理事会、执委会、监察会三大机构分开以后,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执委会的动作很大,团队感很强,而理事会团队闲散,监察会则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工作压力很大。而且理事会与监察会因其人员和工作比较少,常常显得权力比较单薄。于是提出具体策略:小组长团队主要由一个组长对组员进行评价,可以归于监察会;课代表团队由于经常宣布一些科任老师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能将班里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科任老师,与理事会的职责部分相同,可以纳入理事会麾下;值日班长团队由于每天值日管理工作涵盖执委会旗下的8各方面,自然应归入执委会。
4新形势下的班级自治管理三大机构的顶层管理体系与各机构间的分工协作
4.1三大机构人员的顶层管理体系
三大机构各自的人员构成和权利分配完成后,需要有人来协调三大机构的关系。显然,班主任不是合适的人选,学生自治就是要在充分肯定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排除来自外界尤其是教师的干扰。传统意义上的班长也因其执委会的设置而不适宜参与顶层管理体系,同时班长的参与必然会加大执委会的话语权而打消理事会和监察会的积极性。因此,进行班级管理的制度重构,总体指导原则是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所以,新的班级管理体系呼唤一个有效脱离基层管理,可以从广大学生群众中产生的最能代表广大师生心声的管理机构。这样一个全新的最高权力机关就应运而生了——班级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简称自治委)。
自治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全体学生都是委员,三大机构的主席兼任自治委的副主任,主任由全体学生投票产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负责人。同时,自治委分设顾问团,由班主任任团长,其余代课老师参加。当然,也可以邀请学校或年级领导参加。顾问团也必须在自治委允许的范围下行使参政议议政权,也可以帮助自治委主任协调三大机构的关系。这样,整个管理体系就建构好了。
4.2各机构间的分工协作
学生自治委员会的主任需要及时将三大机构的反馈信息汇总后通知顾问团,以便顾问团能及时了解三大机构自身的运作。各机构本身是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各机构的相对独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机构的人事提名权;第二,本机构的职责分配权;第三,本机构的人员学期末的考核权;第四,自治委员会赋予的机构内其他权力。机构间的互相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事会的方案制定需要执委会的执行反馈和监察会的监督报告;第二,执委会的执行需要理事会提供详细的执行标准和监察会的监督要点;第三,监察会的监督报告需要理事会的方案目标与执委会的执行现状和可行性评估;第四,三大机构在具体的履职期间可能碰到的其他问题。
综上所述,自治委员会在三大机构间扮演的角色就是桥梁、纽带和润滑剂的作用。同时,顾问团作为自治委员会的顾问机构,也需要发挥自身经验和影响力,在碰到棘手问题时给予具体可行的建议,从而增强班级自治体系的生命力。
5新形势下的班级自治管理三大机构的人员数量与比例
综上所述,由于执委会工作难度大,覆盖面广,所以,人员分配应占到全班人数的30%左右;理事会人由于其广泛的代表性,可占到40%左右;监察会人数介于理事会和执委会中间,即不能过多造成机构冗繁,也要确保各项监督任务的及时开展,所以大致占到20%左右,再加上班级自治委员会,三个机构加上顶层权力机构总人数大致在85%—95%之间,而且尽量做到不要交叉,保证三种机构之间的竞争性和独立性。
每周由执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向班级自治委员会汇报本周执行情况,理事会结合具体的执行意见进行反馈、研究,这一过程完全接受监察会的监督检查并形成监察报告。
整个体系,目的在于完善、优化班级机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敢于参与,敢于监督,使权利真正意义上掌握在全体学生手中,同时也避免了执委会在执行过程中滥用权利而造成与各大机构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班主任的角色则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冷静的“旁观者”,及时地对三大机构进行指导,尤其是对理事会的各项制度的制定,要适时进行修正,使制度真正意义上达到教育的作用。同时对监察会各项监督要进行有效指导和反馈。一般意义上,执委会更容易树立威信,而理事会和监察会由于作用和性质比较特殊,经常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班主任要多进行帮扶指导,多以理事会和监察会的名义进行教育,树立两大机构的威信,加深学生们心中的印象。
6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自治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变被动教育为自我教育,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监督,让班级形成一个有序的管理网络,从而形成朝气蓬勃、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感受到轻松自由,教师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找到满满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王荃.高职院校班级自治管理实践初探[J].教师.2013 (20):16-17
[2] 郭文坛.如何在新时期打造班级管理新常态[J].新一代月刊.2015 (4)
[3] 李丹.班级自治管理制度的实践[J].西部皮革.2016 .38(14):270-270
论文作者:梁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班级论文; 执委会论文; 理事会论文; 机构论文; 学生论文; 三大论文; 人员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