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从何来论文_刘晓娟

“趣”从何来论文_刘晓娟

——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刘晓娟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 714100

语文本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然而这些年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呆板而功利的教学使其失去了语文的真味,让学生迷失了语文学习的方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语文素质的缺失和语文成绩的下降,本该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乃至成为一种应试训练,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对立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20余年的教学简单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让学生爱上语文

每次刚接手一个新班,上好第一节课是重中之重。一般我会和学生们聊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学好语文能干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明白语文就是生活。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改变以往学语文就是学课本的错误概念。这样,学生的思维视野也就开阔起来,这种全新的认识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新的兴趣。

我还会和学生们聊屈原的忧国忧民、李白的飘逸豪放,聊苏轼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金戈铁马,聊鲁迅的弃医从文、苏步青校长的入学考试……就那么一点点,站在文学殿堂之外,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会激发起学生无尽的遐想,足以令他们陶醉。稍稍展示一下语文的魅力,就把学生的兴趣一下调动了起来,使学生的兴趣又浓了一些。

二、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爱上语文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气氛很重要。几乎每一篇课文,我都会精心地设计导语,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不断鼓励、唤醒和引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甜甜的泥土》一课时,我从课题入手:泥土怎么会是甜的呢?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从故事的结局入手,一步一步追溯事情的起因,到人物、环境,到好词语赏析,到文章主题,再到现实意义。几乎一节课都是学生们在讨论,真是唇枪舌剑,效果真是非常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在语文中学到了爱,由小爱到大爱,在爱的海洋中,在爱的传递中,学生们也更爱语文了。

三、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爱上语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不止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灵性。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我们教学的进步。我们学校学习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后,学生更是体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自由读写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一课,让学生做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习,其余同学适时补充。学生们大胆的剖析和精辟的见解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时竞赛的方式也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在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学生们再一次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而浓厚的兴趣又促使同学们更积极自觉地在课外读书看报查阅各种资料,从而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

四、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爱上语文

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搞好教学,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非常重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和谐关系的润滑剂。同时教师自身要注重形象,以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自身对生活、对语文的热爱去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课余时间,我和男生们一起打乒乓球,和女生们跳皮筋,和他们一起学流行歌,聊一些明星……学生把你当作朋友,课堂上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另外,我还要求学生们坚持写日记。这不仅是提升语文能力的一种手段,我更把它们看作是和学生沟通的一座桥梁。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压力大,通过日记,老师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给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了,就能更轻松、更高效地学习了,而他们也把你当做真正的良师益友。因为爱你,也就爱上了你所教的语文了。

五、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上语文

如今的语文考试题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孩子真正的语文能力。尤其当学生平时下了很大的苦功记了很多东西,考试时并不考,取得很不令人满意的成绩时,往往会打击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所以我非常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的评价。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类,对他们要求不同,布置学习的任务也不同。每当同学们取得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时,我都会毫不吝惜自己的表扬。除了从朗读、摘抄、练字、日记、背诵等方面让学生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外,我还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比如演讲、诗歌朗诵、辩论等活动的成功举办,几乎每个学生都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更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更加热爱语文。

以上种种,只不过是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的点滴体会,更多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有待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摸索和总结。

总之,兴趣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要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出灰的阴影,进入五彩缤纷的春天。当然,这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用“活水”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这样,才会让学生“趣”从中来。

论文作者:刘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趣”从何来论文_刘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