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吕海波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吕海波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也在逐渐的增多,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多。导流施工技术就是说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得水流绕过施工的区域,采取将水流引流到下游的一种引导水利的技术。这种方法有利于提供一个干燥的建筑施工环境,使得可以快速的进行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就是为了控制并且将水流进行导流的一种技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特点来对导流技术进行设计,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

1 施工导流方式的种类

1.1 全段围堰法导流

全段围堰法,是主河道被全段围堰一次拦断,水流被导向旁侧的泄水建筑物。其多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面不大,水深流急、覆盖层较厚难于修建纵向围堰,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工程。同时,全段围堰法的泄水类型还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和渡槽导流4种。

1.2 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就是水流通过河床外的束窄河床下泄,后期通过坝体预留缺口、底孔或其他泄水建筑物下泄。其适用于河床较宽,流量大,工程工期较长的工程。同时,分段围堰法又分为底孔导流和缺口导流两种。

一般,在选择何种导流方式时,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自身的具体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导流方法。首先,应考虑水利工程的水文条件,如,河道流量大小、水位的变化幅度、汛期洪水的持续时间、枯水期的时间长短、冬季冰冻状况等;其次,在初期导流阶段,当建筑物的型式确定之后,主要结合基坑是否过水问题,从临建投资、工期、度汛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何种方式最为妥当;第三,应考虑施工期通航、过木、排冰、水库的提前淹没等外部环境问题;第四,应结合水利工程的地质地形条件、水能指标等,考虑工程周边建筑物的分布、水库的蓄水问题、下游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搬迁计划等。

2 施工导流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使水利工程达到节约成本、优化布局、布局最优、施工技术使用有效,就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自身特点要求,选择切实可行的施工导流技术方案。在选择导流方法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投入产出比合理。导流方式选择的核心在初期导流阶段。当建筑物的型式确定之后,主要对基坑是否过水问题,从临建投资、度汛安全、工期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第二,临建与永久结合较紧密,泄水、挡水、导流和发电四大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协调;第三,施工期通航、排冰、过木、水库的提前淹没等外部环境问题可以有效处理。

3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导流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段围堰法导流,常用的主要有3种:明渠、隧洞、涵管导流;另一个是分段围堰法导流,分为两种:底孔和缺口导流。导流施工技术方案应当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综合考虑从投入产出比合理、优化布局、保护生态环境、水文条件、施工技术使用有效等情况,保证临建与永久结合较紧密,保证施工期通航、泄水、过木、挡水、导流、水库的提前淹没等外部因素可以有效解决,并保证安全度汛。

3.1 全段围堰法导流

一般难于进行分期导流的工程都会选择全段围堰法导流,因为全段围堰法导流主要是通过全段围堰一次性地将主河道进行拦截,河道的旁侧设有相应的泄水建筑物,用于引导被拦截的水流,其施工的环境主要是:河床足够狭窄、基坑作业面不大、水流深急、施工路段的河道不适合建设纵向围堰。

首先,明渠导流。明渠导流适合布置在较宽台地、垭口、古河道一岸,主要是方便在河岸或河滩上开挖渠道,保障水流畅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如果是坝址河床较窄且分期导流困难或者导流量大且地质条件不好或是施工期间有通航、排水、过木要求的,选择明渠导流比较合适,其可以在基坑的上下游修建横向围堰,并合理布置明渠轴线,保证明渠与上下游对接顺畅,明渠的转弯半径要大于或等于5倍的渠底。实践中如工程周边恰好有老河道,则可以充分考虑利用老河道做明渠导流。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施工成本,还可以减少施工量。

其次,隧洞导流。该方式常常在山区河流中使用,由山区河流的地势地形、土层结构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坝址河床窄、导流水流量下其地形险峻的河流。同时,隧洞导流的建设成本高但是泄水能力不强,所以,实践中一般是需要淹没基坑的方法或者另辟渠道来施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隧洞导流,尽量与永久隧洞联合,可以有效减低施工成本和作业量。

最后,涵管导流。涵管导流主要在土坝或堆石坝工程中会运用到该技术,在水流量较小的河流上或者是枯水期要导流是可以使用该方式。因为采用该技术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并获得经济可靠的效果。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钢筋混凝土的特性,保持好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2 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也称分期围堰法导流,分段则是空间的角度进行围堰,分期则是从时间上进行的导流,分为若干个时期,二者在数量上不一定相同,主要是通过围堰将水中的建筑物通过分期分段的方式维护起来,在河流流量大且槽宽、工期长的工程上使用较多,以方便后续施工。分段围堰法导流分前期导流和后期导流,前期一般使用束窄的河道下泄,后期则使用事前修好的泄水建筑物下泄,泄水建筑物设置有底孔或缺口,所以实践中分段围堰法导流分为底孔和缺口导流两种。

4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策略

4.1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水利技术的革命。当前我国的水利大环境是积极向上的,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这几年水利技术创新速度突飞猛进,水利事业蒸蒸日上。因此,水利施工企业务必要抓住这一机遇,大搞技术改革,另外可以拓展技术创新渠道,走进水利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

4.2 注重水利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因此,在吹响技术创新号角的同时,大力进行水利人才的培养。现阶段的水利施工队伍中缺乏新生力量,而原有的骨干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既要注重新人才的引进,又要团结骨干技术人员;既要发挥引进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又要汲取骨干员工在实际水利工程的施工经验,两者有机结合,以老带新,共同促进水利技术的革新。

4.3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水利技术的创新,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然而管理机制的完善,将为水利技术的创新保驾护航。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水利企业内部机制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施工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水利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只有积极推进水务体制改革、水管体制改革、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才能不断提高水利施工工程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导流施工工作,导流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提高施工速度,继而保证后期工程顺利完成,而且使得工程项目造价也有所降低,上文通过对全段围堰法导流进行了介绍分析,使得人们对导流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人们有意识地提高导流技术,最终将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才.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165.

[2]于小桂,佘国先.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39.

[3]周岚辉.大坝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56.

论文作者:吕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吕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