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区域货币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大开发论文,区域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要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特定的战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证体系,以政府权威性和规定性的统一,用强有力的措施,将社会经济主体行为引导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上来。同样,西部大开发仍需要国家根据西部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区域政策保证体系,以保证西部经济发展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个政策保证体系中,既包涵产业政策,又包涵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外贸以及计划调控手段的综合政策,要充分体现发展和改革、计划和市场、宏观和微观、近期和远期、全局和局部的经济利益、目标的结合。
其中,实施西部区域货币政策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政策保证。这主要是由西北货币环境现状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在货币资金使用上出现了一种“三并存”怪现象:一是需要资金与资金外流并存;二是资金不足与浪费并存;三是资金成本高与消化能力低并存。以上现象说明了我国现行不分区域状况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也告诉我们西部开发必须实施特殊的区域货币政策,采取优惠的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西部集聚,帮助西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增强对资金的吸收能力,否则开发西部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许多国家在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时,都对落后地区实施了特殊的区域货币政策,有力地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如美国在促进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就采取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多方制定有所差异的金融管理政策。其一,依据地区差异和规模,设置不同标准的法定准备金率。其二,依据地区不同情况,对设置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做了不同要求。其三,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备付金做了不同的规定。(二)大力发展单一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满足地方建设资金需要。据统计,目前美国拥有 5000多家国立银行,18000多家州立银行。这种众多的极具竞争力的单一银行,使得地方的经济金融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并使美国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三)制定社会投资法律,保护地方经济金融利益。社区投资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金首先得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其次是要拨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银行所在地黑人以及贫穷居民经济活动的需求。随意跨州经营、在资金上向外扩张是社区投资法所不允许的。(四)通过政策性金融对落后地区实施金融扶持。美国为了加强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干预,不仅通过各种手段对存贷款及其流向施加影响,而且还直接创办一些政策性信贷机构,使国家直接参与存放款业务活动,以增强自己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的影响。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美国通过了《联邦信贷纲要》,先后成立了美国进出口银行、各类农业信贷机构,以及住宅建设信贷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政策色彩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一些基础性设施的建设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我国西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环境、资源分布和人文情况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东部地区相比都属于不发达地区,经济、金融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美国通过西部的开发,很快消除了不同地区差异。美国在西部开发中的一些成功经验,特别是货币政策在协调缩小不同地区经济差异中的实践经验,对于正确制定我国货币政策,推进西部大开发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部开发中应采取的区域货币政策模式
针对西部地区区域广、经济基础薄弱不发达、少数民族聚集、居民相对贫困和金融环境落后等实际状况,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货币政策统一性与地区差异性协调起来,实施特殊的区域货币政策。这种区域货币政策的模式应是,在货币供应量上有所倾斜,在资金运用上有所选择,在资金管理上注重效益,在金融政策上有一定灵活性。实施这种区域货币政策模式的主要依据是:
1、从西部的经济、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到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需要。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世纪工程,资金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受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差、资金投入产出率低等经济环境的制约,再加上西部开发重点是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量大、投入期长、见效慢,资金从其他地区流入西部地区的动力相对不足。另外,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也成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的严重障碍。因此,国家必须对西部大开发实行投资优惠政策,以及货币信贷供给和管理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引导国内外的资金、人才、技术流向西部,增强西部开发的力度。
2、针对西部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经济金融结构特点, 充分认识到西部与其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近些年来,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日益拉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上,国有经济和重工业比重较高,大型军工企业集中,民营企业、混合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发育差、不完善;表现在金融结构上,国有银行存、贷款比重过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商品工具单一,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资金造血机制差。这些充分说明了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金融发展上,不在一个阶段,不在一个水平。如果对这些差距不予重视,仍然采取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势必使这些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国家应坚持均衡地区发展目标,认真搞好不同地区经济、金融的反向调节,在货币政策上对西部适当倾斜。如有差别的利率政策、资金筹集政策、组织机构配置政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不同的资金调控力度、不同的金融管理方式、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不同的金融改革步骤等。
3、汲取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高度相似的教训, 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过去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发展,在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方针指导下,相继发展了一批工业。据有关科研部门采用联合国工发组织提出的相似系数法对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相系统的计算表明,各类地区同标准结构都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其中西部9省(缺西藏资料)相似系数为0.9以上者有4个省,为0.8以上者有5个省。这种结构的趋同化, 使各地区优势得不到发挥,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极低的总体效益。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汲取过去不顾本地生产要素条件和市场发展潜力,盲目大干快上、重复建设的教训,银行信贷资金在支持建设项目的投向和投量上要有所选择,按照国家开发西部的整体战略目标,优先重点支持基础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科技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的投放力度,促进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统一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西部经济开发必须从全国统一市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注重提高西部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实施中的西部货币政策,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贷款轻效益、重发放轻管理的倾向,把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与区域金融市场结合起来,通过选择性的货币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对区域内金融机构、地区货币需求实施直接和间接管理,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强化资金的量和质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5、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要实行地区保护政策,阻止贫穷地区资金大量外流。近十余年来,我国出现资金由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是市场经济中资金资本化、商品化的必然现象。但在目前市场价格体制、投资体制还未理顺,“比价失衡”现象还存在的情况下,大量资金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投机性,其结果只能加剧地区之间经济、金融的失衡。在西部开发中,要采取灵活的金融政策,制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法规、制度、阻止资金外流,保护和扶持西部的经济、金融发展。
西部区域货币政策取向
根据拟采取的西部区域货币政策模式,我们认为,在西部开发中应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
1、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为西部开发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 中央银行要在基础货币投放上向西部倾斜,允许西部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地区增长水平。为了扩大商业银行对西部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可适当降低西部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筹资能力,可适当提高西部地区的存款利率或缓征利息所得税,引导更多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西部开发建设资金。对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可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其利息差额由财政补贴。银行的信贷资金首先要重点支持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资源开发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次要大力支持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支持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促进企业强强联合,组建跨地区企业集团,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对资金需要量大的重点项目,可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予以支持。要大力发展金融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承兑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扩大金融业间和金融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国家在建立统一的金融同业拆借市场的前提下,可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西安和成都(或重庆)设立两个融资中介机构,并适当放松同业拆借利率管制,支持西部扩大融资规模。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 一是支持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取更多的股份制企业上市,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上募集资金。二是设立创新投资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为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输入新鲜血液。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可由国家在区域内或在全国或在国外统一发行“西部开发债券”,为西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四是支持区域内的证券机构增资扩股,开发资本市场新品种,允许一些规范的、效益好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票进行柜台交易。五是鉴于西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集中,是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国家可考虑在西安设立证券二板市场,推动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优先发展。
3、完善多元化金融体系,适应西部经济发展需要。 为了加快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多样化,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可适当放松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降低新开办金融机构的实收资本金限制,鼓励非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一是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西部开发银行,发行股票、债券、吸收中长期存款,重点支持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鼓励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以利引进外资,扩大西部经济的对外开放。同时,也引进了现代国际金融管理经验和机制,有利于西部金融业发展。三是优先批准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民生、光大、中信、深发展等银行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以加强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四是发展适应西部经济、民族特点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伊斯兰银行和单元制的合作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和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五是在金融中心城市设立金融资信评级公司、金融投资信息咨询服务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满足多种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投资者需要。
4、加快金融创新,为西部开发提供全方位服务。 西部金融机构要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现代金融制度,迅速提高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实现办公电子化,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中央银行要按照国家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货币政策,紧密结合西部的经济发展,运用间接和直接的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安全运行,做到适时适度灵活调剂货币供应量和结构,不失时机地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健全内控机制,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尽快盘活资金,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要加快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态度,为西部开发提供更多的金融商品和服务。
5、建立必要的金融法规,保护西部经济利益。 尽快制定《西部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除根据西部经济实际发展需要,明确其任务、职责、经营范围和设置条件外,还要规定其在西部吸收的资金只能用于西部经济发展需要,不准拆给或贷给区域外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单位。为了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开发西部地区,建议国家制定《西部开发投资管理条例》,对国内外投资家在西部投资开发,可在立项、贷款、税收等方面优先支持。对投资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贷款国家财政实行贴息支持。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金融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央行论文;